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卡這麼用,虧大了

最近,有個朋友來找百靈姐諮詢,說自己莫名其妙被保險公司拒保了。

其實,這件事情不復雜。

這位朋友最近碰到不少身邊同齡人生病的情況,於是決定趁自己年輕身體健康的時候,趕緊把最重要的重疾險給買了。

醫保卡這麼用,虧大了

沒想到產品也選好了,合同也準備簽了,在填寫健康告知的時候,這位朋友想到一個問題,就問保險銷售人員,“我的醫保卡有幫我爸爸買過高血壓的藥,這個有影響嗎?”

對方一聽,有點著急了。趕緊追問朋友什麼時候買的,買了什麼藥,買了幾次。

詳細問完之後,還請朋友提供了自己最近的體檢記錄,說要申請核保。

朋友有點納悶,但還是按照要求交了材料,沒想到,幾天後,就收到了保險公司的拒保通知。

“這藥是買給我爸爸的,我剛體檢過,身體很健康,憑什麼就不能買保險呢?”朋友對此很生氣,覺得保險公司有問題:“而且當時買保險時,健康告知裡也沒提到還要看醫保卡啊。”

其實,朋友的這種情況,並不少見。

不少人可能都曾用醫保卡給家裡老人買過藥,甚至還把醫保卡借給家人去就診治病。

看起來是件小事,但卻很可能會導致本人購買保險被拒保,甚至影響後續理賠。

其實,這個事情也好理解。

我們都知道,在購買重疾險或醫療險的時候,我們都需要先通過保險公司的健康告知,來說明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

如果我們在健康告知時,說自己身體健康,但醫保卡上,卻顯示有無法通過的疾病就診記錄,或者購藥記錄,對於保險公司來說,就意味沒有進行如實告知。

即便我們能拿出證據,證明自己身體健康,沒有問題,保險公司也會打個問號。

因為在他們看來,外借醫保卡本身就有騙取國家醫保報銷的嫌疑,存在道德風險,這樣的投保人本身也意味著後續的風險。

所以,沒有外借過醫保卡的同學,千萬要好好繼續保持。

如果你有過外借行為,也先彆著急,咱們分情況來看看,到底是否會對我們的保險有影響:

沒有買過保險的,接下來可以直接看PART1。

已經買過保險的,接下來可以直接看PART2。

PART 1 :

我的醫保卡外借過,現在想買保險怎麼辦?

首先要明確,你的醫保卡借出去都買了啥:

1. 買了和疾病無關的東西

曾幾何時,我老家的醫保卡是可以在藥店買到洗髮水、沐浴露這些東西的。

如果是這種情況就不用擔心了,按正常流程,該怎麼投怎麼投。

2. 買了藥品

這裡你要先確認,你買的這些醫藥產品是不是涉及保險的健康告知了。

購買日常藥物,比如感冒藥、維生素、保健品等,一般不會影響正常投保和理賠。

但如果你心儀的產品問到的疾病,你的醫保卡上有相關的就醫或者購藥記錄,就有點麻煩了。

比如健康告知問到,你是否或現在仍然患有過高血壓或者糖尿病,同時你的醫保卡多次購買過降壓藥等,就踩到了紅線。

但這也不意味著,你再也不能買保險了。

不同保險公司對醫保卡外借購藥的應對方式是不同的。

有些公司會相對友好一些,願意讓你提交當下的體檢記錄,說明外借情況,進行核保。

還有些公司對外借醫保卡會直接拒保,但如果你以自己患病買藥為由,提交當前健康的體檢報告核保,還是有概率可以核保通過的。

當然,也有不少公司,對醫保卡外借基本採取0容忍的態度,直接拒保,不接受任何核保申請。

所以實際能不能核保通過,還是要看具體的情況和不同保險公司的要求。

PART2:

我的醫保卡外借過,也買過保險,怕以後被拒賠,現在怎麼辦?

同樣的,如果你的身體健康,只是用醫保卡買過一些無關緊要、不涉及健康告知的藥品或消費,那麼影響不大。

但如果你經常借給別人購藥,或者借給他人住院或檢查出疾病,而且涉及的疾病和健康告知有關,有一定概率會影響到後續理賠。

穩妥的方法,還是及時聯繫保險公司補充告知,但審核的結果不確定性會比較高。

我的這位和我訴完苦,發現自己被拒保的確是事出有因,只能老老實實準備材料,嘗試向其它公司申請核保。

所以我也想特別提醒大家,一定要謹慎對待醫保卡的使用。

醫保卡里記錄了很多我們的就診和購藥信息,就像是我們的移動醫療記錄卡。可千萬別因為一時的方便,或者出於節約的考慮隨便外借,反而影響了自己的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