呼倫路北二胡同:童年記憶喚醒胡同歷史

呼倫路北二胡同:童年記憶喚醒衚衕歷史

在一個微信公號上,有一篇有關呼倫路北二胡同的回憶文章,題目是《撿拾童年記憶》。這篇文章中,作者李建國深情地回憶了呼倫路北二胡同的童年時光,讀後令人沉浸在溫暖的回憶中,也讓這條衚衕猶如童年樣活潑了起來。

李建國13歲之前一直居住在長春市寬城區呼倫路,2018年春節到回長春,專門抽出一個上午的時間重走了童年居住和生活的地方。那裡有他永生難忘的記憶,雖然至今已有五十年了,行過之處早已是物是人非,很多建築也已不知所蹤,但熟悉的街路衚衕還在,還能依稀辨出早年的模樣。

呼倫路北二胡同:童年記憶喚醒衚衕歷史

呼倫路北二胡同和平手繪示意圖

他童年時的家在長春市寬城區呼倫路南的一棟辦公樓改造的筒子樓裡,這裡是省直機關的家屬宿舍,南面與吉林省政府一牆之隔。東邊是吉林省衛戍區警衛營,西邊是水產局,對面是省外貿局。呼倫路上是他兒時放學後跟小夥伴們“佔山頭”、“攻堡壘”、“打嘎兒”、“掏檔騎車”的歡樂天堂。

而上學的必經之地--呼倫路北二胡同就在他家窗戶外面。今天的呼倫路北二胡同,除了前方高樓之外,景色依然如故,尤其是左前方的黃色建築,與五十年前沒有半點變化。從呼倫路北二胡同北京大街口方向看過去,衚衕的盡頭就是他童年的家的位置。

呼倫路北二胡同:童年記憶喚醒衚衕歷史

呼倫路北二胡同北京大街口,衚衕盡頭的呼倫路曾經是李建國的家

呼倫路口西邊就是斯大林大街,那個時候路上基本沒有車,這個綠化帶是當年小夥伴們的“跑道邊界”,一幫小夥伴們用“手心手背”的辦法分成兩個隊接力賽跑。跑累了,就在水利廳樓下休息聊天。

與呼倫路隔斯大林大街相望的是團結路,一段狹窄的土路,路口南側是吉林省委,北側是電影發行放映公司和勝利公園。為了逃避5分錢的門票,經常翻過公園柵欄進入公園滑冰車、抽冰猴。滑冰就是在那裡學會的。當時買不起冰鞋,一個鄰居小朋友的爸爸是學校的體育老師,有一年寒假帶回來幾雙冰鞋借給我一雙,成就了童年的滑冰夢。

呼倫路北二胡同:童年記憶喚醒衚衕歷史

2011年的勝利公園(趙炳清拍攝)

呼倫路北二胡同北頭,隔著北京大街就是南京大街,北京大街上原來有兩條上下行的“摩電”(有軌電車)道,現在已經不見了蹤影。從南京大街向北不遠,就可以進入貴陽街。貴陽街上副食店、雜貨店、理髮店、水果蔬菜店林立,是購買生活用品和菜食的不二之地。當時是熙熙攘攘,人聲鼎沸,記憶猶新。

童年的快樂悄然而去,而童年那抹不去的記憶留在了呼倫路北二胡同裡,很溫暖,足以喚醒呼倫路北二胡同的歷史,並且讓衚衕歷史文化厚重起來。

呼倫路北二胡同:童年記憶喚醒衚衕歷史

呼倫路上的呼倫路北二胡同口

呼倫路北二胡同是長春市寬城區新發街道區域內的一條衚衕。其所在地是歷史上長春滿鐵附屬地的南部接近邊緣的地帶,由此再向南越過長春滿鐵附屬地的界樁就是長春商埠地的新發屯地界。新發屯屬於長春商埠地地域內的一個自然屯,北鄰滿鐵附屬地,東接大經路附近。新發屯的城市規劃與建設始於“滿洲國”初期,今天的新發廣場、新發路便是新發屯地名的一種歷史延續。

今天呼倫路北二胡同北頭附近,就是當年的中央通(今人民大街,最初名稱長春大街)、八島通(今北京大街,最初名稱懷德大街)以及大和通(今南京大街,最初名稱農安大街)三條主街路交匯處,是滿鐵附屬地最初規劃、後來又取消了的南廣場所在地。時至今日,你如果在南京大街自東北向西南行進,在接近北京大街時候,會有一種無法直行的莫名的無路可走的感覺,這就是一個歷史上有規劃但並沒有建設的一個交通節點,也是滿鐵附屬地城市街路規劃設計上的一個明顯缺陷。南京大街在今天也只能是一條單行道,因此呼倫路北二胡同至今仍是一條配合南京大街行走的自北向南的單行線,疏解來自南京大街方向車流南下的需要。

呼倫路北二胡同:童年記憶喚醒衚衕歷史

呼倫路北二胡同裡的老房子

因為西公園建設所用水面和綠化帶坡地在頭道溝上游,所以最初也叫頭道溝公園。頭道溝為長春縣鄉五區任家屯前後嶺浸溶之水,匯而成流,經西公園東過吉長鐵路水門洞,入伊通河。也就是說,頭道溝從勝利公園出來流經呼倫路北二胡同北口附近之後才繼續向東流去,形成呼倫路北二胡同路面北低南高地勢。雖說1935年頭道溝由明溝改為暗渠而進入地下,但頭道溝經過之處所形成的低窪地勢卻是依然存在著。規劃建設之前的呼倫路北二胡同附近,是一塊還沒有形成道路建設的公園用地,芳草萋萋、綠樹成蔭的風光應該是不錯的。即使是今天居住在呼倫路北二胡同的居民朋友們去勝利公園散步賞花遊園晨練,也是十分近便。

呼倫路北二胡同:童年記憶喚醒衚衕歷史

呼倫路北一衚衕口建築,原吉林省水利廳辦公樓

勝利公園最初命名為長春西公園,位於今人民大街與北京大街交匯處西南側。1908年規劃,1915年完成西公園的建園設計並開始建設,時稱“頭道溝公園”。 1917年在西公園建成滿鐵附屬地第二水源地,建有水井4眼,有資料顯示這裡日供水可達2000噸。1921年相繼完成了園內主要道路的修建,同時正式將公園命名為“西公園”。 1937年12月,取消滿鐵附屬地的日本治外法權後,公園移交“新京”市政府管理。1938年11月,為紀念日俄戰爭時期的日軍總參謀長兒玉源太郎,西公園改名為“兒玉公園”。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兒玉源太郎的銅像被推倒,公園改稱“魯迅公園”。1946年7月,國民黨佔據長春後,公園改稱“中山公園”。1949年3月31日,公園正式改名為“勝利公園”。1968年,在原兒玉雕像位置新建毛主席全身像。1986年,公園內原有動物被遷到長春動植物公園。2011年被長春市人民政府公佈為第八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勝利公園以南,是東北淪陷後,偽滿洲國“新京國都建設”地塊的北緣,今天的呼倫路和團結路在偽滿時叫做府後路,府後路以南,建設了日本關東軍司令部、日本關東憲兵司令部(日本關東局)。

呼倫路北二胡同:童年記憶喚醒衚衕歷史

吉林省委1959年

日本關東軍司令部始建於1932年8月,先後進行三期工程,最終竣工於1934年8月,建築佔地面積76500平方米,建築面積13424平方米,鋼筋混凝土結構,地上三層,中間塔樓五層,兩翼塔樓四層,地下一層。建築最高點距地面31.5米。1945年8月9日,日本關東軍司令部遷至日軍南嶺地下司令所。8月20日這裡成為蘇軍駐東北地區總司令部。1946年至1948年10月間國民黨新一軍、新七軍軍部先後在此駐紮。1948年10月長春解放後,這裡過解放軍空軍航校使用。1954年吉林省政府遷來長春後,中共吉林省委住此樓辦公至今。1983年被吉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呼倫路北二胡同:童年記憶喚醒衚衕歷史

上世紀50年代的吉林省人民政府

日本關東局建築始建於1932年,1933年7月竣工,佔地面積3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2116平方米地上三層地下一層,坐北朝南。1935年4月,日本關東憲兵司令部也遷入此樓。 1945年8月光復後,這裡被國民黨新一軍接收使用。1948年解放後,被解放軍空軍航校接收使用。1954年,吉林省政府從吉林市遷移長春後,此樓作為省政府的辦公樓一直使用到今。1984年被長春市人民政府公佈為長春市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呼倫路北二胡同:童年記憶喚醒衚衕歷史

上世紀90年代的電影發行放映公司

人民大街團結路口,勝利公園東南角,還有一處歷史舊址,偽滿國防會館。該建築1937年動工,1938年11月竣工,磚混結構,平面呈豎折轉角形,地上三層,地下一層。此建築竣工後由關東軍司令部機關警衛和司令部直屬憲兵中隊使用。偽滿國防婦人會成立後,總會在此辦公,簡稱國防會館。長春解放後由軍隊接收,之後成為長春電影發行放映站,吉林省電影發行放映公司,也做過酒店。2014年進行維護改建,成為吉視傳媒方舟美術館。2011年長春市人民政府公佈為第八批長春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南北走向的呼倫路北二胡同與人民大街基本保持平行走勢,衚衕北起北京大街、南至呼倫路,衚衕長度為160米左右。在衚衕中部有一個十字交叉的衚衕口,呼倫路北一衚衕在這裡和呼倫路北二胡同交匯。呼倫路北一衚衕在呼倫路以北,東起北京大街西至人民大街,衚衕長度為170米左右。呼倫路以北,人民大街與北京大街之間圍成的一塊近似於三角形的地域內,有兩條小衚衕形成了一個十字交叉巷路,就把這幾條街路便捷的連接了起來。

呼倫路北二胡同:童年記憶喚醒衚衕歷史

1939年“新京”市街地圖上,今呼倫路的衚衕呈現“千”字形

查找史料,還有一個有趣的衚衕歷史現象,今天的呼倫路北二胡同歷史上並不是叫做呼倫路北二胡同的,而是先後被命名為了府後路後衚衕和呼倫路後衚衕。至晚在上世紀80年代,在呼倫路以北,是存有三條衚衕的,即呼倫路後衚衕、呼倫路北一衚衕和呼倫路北二胡同,三條衚衕在人民大街—北京大街—呼倫路之間構成了一個平面“千”字形衚衕佈局,至於是在什麼時候“千”字的一撇消失了,什麼時候呼倫路後衚衕叫做了呼倫路北二胡同,則均尚不得知。

參考文獻:

《長春縣誌》

《長春市志•城市道路誌》

《長春市寬城區地名志》

《長春街路圖志》

《百業源流》

《偽滿洲國首都規劃》

《房友良新浪博客》

《渡橋新浪博客》

圖文∣和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