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技術+城市治理」大膽創新,沙洲街道守護碧水藍天在行動

根據省委、市委的統一部署,建鄴全區上下廣泛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興起了思想大解放的熱潮,以思想的大解放引領發展的高質量,為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性城市中心而不懈奮鬥。

運用“技術+城市治理”大膽創新,沙洲街道守護碧水藍天在行動

沙洲街道位於建鄴區河西新城東南部,十幾年前,這裡還是農村,沙洲人管進城叫“上南京”,真的是“寂寞沙洲冷”。

如今,這裡高樓林立,人才聚集,是南京人眼中最國際化的住宅區。

如何守護這片區域的藍天碧水和淨土?

解放思想對標找差創新實幹建鄴高質量發展在行動

近年來,沙洲街道聚焦黑臭河治理和河道保護、餐飲油煙汙染防治工作、創建“智慧工地”等方面解放思想,走出去、尋良策,堅持問題導向,強化責任落實,完善工作機制,突出治本攻堅,不斷加嚴、細化、量化、實化工作任務,妙招頻出,創新舉措守護碧水藍天,全力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

“河小二”義務巡河

各自有套“治水經”

8月的一天,家住沙洲街道金穗花園的王道秀大媽,站在沙洲西河河岸,在社區微信群裡寫下當天的巡河日誌:“水質一切正常。”她告訴葉子:“每天不去河邊看看,就感覺這一天少了點什麼。”

沒有編制,也不拿一分錢報酬,每天義務奮戰在幾公里的河岸線上,這就是王道秀每天的巡河日常。葉子瞭解到,全區41條河道,沙洲街道就佔了11條,如何以實際行動改善水體生態環境,助推河長制落到實處,街道想到了成立“民間河道志願者” 隊伍,向全社區公開招募河道志願者,參與到街道的河道治理和保護工作中,多幾雙眼睛保護身邊的“碧水”。

運用“技術+城市治理”大膽創新,沙洲街道守護碧水藍天在行動
運用“技術+城市治理”大膽創新,沙洲街道守護碧水藍天在行動

街道還制定了嚴格的河道巡查制度,明確要求、工作內容、職責分工,組建河道巡查微信群,實時溝通、發佈巡查動態;建立日常巡查報告制度,同時,社區網格員結合網格巡查,每週巡查不少於兩次,對護河隊志願者發現的問題核實後,實時上報。

運用“技術+城市治理”大膽創新,沙洲街道守護碧水藍天在行動

王道秀長期巡河中總結出了一套巡河辦法:先看河面有沒有垃圾,再一項項查河岸的設施是否齊全,然後看有沒有汙水排入河流……“我們一點不亞於‘正規軍’。”王道秀說。隨著河長制宣傳的不斷深入,街道河道志願者隊伍也在不斷壯大。截止目前,街道共招募近70名河道志願者。

創新舉措

開闢油煙治理新路徑

“雖然安裝了油煙淨化裝置,但12345轉來的餐飲油煙擾民投訴不斷。”為進一步推進“263專項行動”,加大餐飲油煙治理工作的力度,沙洲街道以嘉業陽光城為試點,探索出餐飲店集中清洗油煙淨化設備的創新做法,從源頭遏制百姓身邊的汙染。以打包服務的方式委託第三方清洗公司集中清洗,進一步加強油煙淨化設備的維護和保養,確保油煙達標排放。

運用“技術+城市治理”大膽創新,沙洲街道守護碧水藍天在行動

“部分店家安裝油煙淨化器,只裝不用也是常有之事。”怎麼破解這一難題?沙洲街道黨工委書記帶頭落實、紀工委書記全程介入,最終擬定“第三方服務、政府監管”的油煙監管新模式,通過推廣安裝油煙在線監測裝置,利用互聯網技術解決油煙擾民的問題。

葉子瞭解到,油煙淨化器在線監測裝置只需通電便可正常運轉,可全天24小時記錄油煙淨化器工作效率和儀器開關狀態,並實時將數據上傳至監測中心 “雲平臺”。一旦發現某個餐飲店故意關閉油煙淨化器設備、採用不達標的設備、運行設備排放超標等問題,環保相關部門可以直接在互聯網上發現,並直接定位具體地址。“雲平臺”數據有效規避了不法商戶弄虛作假,掩耳盜鈴的現象,把餐飲企業全天候“監管”起來,其實也是給企業增加了一道“安全門”。

運用“技術+城市治理”大膽創新,沙洲街道守護碧水藍天在行動

據不完全統計,沙洲街道600多家餐飲店均已安裝油煙淨化器,本次在線監測以金奧費爾蒙美食街為試點於8月17日正式啟動,目前已安裝16家,預計下個月完成美食街餐飲店全覆蓋。

“大家來找茬”

督促工地揚塵防治精細化

沙洲街道目前在建工地有46家,且新增工地逐日增加,監管難度隨之增大。如何進行汙染防治?在實現對人、機、料的全方位實時監控,創建“智慧2.0工地”的基礎上,為切實加強揚塵汙染的專項治理,沙洲街道又動起了腦筋。

運用“技術+城市治理”大膽創新,沙洲街道守護碧水藍天在行動
運用“技術+城市治理”大膽創新,沙洲街道守護碧水藍天在行動
運用“技術+城市治理”大膽創新,沙洲街道守護碧水藍天在行動

組織轄區內工地展開揚塵管控工作互評,由各工地負責人充當評委,對照《建築施工工地揚塵汙染治理考評表》中的管理考核條例,採取互檢互評的方式“對標找茬”進行檢查打分,評選出三家最差工地,對其進行通報批評,並由這三家工地當場深刻總結反思,認真汲取教訓。讓工地互相找茬,評出最差工地,讓“運動員”變身為“裁判員”,督促“後進生”奮力追趕。

運用“技術+城市治理”大膽創新,沙洲街道守護碧水藍天在行動
運用“技術+城市治理”大膽創新,沙洲街道守護碧水藍天在行動

“過去評最優,現在評最差,不想做最差,我們只能擦亮眼睛,卯足了勁去檢查!”河西新城四小項目負責人姚玉龍說道。自今年開展“互檢互評”活動以來,都是投選出最優秀的工地進行表彰學習,這次評優變評差,利用了大家都不甘落於人後的心理,大力推進了轄區內揚塵汙染治理工作的提升,甚至促進了各工地對揚塵防治工作精細化、常態化管理。

運用“技術+城市治理”大膽創新,沙洲街道守護碧水藍天在行動

此外,沙洲街道特地組織社區內黨員和群眾代表一起進工地,讓居民群眾和工地施工單位面對面,聽彙報、提意見、談看法、出點子,以徹底改變轄區舊面貌、著力打造“揚塵管控新時代”為目標,持續實施環境綜合整治改造任務,切實打贏揚塵防治攻堅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