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和風:探尋日本建築的基因

萬周按

日本建築的特質到底是什麼?帶著這個問題,本文作者來到“建築的日本”大型展覽。展覽上的9大關鍵詞,是日本建築學會、日本建築家協會和五大建設公司共同歸納的“日本建築的基因”,它們決定了日本建築的特質。

眾所周知,日本建築在對傳統的繼承,東西方文化的融合,以及節能環保性等方面都頗受讚譽。然而,說起日本建築的特質到底是什麼,恐怕很多人都莫衷一是。

近期,日本房地產巨頭森大廈聯合日本建築學會、日本建築家協會,以及“スーパーセネコン”,也即日本的五大建設公司(大林組、清水建設、竹中工務、鹿島建設、大成建設)共同舉辦了“建築的日本”大型展,大量寶貴資料通過模型、3D、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方式進行了立體展示。

感受和风:探寻日本建筑的基因

展覽海報

“木造的可能性

展覽設在位於六本木森大廈52層的森美術館,這也是該館開館15週年的紀念展。展覽入口處有一座“木組”屏風牆,它是2015年米蘭世博會日本館展品“立體木格子”的復原品,也是該展第一主題“木造文化”的象徵。

所謂木組,就是不用釘子或黏著劑,純靠木頭相互之間的插、嵌來連接固定。這種技術在我國叫榫卯,在中國古代建築中被廣為運用,日本建築師也不否認其來自中國。在日本,木和木造已被提升到了信仰層面——日本國土面積70%為森林覆蓋,日語中“魂”的和音讀法“kodama”,亦可以寫作“木之魂”。

感受和风:探寻日本建筑的基因

木組屏風牆(作者供圖)

感受和风:探寻日本建筑的基因

米蘭世博會日本館展品“立體木格子”

木組屏風之後是著名的奈良東大寺的飛簷和南大門的模型。安藤忠雄曾表示,觀看東大寺所獲得的感動和啟發是他建築之路的原點。東大寺南大門800年前就實現了抗震功能,主要是通過木柱和木組技術實現。從該模型可看到,南大門的軒頂由六段“插肘木”和橫貫這六段的“通肘木”組成,支撐柱有18根,邊緣的柱子呈扇形分佈,中間則由“遊離尾垂木”來分散重量。

自鎌倉時代至今約800年間,這種木造結構使東大寺南門經受住了日本的歷次大地震,頗有“任你地震山搖,我自屹立不倒”之勢。

感受和风:探寻日本建筑的基因

東大寺南大門實景

有意思的是,另一用來表徵木造文化的日光東照宮五重塔模型,也強調抗震性能,不過主要是靠“心柱制震”結構來實現。從復原模型可以看到,在塔中心有一懸垂式木柱,從四層開始用鎖鏈吊起,使之懸浮於底座基石之上(原建築為懸浮基石10釐米左右上方)。這一木心柱一則固定了屋頂,二則在地震時充當“鐘擺”,緩衝橫向和縱向的搖動。心柱制震這一技術也運用於今天的日本最高建築——東京晴空塔。

感受和风:探寻日本建筑的基因

東京晴空塔(宣傳圖)

看到這裡,也許你會覺得,這些構造藝術在中國古代的木造建築中都可以找到痕跡,沒有太多的日本特質,甚至會心生一種居高臨下的“不過如此”感。那麼,第二部分“超越的美學”,介紹物哀、陰翳禮讚、無常等審美意識在日本建築歷史中的綿延流傳,可能就不那麼好理解了。

“超越的美學”

“令人難以置信的纖細和大膽,人工而又非人為,即物而又非物的風格,貫穿於日本的木造建築和現代的清水混凝土建築中。”在第二本部分,首先作為案例的是伊勢神宮的主殿,它是以直線型外觀為特點的“神明造”。

古代日本人用“うつくし”來形容纖弱、清澈之美,伊勢神宮正是其代表。

感受和风:探寻日本建筑的基因

伊勢神宮

“神明造”與以出雲大社為代表的“大社造”和以住吉大社為代表的“住吉造”,同為日本最古老的神社建築樣式,與後兩者以曲線美為特徵不同,“神明造”突出簡素的直線造型美和原木的質地美。從木造模型可以直觀感受到“神明造”的結構特點,不使用基石,而是靠多根圓柱從地表上支撐其四重屋頂。

沒有地基的建築有多脆弱?日本人通過不斷重新造新殿、“遷宮”來維持和傳承這種建築樣式,保持原木的肌理清晰,飄香不減,以及茅草的黃金色澤。伊勢神宮建於約1300年前,其遷宮被稱為“皇家第一之重要事,神宮無雙之大營造”,每20年進行一次(中間還有因火災、地震導致的被迫搬遷),2013年進行了第62次,延續著“無常”與“常新”之中的物哀與永恆。

感受和风:探寻日本建筑的基因

鈴木大拙紀念館

展現“超越的美學”這一日本建築審美特徵的現代部分,主要是鈴木大拙紀念館。鈴木是將日本禪宗思想光大到海外的著名佛教學者。如果說伊勢神宮主殿是通過結構和素材來展現纖細和物哀之美,那麼鈴木大拙館則是以佈局來突出禪意。紀念館建在鈴木故鄉石川縣金澤市,由丹下健三的名徒、曾兩獲日本建築學會獎的谷口吉生設計。

紀念館分為“玄關棟”、“展示棟”、“思索空間棟”三座建築,由細長迴廊連接,迴廊兩側是“水鏡之庭”和“玄關之庭”。“水鏡之庭”鋪一層淺水,倒影出四周,寓意“他者是自我之鏡”。同時,紀念館突出“長壁”,取“達摩面壁悟禪”之意,再加上旁邊森林公園的綠意,以及虛擬現實影像,參觀者可“身臨其境”感受鈴木大拙的世界。

“安寧的屋頂

展覽第三部分主要介紹“屋頂”,在日本建築中屋頂至關重要,它具有功能和象徵的兩意性,是調和個體與共同體、內部與外部的中介,也是帶來安寧感的庇護。用來做例證的是1964年東京奧運會的兩大設施——國立代代木競技場和日本武道館。如果不是有模型,不是航拍,參觀者實不易見到這兩個屋頂的全貌。

武道館的屋頂為青銅色正八角形,屋頂曲線模仿富士山,寓意武士道精神,是純日本式。國立競技場則是純現代建築,由日本最早揚名世界的建築家、現代建築的旗手丹下健三操刀。

感受和风:探寻日本建筑的基因

國立代代木競技場剖面圖

感受和风:探寻日本建筑的基因感受和风:探寻日本建筑的基因

武道館實景圖和模擬圖

通過3D影像展示的妹島和世設計的“京都集體住宅”屋頂,與代代木競技場異曲同工,也都是通過幾片屋頂渾然相接,覆蓋多座住宅連成一體。

此外,山形縣鶴岡市文化會館模仿摺疊樂譜和指揮棒曲線的屋頂,高知縣牧野富太郎紀念館的“不規則三次元”屋頂等,也都可通過詳細的圖紙和模型瞭解其精妙構造。

作為建築的工藝

在西方“觀念統率建築整體”的觀念傳入日本之前,追求細部、“由部分織出有說服力的整體”是日本的建築理念。代表作是本展的最大看點之一,原尺寸復原的千利休的茶室——京都待庵的模型。

京都待庵是日本國寶,是日本現存的最古老茶室,是將“侘び”(枯淡閒靜)思想空間化的代表。說起自己的工藝性,日本人不說繁複精細,而是習慣性舉出枯淡閒靜的草菴建築。

感受和风:探寻日本建筑的基因

待庵模型(作者供圖)

待庵外觀為寄棟式(有向四個方向傾斜的斜面)加切妻式(兩個斜面支起三角形)複合屋頂,茅草覆蓋,由兩個礦泉水瓶般粗細的樹枝原木象徵性地支撐著。整座復原建築坐落在枯山水的沙石上。從低矮幽玄的入口貓腰進入其中,斜面和直面天花板插合的組合,讓兩張榻榻米大小的茶席顯得並不侷促,去奢華裝飾的極簡空間也充滿“少即多,簡即豐”的韻味。

作為日本建築工藝性和匠心的標本,湧雲望樓等日本各地著名和式旅館,也在展覽上被一併介紹。此外,包裝紙一樣的銀座路易威登店,2014年普利茲克獎獲得者坂茂的紙管建築等,也在此處得以介紹。

連續的空間

另一處大型復原模型是以1/3規模復原的丹下健三私邸,它以強調美觀與實用並重著稱。主持了廣島和平紀念公園、東京奧運場館(1964年)、大阪萬博會(1970年)等戰後日本國家建設項目的丹下健三,在設計私邸時也堅持“只有美的東西才富於功能性”的理念,他通過解構桂離宮等日本古建築來探索建築在美觀與功能方面新的可能。

感受和风:探寻日本建筑的基因

丹下健三私邸模型(作者供圖)

細長水平的廊式建築,與丹下的另一名作香川縣政府大樓的1/50模型,以及再現紫式部在《源氏物語》中描繪的“二條院“模型,共同展現了日本建築的“相連空間”特點:樑柱框架,中間的空間不是由壁、而是由“襖”“障子”來分隔,隨時可連成一片,“不是封閉流動,而是行雲流水地連接起空間”。

開放的折衷主義

關於日本建築與西方建築影響與被影響關係的雙向探討,同樣令人印象深刻。宮城縣會議事堂的西洋古典樣式加千鳥破風屋頂,富士山遺產中心的紙管素材和倒富士造型等,被用來呈現日本建築“開放的折衷主義”特質,即“和體西用”的“必然進化主義”。舊帝國飯店和一些西方著名設計師的作品,或是日本人自身未曾注意到的日本元素,都被冠以“被發現的日本”之題展出。

“日本將風景建築化,又將歐洲的建築概念在風景中解體”的提法,是對日本建築的精準詮釋。

感受和风:探寻日本建筑的基因

千鳥破風屋頂

此外,日本建築史上的各種珍貴資料,以《大工棟樑》為代表的“秘傳書”,明治初期製作的擬洋風建築模型,大正至昭和初期的日本古建築模型等,也是建築迷不可錯過的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覽的策展方式也非常獨到新穎。森美術館與年輕建築家聯合,根據鑑賞者對建築的興趣,對建築的知識和專業程度等,將展示室5.5米高的展牆分成上中下三部分,上部放大型影像、照片、主題說明等不需要專業知識也可欣賞的內容;高1到3米的中景區域放核心資料;1米高以下的近景區域放詳細說明。參觀者可按興趣和參觀時間,各取所需。

日本建築九大基因

“木造的可能性”、“超越的美學”、“安寧的屋頂”、“作為建築的工藝”、“連續的空間”、“開放的折衷主義”、“群居形式”、“被發現的日本”、“共生自然”,這9大關鍵詞是日本建築學會、日本建築家協會和五大建設公司共同歸納的“日本建築的基因”。

不過,展歸展,還請君行萬里路,到實景實地去,通過實體建築去印證。

(注:圖片來源展覽官網,特別註明除外)

感受和风:探寻日本建筑的基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