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所有中小學將建「家長學校」


北京所有中小學將建“家長學校”


2017年9月,北京妙峰山民族學校邀請一年級學生家長走進校園,與孩子們一起上課。資料圖片/視覺中國

昨日,《北京市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公佈。《實施意見》提出,全市中小學要建立家長學校,實現建校率達100%。

該《實施意見》由北京市教育委員會、首都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和北京市婦女聯合會印發。《實施意見》提出,要以健全學校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提升學校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水平為目標,發揮學校在家庭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形成學校組織、家長參與、社會支持的家庭教育工作格局。

亮點1

成立校級、年級、班級三級家長委員會

《實施意見》要求全市中小學建立家長學校,建校率要達100%。家長學校由學校負責組建,學校校長兼任家長學校校長。家長學校每學期至少開展1次家庭教育指導和1次家庭教育實踐活動,中小學每學期至少要召開1次家長會。

《實施意見》提出,家長學校要做到“五有”,即有規範的管理制度、有較強的師資隊伍、有明確的計劃安排、有系統的教學內容、有可行的成效評估。學校要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和培訓,明確家長在家庭教育中的主體責任,引導家長主動配合學校擔負起學生思想品德教育責任。引導家長更新家庭教育觀念,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和成才觀,認識理解家庭教育對學生道德品質形成的作用。

《實施意見》指出,要加強家庭教育指導教師隊伍建設,逐步建立以分管德育工作的幹部、班主任、德育課教師等為主體,專家學者和優秀家長共同參與,專兼職相結合的家庭教育指導教師隊伍,提升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的能力和水平。

此外,中小學要建立三級家長委員會體系,成立校級、年級、班級三級家長委員會。將家長委員會納入學校日常管理,制定家長委員會章程,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和實踐活動,引導廣大家長積極、有序、規範地參與學校教育教學與管理。積極開展家長教師協會推廣工作,構建民主開放的現代學校制度。

北京市民張女士的女兒正在朝陽區一所小學上一年級,她對於建立家長學校表示支持。她希望能與老師進行更多溝通,瞭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並與老師探討怎麼幫助孩子更好成長,怎麼在家中教育孩子等。

張女士說,她每天下午5點半下班,有時抽不出時間參加家長會,會讓孩子的爺爺去參加。她希望未來企業能允許員工每個月請一兩次假,參加孩子的家長會。

亮點2

重點關注的學生每年至少家訪一次

《實施意見》要求,中小學要健全教師家訪長效機制,通過考核和激勵等方式,鼓勵支持學校幹部、班主任和任課教師對學生進行入戶實地家訪。對需要重點關注的學生,學校教師每年至少要進行一次入戶實地家訪,入戶實地家訪要做到隨訪與定訪相結合。同時,教師要利用現代信息化手段,通過電話、網絡、微信等渠道與家長進行及時交流。

平谷中學校長崔楚民介紹,平谷中學一直堅持實施家訪制度,要求每學年由班主任帶著任課老師一起家訪,平谷中學還建立了家長接待室,專門接待來學校的家長。崔楚民表示,近三年學生家長對學校的滿意度有了較大提升,這與建立良好的家校互動機制密不可分。

正在東城區一所學校教初二的陸老師說,她家訪的時間會定在放學後或者週末,一般是兩位老師一起去,為家長提供一些家教的指導意見,並向家長反饋學生在校的學習情況。如果家長抽不出時間,她會與家長進行電話溝通,“但電話家訪不如實地家訪瞭解得透徹”。陸老師表示,在家裡家訪可以談得久一些,瞭解得更深入,對孩子也有促進作用,同時也能看到學生的書房等家庭環境情況。

亮點3

推動建立家長志願服務、家長義工等機制

《實施意見》提出,學校要引導家庭和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學校課後服務等工作,推動學校、家庭和社會協同育人。推動建立家長志願服務、家長義工等機制,引導家長積極參與學校管理、支持學校建設、參與學校教育教學活動。

學校要特別關注留守兒童、殘疾兒童和貧困兒童,鼓勵和支持各類社會組織發揮自身優勢,開展適合困境兒童特點和需求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和關愛幫扶。倡導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支持志願者開展志願服務。同時,學校應積極組織社會實踐活動,開展家長和學生共同參與的研學旅行、志願服務等活動。以重大紀念日、民族傳統節日為契機,通過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文藝、體育等活動增進親子溝通和交流。

景山學校遠洋分校德育主任宿臣介紹,在學校管理方面,景山學校成立了“和諧發展管理委員會”,探索學校、社區、家庭三方力量合力管理的模式,加強學校與社區、家庭之間的聯繫。學校還籌劃了多項家校活動,並與社區共同舉辦多場親子志願公益活動,將家校共育的場地由學校拓展到社區。

家長學校服務要幫到點上

北京教科院德育中心主任謝春風認為,家庭是孩子成長的天然土壤,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導師,對孩子的教育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謝春風表示,“育人之道在於和”,本次出臺的政策把家庭課堂和學校課堂相結合,能夠使各種教育因素呈現和諧的關係。

謝春風認為,部分家長出於種種原因,可能會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產生一些問題。因此,政府和學校建立家長學校,建立家庭教育專家資源庫,為家長提供家庭教育指導,同時也能夠提升家長的教育主動性,引導他們參與到學校的教育中。

對於政策中強調的家訪制度,謝春風認為,實地家訪有利於解決教育孩子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化解家庭和學校之間的誤解和矛盾,讓家校產生情感上的共鳴。謝春風說,雖然現在可以通過網絡視頻、語音電話與家長溝通,但這種方式不能完全替代實地家訪。“百聞不如一見”,只進行“網絡家訪”會疏遠家校之間的情感聯繫。謝春風說,老師親自到學生家裡和家長直接見面,能夠切身瞭解孩子的原生態生活環境和家庭關係,孩子也會受到鼓舞。

此外,謝春風建議,家長學校為家長提供教育服務時,要精準化,針對家長關注的問題進行針對性解決,要“幫到點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