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學會「富人思維」後,反而讓我陷入了貧窮

這段時間,

打開知乎,

一刷朋友圈,

哪哪都是“富人思維”、

“窮人與富人的本質區別是思維”......

努力學會“富人思維”後,反而讓我陷入了貧窮

總結一下,

富人思維中最重要的一點,

也是這些文章中不約而同提到的一個點,

那就是對待時間的態度

這些文章說,

時間是有限的,

潛在的財富卻是無限的。

而“窮人思維”恰恰認為時間是廉價的,

只把錢當錢,

看不到時間機會下蘊含的巨大財富。

所以我們要住得離公司更近,

因為可以省更多時間來提升自己;我們要為大V付費,

要省下找免費資源的時間來提升自己;我們時間的成本可高呢,

更不必說潛在提升自我的機會成本。

多浪費一會,

你就是在阻礙TA升職加薪走向人生巔峰啊。

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的樣子。

可是,

我目前就住在離CBD半小時車程的郊區,

房租卻比市中心便宜2000塊。

試問,

即使每天省下這一小時,

我能找到另一份兼職來付我2000塊的工資嗎?

就目前大多數人而言,

並不能。

每天一小時稍微累點就值幾千塊,

我覺得很值呀。

於是有人說,

你錯過的自我提升的大把時間啊!

努力學會“富人思維”後,反而讓我陷入了貧窮

還真不見得。

而在於你是真想進步,

還是借“富人思維”之口,

行“享樂主義”之實。

我每天在公交上,

都會用手機聽VOA,

記下地道的表達,

耳聽默讀練練口語。

轉車的時候,

我都會挺直腰桿,

想象自己是在練習負重競走,

鍛鍊鍛鍊身體。

每天在路上,

你都可以看見各式各樣的人,

用他們自己的方式提升自我:有的在看書,

有的背單詞,

不一而足。

所以說啊,

你要是真愛學習,

哪哪都是幹正事兒的圖書館自習室。

至於投資自己,

節省時間雖然是好事情,

可是如果我花點時間在網上找免費資源就能省幾百上千,

何樂而不為?

更何況,

Coursera, TED, MOOC等等技能提升,

名校課程都是免費的。

誠然,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

我當然不是要說只有艱苦樸素才是對的。

如果有條件誰不想省時間省事兒呀,

更何況我們奮鬥的目的不就是為了快意人生,

逍遙享受嘛。

只是,

在我們還年輕著,

還窮著,

還有夢的時候,

現實條件往往都不會太順遂人願。

而這個時候,

我們是給未來的美好生活加個槓桿,

提前透支了有限的資金呢,

還是量入為出,

在當前的條件下最大化我們的努力和成績呢?

努力學會“富人思維”後,反而讓我陷入了貧窮

雕爺曾在書中寫道,

剛剛創業的時候他“摳”的不行,

辦公室的一切桌椅用具統統是二手,

用在項目、

運營等等每個部分的錢也都是算計來算計去,

砍個價談個判能耗好長時間。

要說用錢換資源換效率換時間的“富人思維”,

雕爺是一個都沒沾上邊啊,

靠著小氣算計的“窮逼思維”,

他現在擁有著好幾個估值數以億計的公司。

在北大創訓營實習的時候,

接觸到了之前高德地圖的侯軍等超級厲害投資人,

他們無一例外地提到,

投天使輪的時候就要看創業團隊能不能用盡量少的錢,

挺更長的時間。

大手大腳的燒錢誰不會,

花錢省事兒誰不會?

難得的是省錢還能辦實事。

身邊幾個相識的前輩,

都是月入數萬的年少有成,

卻都無一例外地過著很普通、

很普通的生活:

衣服包包平價舒適就好,

老闆才不會因為你的妝很精緻,

你的包很奢侈給你升職加錢呢。

諸事相權,

還是省錢比賺錢簡單有效多了。

好嘛,

你說他們月入三四萬,

也不過是打工,

都是給老闆剝削剩餘價值的,

靠這套根本不會變成富人,

他們都是“窮逼思維”。

我承認,

你說的對。

可是,

根據中國綜合社會調查(CGSS),

月入三萬的上班族,

全國比例也僅大概1%,

不管從什麼意義上來講都算是小小的人生贏家和天之驕子了吧。

而剛到百萬門檻的高級管理層,

以及另一些踩在無數失敗者遺骸上的創業者,

僅僅佔比0.044%,

況且這兩者都伴隨著超級激烈的競爭以及超級巨大的風險。

你真的就那麼篤定認為自己是全中國最出類拔萃的富豪,

萬里挑一的好運,

而絕不要做萬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的一個小康,

一枚中產嗎?

平凡人正正常常地上個班,

賺點錢,

讀讀書,

看看這個世界,

就要被冠上不學無術,

不求上進的標籤嗎?

《莊子·天運》裡有個小故事,

名曰東施效顰:西施病心而顰其裡,

其裡之醜人見而美之。

彼知顰美,

而不知顰之所以美。

小老闆聽說喬布斯性格孤僻,

情商很低,

對員工的工作成果挑剔返工,

就有樣學樣,

卻故意看不見喬布斯的天才想象力和極致執行力;

然後劣幣驅逐良幣,

成功倒閉;

小女生聽網紅說好看的女孩都帶燒錢屬性,

買輕奢,

微整形,

就有樣學樣,

卻裝傻看不見人家搞營銷的本質;

給自己的虛榮尋一個“投資自我”的好聽藉口,

然後賣腎又賣身;

富人思維也是一樣。

有的人靠投機倒把,

成為億萬富翁;也有的人靠穩健價值投資,

竟成世界富豪;

有的人靠股票投機,

輸的全部家當虧空;也有的人靠安穩保障,

被通脹捋了羊毛;

“富人”之所以更富餘一點,

真不是因為我們管中窺豹偏要勉強自己的所謂“富人思維”。

人生在世,

正如尼采所說,

最重要的莫過於“成為你自己”。

也許是競爭太過激烈,

殘酷的社會壓力總是無形有意地逼迫著我們通過複製看起來正確的“成功道路”,

和聽起來很有道理的“富人思維”,

從而過上幸福的生活,

可卻完全忽略了我們內心對於幸福並不相同的渴求。

有的人喜歡冒險刺激,

勾心鬥角,

就算多賺多虧所剩無幾也毫不在意,

其樂無窮;

有的人目標長遠胸懷大夢,

忍受得一時的貧苦委屈,

卻也覺得有奔頭就很有幹勁;

有的人囿於廚房與愛,

一輩子平平淡淡地與愛人相愛廝守,

就是全部;

我們生而不同,

何必非要後天強求同一種人生,

同一種幸福?

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求仁得仁,

而最不幸的正是主動繳械,

勉強自己,

終於如他人所願,

卻過上自己討厭的那種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