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斌漢:7萬億解禁不解決,再多利好皆徒勞!

(這些問題會有化解一天,但那天不倒不能急想牛。領導們累死累活,都被這兩窟窿給拖累死了。)這個假期,或者說近期一個月,大盤在利好串燒下,指數出現了一波小幅度的逼空行情。但是,政策利好這麼努力,22萬億理財產品資金池向股市開了大口子。這麼大的利好,是政策面的突破,是市場池的突破。是很強大的利好……只是,我們A股最根本的兩在隱患,一直沒有解決,如不解決,筆者認為再多利好皆徒勞!

國際化引資金也好,政策面刺激也好,向其它金融產品開源也好。自己的兩個大窟窿不解決,不堵住。引電視劇的一句臺詞形容就是“借再好的錢,再多的錢,最後還不是全丟到昆明湖打水漂了”。


黃斌漢:7萬億解禁不解決,再多利好皆徒勞!


什麼兩個大窟窿?第一大窟窿,就是解禁盤衝擊。

你把指數拉起來再高,解禁池市值也是跟漲,你越接它越大,最後利好一斷或停,上漲趨勢一壞,又是一輪跳水斷魂刀。根據公開數據,未來一年有2.9萬億市值解禁,未來三年有6.9萬億解禁。要是指數上漲去,解禁也漲,後面新股也不會停,還有獨角獸,預期三年內7萬億解禁市值。……你來擋?2018年為什麼這麼慘,就是三年前開始10家10家發的IPO,開始進入解禁高峰期衝擊了。

這個解禁衝擊如何化解?美股港股等,都是縮短解禁週期,別人是半年或長的也就一年半就全流通了。這種情況下,炒新是不敢炒的,大家都等全流通了,要走的人全走了,才開始炒,所以別人能慢牛,別人IPO後估值不高。泡沫不大。衝擊也就小一些。要是我們新股上市就全流通,你來炒炒看,不滅了你。

我們的解禁週期是三年。以前是怕上市公司一上市就跑路,所圈錢了跑了。為什麼怕?因為我們沒有運用群眾的力量,資本群眾的力量。IPO本是融資,市場行為,結果到了我們這變成獎勵一樣的機制。其實市場是聰明的,如果一上市就全流通,不驗太多投機空間,一般資金是不敢大炒冷門股。之所以A股炒題材成風,最大的因素就是這些時間規則的保護,大家都覺得三年應沒事,最後各種炒。越垃圾越炒,結果市場就炒題材成風。

表面是為了A股好,希望市場穩定而做成全球最長的解禁週期。現實,卻成了A股最大的風險隱患點。在解禁時間週期保護下,再融資就出現。結果槓桿再加槓槓,一波動就產生大風險。因為被解禁股高泡沫高估值給害了,給了太高的估值,變成抵押物,再去借更高的錢,風險能不大……解禁問題不化解,A股IPO正常化下,真沒膽看牛市。

另一個大隱患:A股無成長性。

A股都是隻給賺錢的企業上市,但進入證券時代,資本時代。金融的運用,不是單純的買賣數據來判定的。如剛上市的海底撈,還有年年虧錢的京東。就告訴了我們金融時代,哪個賺錢哪個倒黴就來了。為何?因為世界進入了公司化時代,才有了股市這個東西,但我們治市的思維還停留在400年前的買賣時代。一買一賣,兩者清清。怎麼清,跌光了就清了。

進入證券化時代。成長性非常重要。就如滴滴打車,還在虧錢,你敢說他沒價值。哪怕他虧錢一樣把整個出租車行情 給打半死。你敢說他沒本事。京東,拼多多,淘寶,哪怕他們虧錢,一樣把整個小鋪面時代終結,你敢說他沒價值?一個企業的價值不是靠賺不賺來衡量的。看它的應收面和量。現在A股,一些公司為了保殼,賣套房就解決了。……沒有成長性,你想怎麼漲。

有成長性的,沒賺錢,我們A股又不給上。最有價值的東西我們A股根本不懂,也不接受。簡單的說,不接受未來,不接家年輕人的,你終將是個垃圾。因為,你不給未來希望,就不會看到有未來。

就如現在,進入移動支付時代,常規角度是利好銀行吧,但我們還在給銀行上市。進入互聯網時代,常規利空傳統制造業吧,我們還在扶持。反正,我們A股大部分我看到的都是輸血形企業上市的需求,沒看到成長性企業獲得幫助。我們可以看到CDR,但看不到……拼多多、短視頻這些近兩年流量、營收飛天的企業上市……我們,沒有給年輕人希望和機會。我們國家在鼓勵雙創,但股市沒跟上,這才是最大的失誤。當然,我們也看到新三板開始支持了,這也是好一面,事一件一件的做,希望一步一步去實現。現在好在可以看到這些希望,但想提醒,希望有是好,但得尊重現實,以上兩個大漏洞不化解,牛……先靠幻想就好。重在局部熱點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