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效顯著

衡水新聞網-衡水日報訊(記者李輝)“我們採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通過公開招投標,引入專業的公司,統一清掃、清運、處理農村垃圾,實現了城鄉環衛一體化。”9月26日,深州市住建局局長張亮說,這一舉措使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村民幸福指數顯著提高。

今年以來,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我市協調有關部門,動員各方力量,緊緊抓住農村垃圾治理、廁所改造、生活汙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四項重點工作,全面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大力建設美麗宜居新農村,收到明顯成效。

深入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專項治理行動。我市先後制訂了《衡水市愛國衛生運動暨2018年春季農村生活垃圾集中治理行動實施方案》《衡水市2018年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及示範工作實施方案》等文件,對全市所有村莊及周邊區域、鐵路公路沿線、自然保護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河道溝渠等重點區域開展了農村生活垃圾集中治理行動。截至目前,全市共出動人員33.3萬餘人次、車輛6萬餘輛次,清理歷史積存垃圾118.3萬餘立方米,各縣市區4923個村已全部完成歷史積存垃圾清理工作;全市所有村莊共設有保潔人員12379人,共配建垃圾運轉站62座,配備垃圾收集箱(桶)63807個、非露天垃圾收集池3651個、垃圾運轉車輛3484輛;生活垃圾日產日清的村莊達到4686個,佔比95.2%,實現城鄉一體化治理的村莊達到4575個,佔比92.9%。

強力推進農村戶用衛生廁所建設和改造工作。我市將“廁所革命”作為基礎工程、文明工程、民生工程來抓,成立指導小組,舉辦技術培訓班,在農村開展廁所建設和改造工作。此外,還在農村開展廁所糞汙無害化治理工作,實現糞汙資源化利用。截至目前,農村改廁任務摸底調查工作已完成,印製宣傳摺頁3萬多份,完成改廁6504座。

積極治理農村生活汙水。各縣市區因地制宜確定農村汙水治理技術路線和治理模式,確保處理方式簡便適用有效。按照梯次推進汙水治理的原則,市環保局組織各縣市區環保分局申報了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重點項目,有8個項目納入了2018年度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中央項目儲備庫。

著力改善村容村貌,大力實施美化、綠化、亮化工程。我市加快推進通村道路、入戶道路建設,整治公共空間和庭院環境,大力提升農村建築風貌,健全傳統村落保護體系,推進村莊綠化,完善村莊公共照明設施。截至目前,已修通村級道路25.4萬平方米、村內主街38.3萬平方米、村內巷道30.9萬平方米;完成村莊綠化3.44萬畝,其中,建設環村林3萬畝,村內綠化4400畝;維修更換路燈7787盞;整治標語廣告64.3萬平方米、亂塗亂畫111萬平方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