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到杜甫草堂,看「心象崑崙畫展」

週末,到杜甫草堂,看“心象崑崙畫展”

8月24日下午15時,“心象崑崙——田耘水墨畫杜甫草堂博物館彙報展”開幕式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舉行。展覽由中國書法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主辦,本次展覽共展出田耘先生近年間精心創作的80餘幅作品,同時也展出了李涵先生的部分作品。據悉,本次展覽日期為8月24日至9月5日。

在開幕式上,大家雲集,姚葉紅、伍立楊、龔仁軍、徐煒、陳榮、陳壽民、劉光燦、趙夜白、吳獻、葉茂等成都本土藝術家與來自北京、海南、甘肅、深圳等地上百位藝術家參加了開幕式活動。四川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姚葉紅在致辭中對田耘先生的作品給予高度讚揚。眾多嘉賓登上主席臺,對田耘先生的作品予以不同的解讀,讓我們看到了田耘先生作品的魅力。

週末,到杜甫草堂,看“心象崑崙畫展”

恩師李涵:田耘的山水畫蒼茫磅礴,深邃悠遠

在開幕式上,著名藝術家、田耘先生的恩師李涵也來到開幕式現場。李涵,中國民族大學美術系教授。1940年生,河北泊頭人。自幼酷愛繪畫,16歲成為國畫大師李苦禪的入室弟子。60年代初入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深造,師從郭味蕖、田世光、肖淑芳、李斛等名家。70年代又受教於藝術大師吳作人先生。

李涵先生在開幕式上介紹說,田耘是我的學生,是我眾多弟子中比較突出的一位。有句話說:“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近年來,他在藝術創作中取得了可喜成績。他自幼熱愛國畫,從幼年時至今始終堅持繪畫,他的作品曾多次參加全國各省的大型聯展,還不遠萬里被邀請至國外舉辦畫展,得到了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作為他的老師,我特別感到欣慰。

田耘的山水畫蒼茫磅礴,深邃悠遠,他的畫尊於傳統,又不拘泥於古法,他通過對墨的大膽運用,體現山的風骨和水的柔情,把節奏和力度把握的恰到好處。風格既大膽又自由,既細緻又入微,雄宏古厚,氣象萬千,他將中外繪畫技法融為一體,山水魂蘊在他筆下出神入化。

此次展出的作品,記載了田耘的藝術創作心得,是田耘繪畫藝術魅力的集中展示。田耘從恩師身上學習到了不只是繪畫藝術,也還學到更多的傳統文化知識。

李涵先生說,我相信,通過這次田耘畫展,定能為成都市民奉獻一臺藝術的饕餮盛宴,也能為廣大國畫愛好者,提供一次珍貴的學習交流機會。

週末,到杜甫草堂,看“心象崑崙畫展”

田耘:繼續書寫西北的壯美遼闊

田耘先生出生於天水市,而這也是杜甫旅居的都市,而在成都杜甫草堂舉辦畫展,就有了不同的意義。

在開幕式現場,田耘先生在答謝詞中中表示,首先,請允許我向主辦單位杜甫草堂博物館對這次畫展的大力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謝!感謝他們夜以繼日的工作和真情付出!同時,我還要感謝來參加開幕式的各位領導、嘉賓和同行,感謝你們給予我的精神支持,感謝你們!

對我而言,人生最大的快樂,就是能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大西北是一個美麗而神奇的地方,是我出生成長的地方,那裡歷史悠久,文化燦爛,人傑地靈,資源富集,為我提供了豐富的創作資源,我將用我的畫筆不斷書寫她的壯美遼闊,雄奇瑰麗。

作為一代藝術家,田耘的作品,讓在場的諸多藝術家讚歎:“想不到他還能以這樣的筆法繪畫出崑崙山。”

週末,到杜甫草堂,看“心象崑崙畫展”

評論:田耘作品厚重高逸

在現場,我們注意到不少作家、藝術家對田耘先生的作品都給以不同的評價。

著名作家陳清華說,田耘是位個性鮮明的畫家,鮮明到“怪”。我說“怪”,基於三個理由:第一,他的畫中有深沉而奇異的思想,既有竹林七賢的酗酒放狂、捫蝨閒扯,孔子的沂水春風“吾與點”,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更有蘇東坡“不合時宜”的天真與放達,獨不見盧藏用的“終難捷徑”;第二,他給報社領導請求,點名要見我,想和我聊聊書畫哲學;第三,他沒有像一般的畫家那樣,給記者提供關於他繪畫成就大致的文字,沒有,根本沒有,而是讓我看他的畫,和他談書畫哲學。

四川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民國史專家、著名藝術評論家伍立楊評論田耘作品說,以田耘先生胸襟的磊落、詩意的棲居,故其喜作大畫,一則運筆滂湃,一則高眺遠視,當其運筆之際,為一種自然生命所驅遣,精騖八極,心遊萬仞,水墨的滄重、華潤、枯老、層疊……種種跡象、心象,蓊鬱勃發匯聚成強大的水墨生命,可謂筆底鯨魚撥浪而來,一種丹青氣韻陡然升起、浩浩不滅。誠可謂:風流文采磨不盡,水墨自與詩爭妍。

伍立楊先生說,田先生詩書畫印兼通,尤以山水畫及治印為擅長,觀其刻石,棄用印床,僅以徒手持印,握其自治三斤半重之鋼刀,豁然運之,仿若庖丁解牛,刺去為實,拉回為虛,求單刀之效,痛快淋漓,端的是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篆法、刀法、章法還有心法統籌運用,自有碑意、自有頓挫,古意盎然,誠佳構也。

週末,到杜甫草堂,看“心象崑崙畫展”

週末,到杜甫草堂,看“心象崑崙畫展”

藝術家簡介

田耘(田永旺),字雲罍,號“大漠散人”,水墨藝術家,甘肅莊浪人,畢業於新疆師範大學美術學院。

田耘先生講求造化為師,法古而出新,筆墨酣暢華滋,氣局恢弘博大,作品多載於《中國藝術經典》《中國書畫報》《書法報》《中國商報》《羲之書畫報》《美術研究》《藝苑》《海南日報》《新疆日報》《新疆藝術》等報刊雜誌。多幅作品被中外各界團體及個人收藏,多次參加全國書畫作品展並獲獎,部分作品入編《首屆人文杯奧運之光獲獎作品集》、《2001-2005中國美術選集》系國家一級美術師、四川省美協會員、海南省美協會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