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蒙古百靈

蒙古百靈,雀形目百靈科百靈屬的1種。為百靈科的典型代表。全長約18cm。頭頂周圍栗色成環,中央頂冠淺棕色,頰部皮黃色,有兩條長而顯著的白色眉紋在枕部相連,頰紋栗色,延伸至後頸,頦、喉、頸白色。上體黃褐色,具棕黃色羽緣,初級飛羽黑褐色,具白色翅斑,下體白色,胸部左右有黑褐色寬闊橫帶,中間有細紋相連。最外側尾羽白色,其餘尾羽深褐色。嘴灰褐色,腳橘黃色,爪長而稍彎曲。雌鳥似雄鳥,但顏色暗淡。善於鳴唱,棲息於開闊的草原上,高飛時直衝天空,在地面時亦善於奔跑,食物主要為草籽,兼食一些昆蟲。繁殖期為5~7月。巢由雜草築成,置於地面淺坑中或草叢內,窩卵數2~4枚,卵白色或近白色。具褐色條紋。

蒙古百靈主要分佈於中國青海和內蒙古地區。

主要分佈省份:北京 河北 內蒙古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河南 甘肅 青海 寧夏

分佈在以下保護區:莫莫格 白芨灘 青海湖鳥島 蘆芽山 衡水湖溼地和鳥類 賽罕烏拉

分佈在以下山脈湖泊:青海湖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鳳頭百靈

鳳頭百靈是一種小型鳴禽。身長17 cm,翼展29 -34 cm,體重35-45 g。體型略大的具褐色縱紋的百靈。具羽冠,冠羽長而窄。上體沙褐而具近黑色縱紋,尾覆羽皮黃色。下體淺皮黃,胸密佈近黑色縱紋。看似矮墩而尾短,嘴略長而下彎。飛行時兩翼寬,翼下鏽色;尾深褐而兩側黃褐。繁殖期5~7月,營巢於草叢基部的地面上,每窩產卵4~5枚,卵淺褐色或近白色,上密綴褐色細斑。大小約為9~10釐米幼鳥上體密佈點斑。與雲雀區別在側影顯大而羽冠尖,嘴較長且彎,耳羽較少棕色且無白色的後翼緣。虹膜-深褐;嘴-黃粉色,嘴端深色;腳-偏粉色。

為中國西北地區留鳥、夏候鳥,遷延時北部地區數量較多。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角百靈

百靈是一種小型鳴禽。中等體型的深色百靈。身長15-17cm,翼展31-35cm,體重33-45g。

雄鳥上體棕褐色至灰褐色,前額白色,頂部紅褐色,在額部與頂部之間具寬闊的黑色帶紋,帶紋的後兩側,有黑色羽毛突起於頭後如角。頰部白色並具有黑色寬闊胸帶,尾暗褐色,但外側1對尾羽白色,後爪長而稍彎曲。

雌鳥似雄鳥,但頭側無角狀羽。頭部圖紋別緻。雄鳥具粗顯的黑色胸帶,臉具黑和白色(或黃色)圖紋,頂冠前端黑色條紋後延成特徵性小"角"。上體幾為純暗褐色;下體餘部白色,兩脅有些褐色縱紋。雌鳥及幼鳥色暗(且無"角"),但頭部圖紋仍可見。飛行時翼下白色。

虹膜-褐色;嘴-灰色,上嘴色較深;腳-近黑。

繁殖期5-7月,每窩產卵4-5枚,卵淺褐色或近白色,上密綴褐色細斑。大小約為9-10釐米。兩性輪流孵化,孵化期12-13天雛鳥破殼而出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黑百靈

黑百靈是一種小型鳴禽。身長18至20釐米,翼展 37 cm,體重63克。嘴形甚厚重。雄鳥易辨,通體黑色。甚喜遷徙,繁殖地不斷地更換。棲居多草的乾旱平原。平時在地上尋食昆蟲和種子。主要以草籽、嫩芽等為食,也捕食昆蟲,如蚱蜢、蝗蟲等。

雌鳥似二斑百靈但下體縱紋濃密,翼合攏時偏黑色,飛行時翼下黑色,腿青石灰色。飛行時無白色後翼緣,尾緣極少白色。虹膜-深褐;嘴-近黃;腳-青石灰色。初級飛羽黑褐色,具白色翅斑,最外側1對尾羽白色,其餘尾羽深褐色,後爪長而稍彎曲。雌鳥似雄鳥,但顏色暗淡。它們的嘴較尖細而呈圓錐狀,嘴尖處略有彎曲。鼻孔上有懸羽掩蓋。翅膀稍尖長,尾較翅為短,跗蹠後緣較鈍,具有盾狀鱗,後爪長而直。

分佈於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中國偶見,有記錄於新疆西北部越冬。

5~6月間產卵。每次產4-5枚,卵白色或近黃,表面光滑而具褐色細斑,大小約為23×18毫米。兩性輪流孵化11–12天雛鳥破殼而出。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沙百靈

百靈成年時體形就較小,長190mm,重約30克。慄紅色的額頭是雄性沙百靈的特點,它的頭部和後頸也擁有和額頭一樣的顏色,眉毛和眼眶周圍白而發棕的色更是好看。它的眉毛最有特點,眉紋一直長到了枕部。沙百靈背部和腰部主要呈現慄褐色,翅膀外側的羽毛呈現黑褐色,以慄褐色為主色的尾部邊緣稍有發白。胸前有兩個對稱的黑斑條紋,正好和胸部以上的部分連接起來。額頭部分和喉嚨處都長有白色的羽毛,正好和身體以下棕白色的毛色襯托起來。雄性沙百靈額部、頭頂及後頸部均為慄紅色;眼前、眼周及眉紋為棕白色,左右兩側眉紋延伸至枕部相接而現棕色;背、腰呈現慄褐色;翅羽黑褐色;尾羽慄褐色,最外側尾羽色淡近於白色;額、喉白色,上胸左右側各有一黑色條斑,於上胸部相接;下體大部羽色棕白。 沙百靈雌性的體色和雄性的幾乎一樣,但是,雌鳥額頭和頸部的慄紅色毛髮比雄鳥的少,身體上的羽毛也偏近於淡淡的褐色,而胸前的那兩條黑斑條紋沒有雄性沙百靈那麼明顯。嘴部的顏色為土黃色,足部腳趾是肉粉色的,它的爪子和一般鳥類不同,尤其是後爪,要比普通鳥類的後爪大一些, 而且還徑直的伸向後方。爪部的顏色為褐色。

產於中國內蒙古廣大地區及河北省的北部,青海省東部等地。多為終年留居或繁殖鳥。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雲雀

雲雀是一類鳴禽,代表種小云雀(Alauda gulgula)中等體型,身長18釐米。具灰褐色雜斑。頂冠及聳起的羽冠具細紋,尾分叉,羽緣白色,後翼緣的白色于飛行時可見。與鷚類的區別在尾及腿均較短,具羽冠且立勢不如其直。與日本雲雀容易混淆。與小云雀易混淆但體型較大,後翼緣較白且叫聲也不同。虹膜-深褐;嘴-角質色;腳-肉色。

分佈於阿富汗,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安道爾,亞美尼亞,奧地利,阿塞拜疆,巴林,白俄羅斯,比利時,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保加利亞,中國,克羅地亞,塞浦路斯,捷克共和國,丹麥,埃及,愛沙尼亞,法羅群島,芬蘭,法國,格魯吉亞,德國,直布羅陀,希臘,匈牙利,印度,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愛爾蘭,以色列,意大利,日本,約旦,哈薩克斯坦,韓國,朝鮮,科威特,吉爾吉斯斯坦,拉脫維亞黎巴嫩,利比亞,列支敦士登,立陶宛,盧森堡,馬其頓,馬耳他,摩爾多瓦,蒙古,黑山,摩洛哥,荷蘭,挪威,阿曼,巴基斯坦,巴勒斯坦佔領區,波蘭,葡萄牙,卡塔爾,羅馬尼亞,俄羅斯聯邦,聖馬力諾,沙特阿拉伯,塞爾維亞,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西班牙,瑞典,瑞士,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塔吉克斯坦,突尼斯,土耳其,土庫曼斯坦,烏克蘭,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英國,西撒哈拉,烏茲別克斯坦阿富汗,巴林,孟加拉國,不丹,柬埔寨,印度,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以色列,哈薩克斯坦,科威特,吉爾吉斯斯坦,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緬甸,尼泊爾,阿曼,巴基斯坦,菲律賓,斯里蘭卡,中國臺灣,塔吉克斯坦,泰國,土庫曼斯坦,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烏茲別克斯坦,越南。

繁殖期在4月和8月之間,在一個繁殖季節能成功養育4雛。巢建在地面上,而且通常建在植被間隱藏的非常好。在地面以草莖、根編碗狀巢,每窩產卵3~5枚,孵化期10~12天。幼鳥離巢期是8至10天,但仍然依賴其父母再餵養1到2周。雄性在整個繁殖季節都會不停的鳴叫。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小云雀

小云雀(學名:Alauda gulgula)是百靈科雲雀屬的鳥類,共有12個亞種。身長約16釐米。具聳起的短羽冠,上有細紋。全身羽毛黃褐色,上體、雙翼和尾巴有縱斑紋,尾羽有白色羽緣。棲於草地、乾旱平原、泥淖及沼澤。正常飛行起伏不定。警惕時下蹲。雲雀到一定高度時,稍稍浮翔,又疾飛而上,直入雲霄,故得此名。分佈於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印度次大陸及中國的西南地區,中南半島和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及太平洋諸島嶼。

小云雀繁殖期4-7月。在廣東、福建等南部地區,繁殖期較北部地區要早些。巢的大小據2巢的測量為外徑11-12cm,內徑5.5-7.2cm,巢高4.4-5.0cm,巢深2.6-3.2cm。每窩產卵3-5枚。卵淡灰色或灰白色、被有褐色斑點,也有被紫色或近綠色斑點。卵的大小據2枚卵的測量為 21.4mm×15.9mm 和25mm×12mm。

分佈於阿富汗,巴林,孟加拉國,不丹,柬埔寨,中國,印度,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以色列,哈薩克斯坦,科威特,吉爾吉斯斯坦,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緬甸,尼泊爾,阿曼,巴基斯坦,菲律賓,斯里蘭卡,中國臺灣,塔吉克斯坦,泰國,土庫曼斯坦,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烏茲別克斯坦,越南。

遊蕩於埃及,馬來西亞,俄羅斯聯邦,沙特阿拉伯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亞洲短趾百靈

體型略小(13釐米)而具褐色雜斑的百靈。無羽冠。似[大]短趾百靈但體型較小且頸無黑色斑塊,嘴較粗短,胸部縱紋散佈較開。站勢甚直,上體滿布縱紋且尾具白色的寬邊而有別於其他小型百靈。

虹膜-深褐;嘴-角質灰色;腳-肉棕色。

叫聲:典型的飛行叫聲為特徵性輕吐音 prrrt或prrr-rrr-rrr。盤旋下飛時的鳴聲多變而悅耳,間雜以模仿叫聲。

習性:棲於乾旱平原及草地。鳴唱飛行時不似[大]短趾百靈的起伏。

分佈分佈範圍:古北界南部至蒙古及中國。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歌百靈

體小(14釐米)的紅褐色百靈。頂冠棕色而多具黑色斑紋。下體淺皮黃色,胸具黑色縱紋,外側尾羽白色。外形似鷚但嘴較厚且尾及腿較短。與雲雀的區別在兩翼棕色。

虹膜-深褐;嘴-上嘴褐色,下嘴偏黃;腳-偏粉色,後爪甚長。

叫聲:鳴聲為似(JI)的短促而優美的哨音短句;告警時作吱吱聲。

分佈範圍:非洲、印度、中國東南部、東南亞。

分佈狀況:亞種williamsoni罕見於廣東及廣西。香港有一記錄。

習性:單獨或為分散群,喜開闊的短草地及稻田。常於地面行走或振翼作柔弱的波狀飛行。於地面,或於飛行時,或在空中振翼同時緩慢垂直下降時鳴唱。停棲於矮樹叢。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棕翅歌百靈

生活於乾燥的草地及灌木覆蓋的平原和矮山。單獨或為分散群。常於地面行走或振翼作柔弱的波狀飛行。於地面,或於飛行時,或在空中振翼同時緩慢垂直下降時鳴唱。棲息於廣闊草原上,高飛時直衝入雲,在地面亦善奔走,受驚擾時常藏匿不動,因有保護色而不易被發覺。秋冬季常結集大群活動。常站高土崗或沙丘上鳴囀不休,鳴聲尖細而優美。

集群在地上尋食昆蟲和種子。主要以草籽、嫩芽等為食,也捕食少量昆蟲,如蚱蜢、蝗蟲等。

5—6月間產卵,每窩產3-4個有斑點的卵,大小約為23毫米×18毫米。大約經過15天孵化,雛鳥破殼而出。剛出殼的雛鳥赤身裸體,只在一些部位長有絨羽,7天后才睜開雙眼。

分佈於印度次大陸及中國的西南地區(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

棕翅歌百靈分佈圖

錫金、尼泊爾、巴基斯擔、斯里蘭卡、馬爾代夫以及中國西藏的東南部地區等。),中南半島和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包括緬甸、越南、老撾、柬埔寨、泰國以及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香港、海南島。)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長嘴百靈

三級飛羽及次級飛羽羽端的白色明顯,外側尾羽白。幼鳥沾黃色,亞種holdereri下體較指名亞種色淡,上體色彩較華麗而少縱紋。虹膜褐色;嘴黃白色,嘴端黑色;腳深褐。後爪長而稍彎曲。雌鳥似雄鳥,但顏色暗淡。它們的嘴比較尖細而呈圓錐狀,嘴尖處略有彎曲。鼻孔上有懸羽掩蓋。翅膀稍尖長,尾較翅為短,跗蹠後緣較鈍,具有盾狀鱗,後爪長而直。

分佈於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包括整個歐洲、北迴歸線以北的非洲地區、

長嘴百靈分佈圖

阿拉伯半島以及喜馬拉雅山-橫斷山脈-岷山-秦嶺-淮河以北的亞洲地區。),印度次大陸及中國的西南地區(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錫金、尼泊爾、巴基斯擔、斯里蘭卡、馬爾代夫以及中國西藏的東南部地區等。),中國有分佈,指名亞種為留鳥於西藏南部、甘肅南部、四川北部及西部。亞種holdereri為留鳥於新疆西部的崑崙山、西藏東北部昌都地區、青海及四川西北部。

5~6月間產卵。卵白色或近黃,表面光滑而具褐色細斑,大小約為23×18毫米。兩性輪流孵化11–12天雛鳥破殼而出。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細嘴短趾百靈

一種典型的乾燥草原鳥,中小型鳴禽。身長14釐米,灰褐色百靈。頸側具黑色的小塊斑,上體具少量近黑色縱紋,短眉紋皮黃色。野外與大短趾百靈易混淆,區別在體羽灰色較重,且深褐色的外側尾羽羽端白色,但外側尾羽的白色甚少,眉紋較細,嘴較長而尖。胸部縱紋散佈較開。站勢甚直,上體滿布縱紋且尾具白色的寬邊而有別於其他小型百靈。鼻孔上有懸羽掩蓋。翅膀稍尖長,尾較翅為短,跗蹠後緣較鈍,具有盾狀鱗,後爪長而直。虹膜-褐色;嘴-粉紅;腳-偏粉色。

分佈於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包括整個歐洲、北迴歸線以北的非洲地區、

細嘴短趾百靈分佈圖

阿拉伯半島以及喜馬拉雅山-橫斷山脈-岷山-秦嶺-淮河以北的亞洲地區。),印度次大陸及中國的西南地區(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錫金、尼泊爾、巴基斯擔、斯里蘭卡、馬爾代夫以及中國西藏的東南部地區等。),中國有分佈。亞種tibetana繁殖於四川北部、甘肅南部及青海東部至新疆西北部及西藏南部。指名亞種繁殖於新疆天山、博格達、烏拉山及崑崙山西部,遷徙經西藏。在海拔3600~4900米的山區及高原罕見[1]。

5~7月間產卵。每次產3~5枚,卵白色或近黃,表面光滑而具褐色細斑,大小約為23×18毫米。兩性輪流孵化12天雛鳥破殼而出。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二斑百靈

二斑百靈(學名:Melanocorypha bimaculata)為百靈科百靈屬的鳥類。分佈於溫帶地區,從前蘇聯、伊朗、阿富汗、印度到中國大陸的新疆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前蘇聯Talych附近山脈。

它是候鳥,在非洲東北過冬,那時群居。其它時候遍佈中東地區半沙漠地帶,很少會飛到西歐。地上建巢,每次生3-4個蛋。主食草籽,繁殖期也吃很多昆蟲。

二斑百靈是較大的百靈,16-18釐米長。背腹均為灰白條文,停在地上很難被發現。它胸部有兩個小黑斑,因此得名。翅膀寬短,飛翔時見到底下的灰棕色樣。尾翼有白尖,但是沒有完全的白邊。

分佈於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包括整個歐洲、北迴歸線以北的非洲地區、阿拉伯半島以及喜馬拉雅山-

二斑百靈分佈

橫斷山脈-岷山-秦嶺-淮河以北的亞洲地區。),非洲中南部地區(包括阿拉伯半島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迴歸線)以南的整個非洲大陸。),印度次大陸及中國的西南地區(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錫金、尼泊爾、巴基斯擔、斯里蘭卡、馬爾代夫以及中國西藏的東南部地區等。),中國有分佈,不常見。指名亞種為留鳥於新疆西部(喀什、準噶爾盆地北部、博格達山及塔里木盆地南部)

5~6月間產卵。卵白色或近黃,表面光滑而具褐色細斑,大小約為23×18毫米。兩性輪流孵化11–12天雛鳥破殼而出。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斑尾漠百靈

斑尾漠百靈是一種小型鳴禽。頭至上體棕灰色有深褐色斑紋。下體灰白色。它們的嘴較粗壯而呈圓錐狀。鼻孔上有懸羽掩蓋。翅膀稍尖長,尾較翅為短,跗蹠後緣較鈍,具有盾狀鱗,後爪長而直。

分佈於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包括整個歐洲、北迴歸線以北的非洲地區、阿拉伯半島以及 喜馬拉雅山-橫斷山脈-岷山-秦嶺-淮河以北的亞洲地區。),非洲中南部地區(包括阿拉伯半島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迴歸線)以南的整個非洲大陸。),印度次大陸及中國的西南地區(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錫金、尼泊爾、巴基斯擔、斯里蘭卡、馬爾代夫以及中國西藏的東南部地區等。

雄鳥求偶時在空中鳴唱或在高空拍動翅膀。建造好的鳥巢杯形,巢一般安置在鬆軟的沙質地形上。巢的外緣由小卵石或沙子等圍攏加固,裡面由雜草草葉和細蒿稈等構成。每次產2-3枚卵,卵近黃白色,表面光滑而具褐色細斑,大小約為23毫米×18毫米。兩性輪流孵化11–12天雛鳥破殼而出。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白翅百靈

體大(18.5釐米)而翼長的百靈。嘴略短而粗厚。合翼時具明顯的白斑,特徵為白色的下翼和飛行時寬白色的後翼緣與黑色的次級飛羽及內側初級飛羽成對比。成鳥肩部棕色。雄鳥的頂冠及耳羽棕色而無細紋。主要分佈於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中國有分佈,越冬鳥見於新疆西北部的天山。白翅百靈是一種小型而翼長的鳴禽。身長118cm,翼展35cm,體重44g。嘴略短而粗厚。合翼時具明顯的白斑,特徵為白色的下翼和飛行時寬白色的後翼緣與黑色的次級飛羽及內側初級飛羽成對比。成鳥肩部棕色。雄鳥的頂冠及耳羽棕色而無細紋。尾具白色寬邊。與雪鵐的區別在覆羽無白色且嘴形不同。後爪長而稍彎曲。雌鳥似雄鳥,但顏色暗淡。它們的嘴較尖細而呈圓錐狀,嘴尖處略有彎曲。鼻孔上有懸羽掩蓋。翅膀稍尖長,尾較翅為短,跗蹠後緣較鈍,具有盾狀鱗,後爪長而直。虹膜-褐色;嘴-偏灰的角質色,嘴基黃色;腳-橘黃。

分佈於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包括整個歐洲、北迴歸線以北的非洲地區、

阿拉伯半島以及喜馬拉雅山-橫斷山脈-岷山-秦嶺-淮河以北的亞洲地區。),中國有分佈,越冬鳥見於新疆西北部的天山。

4~6月下旬或9~10月間產卵。卵白色或近黃,表面光滑而具褐色細斑,大小約為23×18毫米。兩性輪流孵化12天雛鳥破殼而出。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大短趾百靈

雀形目百靈科。全長約15cm。上體沙褐色,具黑色縱紋,冠羽較短,喉皮黃色,胸淺褐色,前胸兩側各有一條黑色斑紋,腹汙白色,大體近似雲雀,只是色稍淡,體型略小。

棲息於荒地或山丘的草地上,有時也在稀樹林棲息。取食地面的植物種子和昆蟲,在密草叢中築巢。

大短趾百靈是一種典型的乾燥草原鳥,小型鳴禽。身長13 -14 cm ,翼展27 -32 cm,體重18 -25 g 。上體褐色有深色縱紋。下體胸腹部灰白色。喉部與胸部交界處一道粗的橫紋(其實好像是許多道粗的短縱紋,緊密平行排列在一起,看起來就變成一道粗橫紋)。有相對比較清楚的眉線,嘴較粗短,鼻孔上有懸羽掩蓋。翅膀稍尖長,三級飛羽(末端)幾乎與初級飛羽(末端)等長。尾較翅為短,跗蹠後緣較鈍,具有盾狀鱗,後爪長而直。

分佈於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包括整個歐洲、北迴歸線以北的非洲地區、

大短趾百靈分佈

阿拉伯半島以及喜馬拉雅山-橫斷山脈-岷山-秦嶺-淮河以北的亞洲地區。),非洲中南部地區(包括阿拉伯半島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迴歸線)以南的整個非洲大陸。),印度次大陸及中國的西南地區(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錫金、尼泊爾、巴基斯擔、斯里蘭卡、馬爾代夫以及中國西藏的東南部地區等。),中國有分佈。

5~7月間產卵。每次產3~5枚,卵白色或近黃,表面光滑而具褐色細斑,大小約為23×18毫米。兩性輪流孵化12天雛鳥破殼而出。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小短趾百靈

小短趾百靈是一種典型的乾燥草原鳥,小型鳴禽。身長13 -14 cm,翼展24-32 cm,體重17-22 g。上體灰棕色有暗斑紋。下體白色,胸部有散佈較開縱紋。它有一蒼白眉斑,嘴較粗短。站勢甚直。鼻孔上有懸羽掩蓋。翅膀稍尖長,尾較翅為短,跗蹠後緣較鈍,具有盾狀鱗,後爪長而直。

分佈於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包括整個歐洲、北迴歸線以北的非洲地區、阿拉伯半島以及喜馬拉雅山-橫斷山脈-岷山-秦嶺-淮河以北的亞洲地區。),非洲中南部地區(包括阿拉伯半島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迴歸線)以南的整個非洲大陸。

5~7月間產卵。每次產2枚,卵白色或近黃,表面光滑而具褐色細斑,大小約為23×18毫米。兩性輪流孵化12天雛鳥破殼而出。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蒼白鳳頭百靈

蒼白鳳頭百靈是一種小型鳴禽。身長17 cm,翼展29 -34 cm,體重35-45 g。體型略大的具褐色縱紋的百靈。具羽冠,冠羽長而窄。上體沙褐而具近黑色縱紋,尾覆羽皮黃色。下體淺皮黃,胸密佈近黑色縱紋。看似矮墩而尾短,嘴略長而下彎。飛行時兩翼寬,翼下鏽色;尾深褐而兩側黃褐。幼鳥上體密佈點斑。與雲雀區別在側影顯大而羽冠尖,嘴較長且彎,耳羽較少棕色且無白色的後翼緣。虹膜-深褐;嘴-黃粉色,嘴端深色;腳-偏粉色。

分佈於利比亞半島。

營巢在荒漠草地上凹坑處,也在種植植物的堤坎上或灌木叢中。巢呈淺杯形,用雜草、毛髮、鳥羽、鬚根等構成,其上有垂草掩蔽,免受風和太陽的傷害。繁殖期4—7月。每窩產卵3—5枚,大小約為9~10釐米。兩性輪流孵化,孵化期12—13天雛鳥破殼而出。剛出殼的雛鳥赤身裸體,只在一些部位長有絨羽,留巢期11天,這期間由雙親共同哺育,主要是餵食昆蟲的幼蟲。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塞氏鳳頭百靈

塞氏鳳頭百靈[3]突出的羽冠長而窄。白眼眉,黑眼紋,尾短,嘴短而粗壯。飛行時兩翼寬,側影顯大而羽冠尖,耳羽較少,無後翼緣。

營巢在荒漠草地上凹坑處,也在種植植物的堤坎上或灌木叢中。巢呈淺杯形,用雜草、毛髮、

鳥羽、鬚根等構成,其上有垂草掩蔽,免受風和太陽的傷害。繁殖期4—7月。每窩產卵3—5枚,大小約為9~10釐米。兩性輪流孵化,孵化期12—13天雛鳥破殼而出。剛出殼的雛鳥赤身裸體,只在一些部位長有絨羽,留巢期11天,這期間由雙親共同哺育,主要是餵食昆蟲的幼蟲。

分佈範圍 印度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厚嘴鳳頭百靈

長度18cm。上體和兩翼滿布棕灰色斑紋,有一長的白色眉斑。下體在奶油色的前胸和腹部有濃重的深斑紋。短尾巴,有一個黃色而厚實的鳥喙。這張上下顏色略有差別的厚重的鳥喙是與其他非洲百靈區別的重要標誌。

分佈於南非南部、萊索托和最南端的納米比亞西邊。

營巢在荒漠草地上凹坑處,也在種植植物的堤坎上或灌木叢中。巢呈淺杯形,

用雜草、毛髮、鳥羽、鬚根等構成,其上有垂草掩蔽,免受風和太陽的傷害。繁殖期4—7月。每窩產卵3—5枚,大小約為9~10釐米。兩性輪流孵化,孵化期12—13天雛鳥破殼而出。剛出殼的雛鳥赤身裸體,只在一些部位長有絨羽,留巢期11天,這期間由雙親共同哺育,主要是餵食昆蟲的幼蟲。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克氏鳳頭百靈

克氏鳳頭百靈是一種小型鳴禽。身長17 cm,翼展29 -34 cm,體重35-45 g。體型略大的具褐色縱紋的百靈。具羽冠,冠羽長而窄。上體沙褐而具近黑色縱紋,尾覆羽皮黃色。下體淺皮黃,胸密佈近黑色縱紋。看似矮墩而尾短,嘴略長而下彎。飛行時兩翼寬,翼下鏽色;尾深褐而兩側黃褐。幼鳥上體密佈點斑。與雲雀區別在側影顯大而羽冠尖,嘴較長且彎,耳羽較少棕色且無白色的後翼緣。虹膜-深褐;嘴-黃粉色,嘴端深色;腳-偏粉色。

分佈於摩洛哥(Rif山的東部和南部)。

營巢在荒漠草地上凹坑處,也在種植植物的堤坎上或灌木叢中。巢呈淺杯形,用雜草、毛髮、羽、鬚根等構成,其上有垂草掩蔽,免受風和太陽的傷害。繁殖期4—7月。每窩產卵3—5枚,大小約為9~10釐米。兩性輪流孵化,孵化期12—13天雛鳥破殼而出。剛出殼的雛鳥赤身裸體,只在一些部位長有絨羽,留巢期11天,這期間由雙親共同哺育,主要是餵食昆蟲的幼蟲。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長嘴鳳頭百靈

長嘴鳳頭百靈是一種小型鳴禽。身長17 cm,翼展29 -34 cm,體重35-45 g。體型略大的具褐色縱紋的百靈。具羽冠,冠羽長而窄。上體沙褐而具近黑色縱紋,尾覆羽皮黃色。下體淺皮黃,胸密佈近黑色縱紋。看似矮墩而尾短,嘴略長而下彎。飛行時兩翼寬,翼下鏽色;尾深褐而兩側黃褐。幼鳥上體密佈點斑。與雲雀區別在側影顯大而羽冠尖,嘴較長且彎,耳羽較少棕色且無白色的後翼緣。虹膜-深褐;嘴-黃粉色,嘴端深色;腳-偏粉色。

分佈於摩洛哥南和阿爾及利亞南部、毛里塔尼亞。

營巢在荒漠草地上凹坑處,也在種植植物的堤坎上或灌木叢中。巢呈淺杯形,用雜草、毛髮、羽、鬚根等構成,其上有垂草掩蔽,免受風和太陽的傷害。繁殖期4—7月。每窩產卵3—5枚,大小約為9~10釐米。兩性輪流孵化,孵化期12—13天雛鳥破殼而出。剛出殼的雛鳥赤身裸體,只在一些部位長有絨羽,留巢期11天,這期間由雙親共同哺育,主要是餵食昆蟲的幼蟲。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塞內加爾鳳頭百靈

塞內加爾鳳頭百靈是一種小型鳴禽。身長17 cm,翼展29 -34 cm,體重35-45 g。體型略大的具褐色縱紋的百靈。具羽冠,冠羽長而窄。上體沙褐而具近黑色縱紋,尾覆羽皮黃色。下體淺皮黃,胸密佈近黑色縱紋。看似矮墩而尾短,嘴略長而下彎。飛行時兩翼寬,翼下鏽色;尾深褐而兩側黃褐。幼鳥上體密佈點斑。與雲雀區別在側影顯大而羽冠尖,嘴較長且彎,耳羽較少棕色且無白色的後翼緣。虹膜-深褐;嘴-黃粉色,嘴端深色;腳-偏粉色。

營巢在荒漠草地上凹坑處,也在種植植物的堤坎上或灌木叢中。巢呈淺杯形,用雜草、毛髮、羽、須 根等構成,其上有垂草掩蔽,免受風和太陽的傷害。繁殖期4—7月。每窩產卵3—5枚,大小約為9~10釐米。兩性輪流孵化,孵化期12—13天雛鳥破殼而出。剛出殼的雛鳥赤身裸體,只在一些部位長有絨羽,留巢期11天,這期間由雙親共同哺育,主要是餵食昆蟲的幼蟲

南毛里塔尼亞、塞內加爾、幾內亞比紹、尼日爾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小擬戴勝百靈

生活於乾燥的乾旱臺地及高原草地,半沙漠或有稀疏植被的沙漠區域,通常在岩石地形。常於地面行走或振翼作柔弱的波狀飛行。於地面,或於飛行時,或在空中振翼同時緩慢垂直下降時鳴唱。高飛時直衝入雲,在地面亦善奔走,受驚擾時常藏匿不動,因有保護色而不易被發覺。常站高土崗或沙丘上鳴囀不休,鳴聲尖細而優美。

平時在地上尋食昆蟲和種子。主要以草籽、嫩芽等為食,也捕食昆蟲,如蚱蜢、蝗蟲等。

雄鳥求偶時在空中鳴唱或在高空拍動翅膀。巢築在地面凹處或草叢中,建造好的鳥巢形同杯狀,一般安置在沙質地形上。巢的外緣由小卵石或沙子等圍攏加固,裡面由雜草草葉和細蒿稈等構成。每次產4-5枚卵,卵近黃白色,表面光滑而具褐色細斑,大小約為23毫米×18毫米。兩性輪流孵化11–12天雛鳥破殼而出。剛出殼的雛鳥赤身裸體,只在一些部位長有絨羽,7天后才睜開雙眼。這期間由雙親共同哺育,主要是餵食昆蟲的幼蟲。幼鳥在8天以後離巢,並且在14或15天以後飛行。

分佈於非洲中南部地區,延海岸從索馬里到埃賽俄比亞的邊界。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擬戴勝百靈

分佈於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包括整個歐洲、北迴歸線以北的非洲地區、阿拉伯半島以 及喜馬拉雅山-橫斷山脈-岷山-秦嶺-淮河以北的亞洲地區。),非洲中南部地區(包括阿拉伯半島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迴歸線)以南的整個非洲大陸。),印度次大陸及中國的西南地區(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錫金、尼泊爾、巴基斯擔、斯里蘭卡、馬爾代夫以及中國西藏的東南部地區等。)

生活於乾燥的乾旱臺地及高原草地,半沙漠或有稀疏植被的沙漠區域,開闊的矮草地。單獨或為分散群。常於地面行走或振翼作柔弱的波狀飛行。於地面,或於飛行時,或在空中振翼同時緩慢垂直下降時鳴唱。高飛時直衝入雲,在地面亦善奔走,受驚擾時常藏匿不動,因有保護色而不易被發覺。常站高土崗或沙丘上鳴囀不休,鳴聲尖細而優美。

平時雄鳥求偶時在空中鳴唱或在高空拍動翅膀。巢築在地面凹處或草叢中,建造好的鳥巢形同杯狀,一般安置在沙質地形上。巢的外緣由小卵石或沙子等圍攏加固,裡面由雜草草葉和細蒿稈等構成。每次產2-3枚卵,卵近黃白色,表面光滑而具褐色細斑,大小約為23毫米×18毫米。兩性輪流孵化11–12天雛鳥破殼而出。剛出殼的雛鳥赤身裸體,只在一些部位長有絨羽,7天后才睜開雙眼。這期間由雙親共同哺育,主要是餵食昆蟲的幼蟲。幼鳥在8天以後離巢,並且在14或15天以後飛行。

在地上尋食昆蟲和種子。主要以草籽、嫩芽等為食,也捕食昆蟲,如蚱蜢、蝗蟲等。

嘴較尖細長而呈圓錐狀,嘴尖處略有彎曲。鼻孔上有懸羽掩蓋。翅膀稍尖長,尾較翅為短,跗蹠後緣較鈍,具有盾狀鱗,後爪長而直。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林百靈

百靈是一種小型鳴禽。身長14-15 cm釐米,翼展30 cm,體重26克。喙纖細,腳小,翅膀比較寬,尾短。上體背部和前胸棕鏽色,帶有黑褐色的斑點。腹部顏色淺,帶有黑色的條紋,條紋在頸部非常短,呈斑點。眼睛附近淡褐色,翅膀黑褐色,中間的兩根尾羽棕色,其它尾羽黑色。眼睛深棕色,嘴角質地棕色,下部紅色。腳淡棕色。

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包括整個歐洲、北迴歸線以北的非洲地區、阿拉伯半島以及喜馬拉雅山-橫斷山脈-岷山-秦嶺-淮河以北的亞洲地區),印度次大陸及中國的西南地區(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錫金、尼泊爾、巴基斯擔、斯里蘭卡、馬爾代夫以及中國西藏的東南部地區等)

百靈生活在歐洲中部和南部、亞洲西部和東部以及北非的山區中。喜歡乾燥的,比較疏散的、有許多林間空地的森林或者有鬆散樹木和灌木的草原。林百靈的叫聲非常豐富,它可以叫出至100段不同的曲段。這些不同的曲段一般隨固定的順序被叫出來。叫聲很溫和,每個曲段一般逐漸變輕。

平時在地上尋食昆蟲和種子。主要以花苞、植物的綠色部分、蜘蛛和昆蟲為食。

營巢藏在密集的草中或灌木叢中。巢呈淺杯形,用雜草、毛髮、鳥羽、

鬚根等構成,其上有垂草掩蔽,免受風和太陽的傷害。每年林百靈可以孵2至3次卵,每次產4至5只卵。卵的顏色一般比較淺,帶有棕色和灰色的斑塊。兩性輪流孵化,孵化期12—13天雛鳥破殼而出。剛出殼的雛鳥赤身裸體,只在一些部位長有絨羽,留巢期11天,這期間由雙親共同哺育,主要是餵食昆蟲的幼蟲。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白頰雀百靈

外形特徵:棕色的頭冠、上體和雙翼,並具更深的斑紋並有淺色羽緣。雄鳥的白臉頰上有一道黑色寬帶,頸部前領和胸部中央也有黑色羽斑。白腹。它們的嘴較粗壯而呈圓錐狀。鼻孔上有懸羽掩蓋。翅膀稍尖長,尾較翅為短,跗蹠後緣較鈍,具有盾狀鱗,後爪長而直。

分佈於非洲雄鳥求偶時在空中鳴唱或在高空拍動翅膀。建造好的鳥巢杯形,巢一般安置在鬆軟的沙質地形上。巢的外緣由小卵石或沙子等圍攏加固,裡面由雜草草葉和細蒿稈等構成。每次產2-3枚卵,卵近黃白色,表面光滑而具褐色細斑,大小約為23毫米×18毫米。兩性輪流孵化11–12天雛鳥破殼而出。剛出殼的雛鳥赤身裸體,只在一些部位長有絨羽,7天后才睜開雙眼。這期間大約25%時間由雙親共同哺育,主要是餵食昆蟲的幼蟲。幼鳥在8天以後離巢,並且在14或15天以後飛行。中南部地區(包括坦桑尼亞、肯尼亞、馬拉維、烏干達、肯尼亞、贊比亞、莫桑比克。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花臉沙百靈

花臉沙百靈是一種小型鳴禽。長度14-15 cm。這是一隻黑百靈,有一張形同面具的黑花臉,黃色或桃紅色的鳥喙。桂黃色的腹部是和灰棕色的胸。[3]它們的嘴較粗短。鼻孔上有懸羽掩蓋。翅膀稍尖長,尾較翅為短,跗蹠後緣較鈍,具有盾狀鱗,後爪長而直。

分佈於非洲中南部地區(包括阿拉伯半島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迴歸線)以南的整個非洲大陸。

雄鳥求偶時在空中鳴唱或在高空拍動翅膀。營巢在地面土坎上或灌木叢中。被安排在最熱的區域。巢呈淺杯形,用雜草構成,其上有垂草掩蔽,免受風和太陽的傷害。5~7月間產卵。每次產每次生2-6枚花蛋,大小約為23×18毫米。兩性輪流孵化12天雛鳥破殼而出。剛出殼的雛鳥赤身裸體,只在一些部位長有絨羽,7天后才睜開雙眼。這期間由雙親共同哺育,主要是餵食昆蟲的幼蟲。並且在14或15天以後飛行。

生活於草原、牧場等空曠地區。常於地面行走或振翼作柔弱的波狀飛行。於地面,或於飛行時,或在空中振翼同時緩慢垂直下降時鳴唱。高飛時直衝入雲,在地面亦善奔走,受驚擾時常藏匿不動,因有保護色而不易被發覺。常站高土崗或沙丘上鳴囀不休,鳴聲尖細而優美。叫聲帶顫音,比雲雀柔弱尖細,兼有百靈的部份套口和雲雀的甜美連綿。

平時在地上尋食昆蟲和種子。主要以草籽、嫩芽等為食,也捕食昆蟲,如蚱蜢、蝗蟲等。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紅頂短趾百靈

它們的上體棕色滿布深褐色斑紋。下體自喉部青白色,胸部縱紋較淺散佈較開,脅部有紅棕色羽毛。頭冠紅棕色,白眼眉,黑眼紋,嘴較粗短,鼻孔上有懸羽掩蓋。翅膀稍尖長,尾較翅為短,跗蹠後緣較鈍,具有盾狀鱗,後爪長而直。

分佈於非洲中南部地區(包括阿拉伯半島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迴歸線)

以南的整個非洲大陸。)

雄鳥求偶時在空中鳴唱或在高空拍動翅膀。營巢在地面土坎上或灌木叢中。被安排在最熱的

區域。巢呈淺杯形,用雜草構成,其上有垂草掩蔽,免受風和太陽的傷害。5~7月間產卵。每次產3~5枚,卵白色或近黃,表面光滑而具褐色細斑,大小約為23×18毫米。兩性輪流孵化12天雛鳥破殼而出。剛出殼的雛鳥赤身裸體,只在一些部位長有絨羽,7天后才睜開雙眼。這期間由雙親共同哺育,主要是餵食昆蟲的幼蟲。並且在14或15天以後飛行。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杜氏百靈

杜氏百靈是一種小型鳴禽。身長17-18cm。上體和雙翼棕色,滿布深褐色縱紋。下體白色,前胸有深色斑紋,白眼眉,白脖頸,長脖子,長腿。它們的嘴黃色,粗壯較彎曲。[3]鼻孔上有懸羽掩蓋。翅膀稍尖長,尾較翅為短,跗蹠後緣較鈍,具有盾狀鱗,後爪長而直。

葡萄牙、摩洛哥、阿爾及利亞、突尼斯、利比亞和埃及.

.雄鳥求偶時在空中鳴唱或在高空拍動翅膀。營巢在地面土坎上或灌木叢中。被安排在最熱的區域。

巢呈淺杯形,用雜草構成,其上有垂草掩蔽,免受風和太陽的傷害。5~7月間產卵。每次產3-4枚,大小約為23×18毫米。兩性輪流孵化12天雛鳥破殼而出。剛出殼的雛鳥赤身裸體,只在一些部位長有絨羽,7天后才睜開雙眼。這期間由雙親共同哺育,主要是餵食昆蟲的幼蟲。並且在14或15天以後飛行。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黃褐歌百靈

黃褐歌百靈是小型鳴禽。長度14-16 cm。這種小百靈鳥卻有相對大的雙翼和較長的尾巴。胸部有淺色斑紋、白腹,略灰白的眼眉。上體顏色變化小。[1]嘴較尖細而呈圓錐狀,鼻孔上有懸羽掩蓋。翅膀稍尖長,尾較翅為短,跗蹠後緣較鈍,具有盾狀鱗,後爪長而直。

分佈於安哥拉、贊比亞東南、納米比亞、博茨瓦納、津巴布韋、南莫桑比克和南非北部。

巢築在地面凹處或草叢中、由雜草草葉和細蒿稈等構成,表面多有雜草掩蔽。巢呈杯狀。5—6月間產卵,

每窩產卵4枚。卵表面光滑具褐色細斑。卵白色或近黃,表面光滑而具褐色細斑,大小約為23毫米×18毫米。大約經過12天孵化,雛鳥破殼而出。剛出殼的雛鳥赤身裸體,只在一些部位長有絨羽,7天后才睜開雙眼。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棕短趾百靈

生活於相對乾燥的草原、牧場、堤防、荒地和飛機場等空曠地區。常於地面行走或振翼作柔弱的波狀飛行。於地面,或於飛行時,或在空中振翼同時緩慢垂直下降時鳴唱。高飛時直衝入雲,在地面亦善奔走,受驚擾時常藏匿不動,因有保護色而不易被發覺。常站高土崗或沙丘上鳴囀不休,鳴聲尖細而優美。

平時在地上尋食昆蟲和種子。主要以草籽、嫩芽等為食,也捕食昆蟲,如蚱蜢、蝗蟲等。

分佈於非洲中南部地區(包括埃塞俄比亞,肯尼亞,索馬里和坦桑尼亞。

雄鳥求偶時在空中鳴唱或在高空拍動翅膀。營巢在地面土坎上或灌木叢中。被安排在最熱的區域。巢呈淺杯形,用雜草構成,其上有垂草掩蔽,免受風和太陽的傷害。5~7月間產卵。每次產3~5枚,卵白色或近黃,表面光滑而具褐色細斑,大小約為23×18毫米。兩性輪流孵化12天雛鳥破殼而出。剛出殼的雛鳥赤身裸體,只在一些部位長有絨羽,7天后才睜開雙眼。這期間由雙親共同哺育,主要是餵食昆蟲的幼蟲。並且在14或15天以後飛行。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索馬里歌百靈

分佈於非洲東部地區包括索馬里、埃塞俄比亞。

生活於乾燥的草地及灌木覆蓋的平原和矮山。單獨或為分散群。常於地面行走或振翼作柔弱的波狀飛行。於地面,或於飛行時,或在空中振翼同時緩慢垂直下降時鳴唱。高飛時直衝入雲,在地面亦善奔走,受驚擾時常藏匿不動,因有保護色而不易被發覺。常站高土崗或沙丘上鳴囀不休,鳴聲尖細而優美。

集群在地上尋食昆蟲和種子。主要以草籽、嫩芽等為食,也捕食少量昆蟲,如蚱蜢、蝗蟲等。

雄鳥求偶時在空中鳴唱或在高空拍動翅膀。巢築在地面凹處或草叢中、由雜草草葉和細蒿稈等構成,表面多有雜草掩蔽。巢呈杯狀。5—6月間產卵,每窩產卵大多為2-5枚。卵近黃白色,表面光滑而具褐色細斑,大小約為23毫米×18毫米。大約經過15天孵化,雛鳥破殼而出。剛出殼的雛鳥赤身裸體,只在一些部位長有絨羽,7天后才睜開雙眼。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西達莫歌百靈

西達莫歌百靈是生活在埃賽俄比亞的一種罕見的小型鳴禽。它們象百靈類的許多鳥類一樣,這種的小鳥有棕色,隱秘的全身羽毛。它上體的羽毛是褐色,其中每一片羽毛都稍帶黑色的中心和奶油到白色的羽緣,造成無數斑點出現。有一個棕色的短小而羽毛稀薄的尾巴,腹部是白色並有光澤。它有一個相對身體的大頭和細長的脖子,頭冠下正中是淺黃色的眉紋。鳥喙是淡黃色,腿由淡褐色到粉紅。雌雄極為相象。[1]嘴較尖細而呈圓錐狀,稍彎曲。鼻孔上有懸羽掩蓋。翅膀稍尖長,尾較翅為短,跗蹠後緣較鈍,具有盾狀鱗,後爪長而直。

僅分佈於埃塞俄比亞西達摩省

雄鳥求偶時在空中鳴唱或在高空拍動翅膀。巢築在地面凹處或草叢中、由雜草草葉和細蒿稈等構成,表面多有雜草掩蔽。巢呈杯狀。5—6月間產卵,每窩產卵大多為2-5枚。卵表面光滑具褐色細斑。卵白色或近黃,表面光滑而具褐色細斑,大小約為23毫米×18毫米。大約經過15天孵化,雛鳥破殼而出。剛出殼的雛鳥赤身裸體,只在一些部位長有絨羽,7天后才睜開雙眼。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半頸環歌百靈

半頸環歌百靈是小型鳴禽。長度16-20 cm,體重30-48 g。上體紅棕色有黑褐色條紋。乳脂色的寬眼眉、面頰上有斑點,耳朵掩蔽羽發白。 尾巴和飛羽有略淺的黑褐色。發白的喉頭,胸部具有光澤的淺黃色和淡紅褐色斑紋。淺灰褐色的眼睛,嘴淺灰色,較尖細而長,稍彎曲。鼻孔上有懸羽掩蓋。翅膀稍尖長,尾較翅為短,跗蹠後緣較鈍,具有盾狀鱗,後爪長而直。

分佈於東南非、萊索托和西斯威士蘭的Grasslands。

雄鳥求偶時在空中鳴唱或在高空拍動翅膀。巢築在地面凹處或草叢中、由雜草草葉和細蒿稈等構成,表面多有雜草掩蔽。巢呈杯狀。5—6月間產卵,每窩產卵大多為2-5枚。卵表面光滑具褐色細斑。卵白色或近黃,表面光滑而具褐色細斑,大小約為23毫米×18毫米。大約經過15天孵化,雛鳥破殼而出。剛出殼的雛鳥赤身裸體,只在一些部位長有絨羽,7天后才睜開雙眼。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厚嘴百靈

分佈於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包括整個歐洲、北迴歸線以北的非洲地區、

阿拉伯半島以及喜馬拉雅山-橫斷山脈-岷山-秦嶺-淮河以北的亞洲地區。),非洲中南部地區(包括阿拉伯半島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迴歸線)以南的整個非洲大陸。

生活於乾燥的乾旱臺地及高原草地,半沙漠或有稀疏植被的沙漠區域,開闊的矮草地。單獨或為分散群。常於地面行走或振翼作柔弱的波狀飛行。於地面,或於飛行時,或在空中振翼同時緩慢垂直下降時鳴唱。高飛時直衝入雲,在地面亦善奔走,受驚擾時常藏匿不動,因有保護色而不易被發覺。常站高土崗或沙丘上鳴囀不休,鳴聲尖細而優美。

平時在地上尋食昆蟲和種子。主要以草籽、嫩芽等為食,也捕食昆蟲,如蚱蜢、蝗蟲等。

雄鳥求偶時在空中鳴唱或在高空拍動翅膀。巢築在地面凹處或草叢中,建造好的鳥巢形同杯狀,一般安置在沙質地形上。巢的外緣由小卵石或沙子等圍攏加固,裡面由雜草草葉和細蒿稈等構成。每次產2-3枚卵,卵近黃白色,表面光滑而具褐色細斑,大小約為23毫米×18毫米。兩性輪流孵化11–12天雛鳥破殼而出。剛出殼的雛鳥赤身裸體,只在一些部位長有絨羽,7天后才睜開雙眼。這期間由雙親共同哺育,主要是餵食昆蟲的幼蟲。幼鳥在8天以後離巢,並且在14或15天以後飛行。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吉勒氏歌百靈

吉勒氏歌百靈是一種小型鳴禽。它們的頭上有深褐色條紋狀頂冠,上體佈滿褐色斑紋,胸、腹部淺黃色,有較寬的灰白色眼眉,喙基到眼角處有桔紅色羽斑。嘴較尖細而呈圓錐狀。鼻孔上有懸羽掩蓋。翅膀稍尖長,尾較翅為短,跗蹠後緣較鈍,具有盾狀鱗,後爪長而直。

分佈於非洲中南部地區(埃塞俄比亞、索馬里和肯尼亞。

生活於乾燥的草地及灌木覆蓋的平原和矮山。單獨或為分散群。常於地面行走或振翼作柔弱的波狀飛行。於地面,或於飛行時,或在空中振翼同時緩慢垂直下降時鳴唱。棲息於廣闊草原上,高飛時直衝入雲,在地面亦善奔走,受驚擾時常藏匿不動,因有保護色而不易被發覺。秋冬季常結集大群活動。常站高土崗或沙丘上鳴囀不休,鳴聲尖細而優美。

集群在地上尋食昆蟲和種子。主要以草籽、嫩芽等為食,也捕食少量昆蟲,如蚱蜢、蝗蟲等。

雄鳥求偶時在空中鳴唱或在高空拍動翅膀。巢築在地面凹處或草叢中、由雜草草葉和細蒿稈等構成,表面多有雜草掩蔽。巢呈杯狀。5—6月間產卵,每窩產卵大多為2-5枚。卵表面光滑具褐色細斑。大小約為23毫米×18毫米。大約經過15天孵化,雛鳥破殼而出。剛出殼的雛鳥赤身裸體,只在一些部位長有絨羽,7天后才睜開雙眼。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鏽色歌百靈

鏽色歌百靈是小型鳴禽。它們的上體和翅膀是鐵鏽紅色,上面有黑色斑紋和金色羽緣。下體黃白色。白眉,有黑眼紋。嘴較尖細而呈圓錐狀。鼻孔上有懸羽掩蓋。翅膀稍尖長,尾較翅為短,跗蹠後緣較鈍,具有盾狀鱗,後爪長而直。

分佈於非洲中南部地區(乍得、馬裡、尼日爾、蘇丹和多哥的乾燥大草原。

生活於乾燥的草地,常於地面行走或振翼作柔弱的波狀飛行。於地面,或於飛行時,或在空中振翼同時緩慢垂直下降時鳴唱。高飛時直衝入雲,在地面亦善奔走,受驚擾時常藏匿不動,因有保護色而不易被發覺。常站高土崗或沙丘上鳴囀不休,鳴聲尖細而優美。集群在地上尋食昆蟲和種子。主要以草籽、嫩芽等為食,也捕食少量昆蟲,如蚱蜢、蝗蟲等。

雄鳥求偶時在空中鳴唱或在高空拍動翅膀。巢築在地面凹處或草叢中、由雜草草葉和細蒿稈等構成,表面多有雜草掩蔽。巢呈杯狀。5—6月間產卵,每窩產卵大多為2-5枚。卵近黃白色,表面光滑而具褐色細斑,大小約為23毫米×18毫米。大約經過15天孵化,雛鳥破殼而出。剛出殼的雛鳥赤身裸體,只在一些部位長有絨羽,7天后才睜開雙眼。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慄頭雀百靈

一種雌雄異型的小型鳴禽。這是一種非常特別的麻斑百靈。成年雄鳥在它的黑冠下有一塊純淨的白斑(這塊斑的大小在不同個體之間有差別)。上體和雙翼佈滿褐色的斑紋,白腹。它們的嘴較粗壯而呈圓錐狀。鼻孔上有懸羽掩蓋。翅膀稍尖長,尾較翅為短,跗蹠後緣較鈍,具有盾狀鱗,後爪長而直。

分佈於非洲中南部地區(包括蘇丹、肯尼亞、埃塞俄比亞、索馬里。

生活於乾燥的大草原,半沙漠或有稀疏植被的沙漠區域。喜歡在平原地帶的水坑邊嬉戲。常於地面行走或振翼作柔弱的波狀飛行。於地面,或於飛行時,或在空中振翼同時緩慢垂直下降時鳴唱。高飛時直衝入雲,在地面亦善奔走,受驚擾時常藏匿不動,因有保護色而不易被發覺。常站高土崗或沙丘上鳴囀不休,鳴聲尖細而優美。

平時在地上尋食昆蟲和種子。主要以草籽、嫩芽等為食,也捕食昆蟲,如蚱蜢、蝗蟲等。

雄鳥求偶時在空中鳴唱或在高空拍動翅膀。雌鳥選擇一個由雄鳥建造好的杯形的鳥巢,巢一般安置在鬆軟的沙質地形上。巢的外緣由小卵石或沙子等圍攏加固,裡面由雜草草葉和細蒿稈等構成。每次產2-3枚卵,卵近黃白色,表面光滑而具褐色細斑,大小約為23毫米×18毫米。兩性輪流孵化11–12天雛鳥破殼而出。剛出殼的雛鳥赤身裸體,只在一些部位長有絨羽,7天后才睜開雙眼。這期間大約25%時間由雙親共同哺育,主要是餵食昆蟲的幼蟲。幼鳥在8天以後離巢,並且在14或15天以後飛行。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印度歌百靈

印度歌百靈是一種小型鳴禽。上體和頂冠具有深色的斑紋。胸部和腹部灰白色。白色的耳羽,白眼眉。多數雙翼的覆羽和中央尾羽有較深的中心和淺白色的羽緣。長尾巴、更短的腿。它們的頭上有漂亮的具羽冠,嘴較短而呈圓錐狀。鼻孔上有懸羽掩蓋。翅膀稍尖長,尾較翅為短,跗蹠後緣較鈍,具有盾狀鱗,後爪長而直。分佈於印度次大陸及中國的西南地區。生活於乾燥的草地及灌木覆蓋的平原和矮山。單獨或為分散群。主要以草籽、嫩芽等為食,也捕食少量昆蟲,如蚱蜢、蝗蟲等。5—6月間產卵,每窩產卵大多為2-5枚。大約經過15天孵化。

分佈於印度次大陸及中國的西南地區 (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錫金、尼泊爾、巴基斯擔、斯里蘭卡、馬爾代夫以及中國西藏的東南部地區等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圖氏沙百靈

圖氏沙百靈是一種小型鳴禽,身長14-15cm。體羽淺沙褐色,上體有黑暗斑紋,下體白色。胸前有深斑紋,白眼眉,黑眼紋。尾羽黑色,中央羽毛鐵鏽褐色。淡粉紅或黃色鳥喙。它們的嘴較粗短。鼻孔上有懸羽掩蓋。翅膀稍尖長,尾較翅為短,跗蹠後緣較鈍,具有盾狀鱗,後爪長而直。

分佈於馬裡、尼日爾、乍得、蘇丹、沙特阿拉伯和阿曼

活於草原和半乾旱沙漠地區。常於地面行走或振翼作柔弱的波狀飛行。於地面,或於飛行時,或在空中振翼同時緩慢垂直下降時鳴唱。高飛時直衝入雲,在地面亦善奔走,受驚擾時常藏匿不動,因有保護色而不易被發覺。常站高土崗或沙丘上鳴囀不休,鳴聲尖細而優美。叫聲帶顫音,比雲雀柔弱尖細,兼有百靈的部份套口和雲雀的甜美連綿。

平時在地上尋食昆蟲和種子。主要以草籽、嫩芽等為食,也捕食昆蟲,如蚱蜢、蝗蟲等。

營巢在地面土坎上或灌木叢中。被安排在最熱的區域。巢呈淺杯形,用雜草構成,其上有垂草掩蔽,免受風和太陽的傷害。5~7月間產卵。每次產每次生2-3枚黑色、白色和淡紫色斑點花蛋,大小約為23×18毫米。兩性輪流孵化13-16天雛鳥破殼而出。剛出殼的雛鳥赤身裸體,只在一些部位長有絨羽,7天后才睜開雙眼。這期間由雙親共同哺育,主要是餵食昆蟲的幼蟲。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斯克氏百靈

斯克氏沙百靈是一種小型鳴禽。有一個隆起的鳥喙。在眼睛之下有白色淺紋,下體淡黃色的腹部和黑暗的‘淚珠’紋是斯克氏沙百靈特有的標記。它們的嘴較粗短。鼻孔上有懸羽掩蓋。翅膀稍尖長,尾較翅為短,跗蹠後緣較鈍,具有盾狀鱗,後爪長而直。

分佈於納米比亞南部和南非西北部的非洲乾旱臺地高原。

生活於草原、牧場等空曠地區。常於地面行走或振翼作柔弱的波狀飛行。於地面,或於飛行時,或在空中振翼同時緩慢垂直下降時鳴唱。高飛時直衝入雲,在地面亦善奔走,受驚擾時常藏匿不動,因有保護色而不易被發覺。常站高土崗或沙丘上鳴囀不休,鳴聲尖細而優美。叫聲帶顫音,比雲雀柔弱尖細,兼有百靈的部份套口和雲雀的甜美連綿。

平時在地上尋食昆蟲和種子。主要以草籽、嫩芽等為食,也捕食昆蟲,如蚱蜢、蝗蟲等。

雄鳥求偶時在空中鳴唱或在高空拍動翅膀。營巢在地面土坎上或灌木叢中。被安排在最熱的區域。巢呈淺杯形,用雜草構成,其上有垂草掩蔽,免受風和太陽的傷害。5~7月間產卵。每次產每次生2-6枚花蛋,大小約為23×18毫米。兩性輪流孵化12天雛鳥破殼而出。剛出殼的雛鳥赤身裸體,只在一些部位長有絨羽,7天后才睜開雙眼。這期間由雙親共同哺育,主要是餵食昆蟲的幼蟲。並且在14或15天以後飛行。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恆河百靈

是一種典型的乾燥草原鳥,小型鳴禽。身長13cm。上體灰沙色,有黑褐色條紋。腹部白色,有稀稀落落和隱隱綽綽的暗斑紋。面頰白色。具稍短的黑白尾巴。嘴較粗短,鼻孔上有懸羽掩蓋。翅膀稍尖長,尾較翅為短,跗蹠後緣較鈍,具有盾狀鱗,後爪長而直。

佈於印度次大陸及中國的西南地區(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錫金、

尼泊爾、巴基斯擔、斯里蘭卡、馬爾代夫以及中國西藏的東南部地區等。),中南半島和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包括緬甸、越南、老撾、柬埔寨、泰國以及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香港、海南島。

生活於相對乾燥的草原、牧場、堤防、荒地和飛機場等空曠地區。常於地面行走或振翼作柔弱的波狀飛行。於地面,或於飛行時,或在空中振翼同時緩慢垂直下降時鳴唱。高飛時直衝入雲,在地面亦善奔走,受驚擾時常藏匿不動,因有保護色而不易被發覺。常站高土崗或沙丘上鳴囀不休,鳴聲尖細而優美。

平時在地上尋食昆蟲和種子。主要以草籽、嫩芽等為食,也捕食昆蟲,如蚱蜢、蝗蟲等。

雄鳥求偶時在空中鳴唱或在高空拍動翅膀。營巢在地面土坎上或灌木叢中。

被安排在最熱的區域。巢呈淺杯形,用雜草構成,其上有垂草掩蔽,免受風和太陽的傷害。5~7月間產卵。每次產3~5枚,卵白色或近黃,表面光滑而具褐色細斑,大小約為23×18毫米。兩性輪流孵化12天雛鳥破殼而出。剛出殼的雛鳥赤身裸體,只在一些部位長有絨羽,7天后才睜開雙眼。這期間由雙親共同哺育,主要是餵食昆蟲的幼蟲。並且在14或15天以後飛行。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短爪歌百靈

分佈於非洲中南部地區(包括阿拉伯半島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迴歸線)以南的整個非洲大陸,主要是南非和博茨瓦納。

生活於乾燥的草地及灌木覆蓋的平原和矮山。單獨或為分散群。常於地面行走或振翼作柔弱的波狀飛行。於地面,或於飛行時,或在空中振翼同時緩慢垂直下降時鳴唱。棲息於廣闊草原上,高飛時直衝入雲,在地面亦善奔走,受驚擾時常藏匿不動,因有保護色而不易被發覺。秋冬季常結集大群活動。常站高土崗或沙丘上鳴囀不休,鳴聲尖細而優美。

集群在地上尋食昆蟲和種子。包括蝴蝶、蜂、黃蜂、蝗蟲、螞蟻和白蟻等。

雄鳥求偶時在空中鳴唱或在高空拍動翅膀。巢築在地面凹處或草叢中、由雜草草葉和細蒿稈等構成,表面多有雜草掩蔽。巢呈杯狀。5—6月間產卵,每窩產2-3枚紅皮卵,[2]表面光滑而具褐色細斑,大小約為23毫米×18毫米。大約經過15天孵化,雛鳥破殼而出。剛出殼的雛鳥赤身裸體,只在一些部位長有絨羽,7天后才睜開雙眼。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阿氏歌百靈

阿氏歌百靈是一種小型鳴禽。身長14 cm。它們的頭上有漂亮的輕羽冠。上體灰棕色,具漸淡的覆羽與褐色條紋的胸腹部。淺黃色的眉紋。[1]嘴較尖細而呈圓錐狀而稍彎曲。鼻孔上有懸羽掩蓋。翅膀稍尖長,尾較翅為短,跗蹠後緣較鈍,具有盾狀鱗,後爪長而直。

分佈於東非洲:沿海岸線至索馬里南部

生活於乾燥的草地及灌木覆蓋的平原和矮山。單獨或為分散群。常於地面行走或振翼作柔弱的波狀飛行。於地面,或於飛行時,或在空中振翼同時緩慢垂直下降時鳴唱。棲息於廣闊草原上,高飛時直衝入雲,在地面亦善奔走,受驚擾時常藏匿不動,因有保護色而不易被發覺。秋冬季常結集大群活動。常站高土崗或沙丘上鳴囀不休,鳴聲尖細而優美。

集群在地上尋食昆蟲和種子。主要以草籽、嫩芽等為食,也捕食少量昆蟲,如蚱蜢、蝗蟲等。

雄鳥求偶時在空中鳴唱或在高空拍動翅膀。巢築在地面凹處或草叢中、由雜草草葉和細蒿稈等構成,表面多有雜草掩蔽。巢呈杯狀。5—6月間產卵,每窩產卵大多為2-5枚。卵表面光滑具褐色細斑。卵白色或近黃,表面光滑而具褐色細斑,大小約為23毫米×18毫米。大約經過15天孵化,雛鳥破殼而出。剛出殼的雛鳥赤身裸體,只在一些部位長有絨羽,7天后才睜開雙眼。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格氏漠百靈

格氏漠百靈是一種小型鳴禽。它們的身體具有沙漠擬態。上體和翅膀沙黃色,佈滿深棕色斑紋。自臉頰以下到胸腹部淺灰白色。嘴鐵灰色較粗壯而呈圓錐狀。鼻孔上有懸羽掩蓋。翅膀稍尖長,尾較翅為短,跗蹠後緣較鈍,具有盾狀鱗,後爪長而直。

分佈於非洲中南部地區(包括阿拉伯半島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迴歸線)以南的整個非洲大陸。

生活於乾燥的大草原,半沙漠或有稀疏植被的沙漠區域。常於地面行走或振翼作柔弱的波狀飛行。於地面,或於飛行時,或在空中振翼同時緩慢垂直下降時鳴唱。高飛時直衝入雲,在地面亦善奔走,受驚擾時常藏匿不動,因有保護色而不易被發覺。常站高土崗或沙丘上鳴囀不休,鳴聲尖細而優美。

平時在地上尋食昆蟲和種子。主要以草籽、嫩芽等為食,也捕食昆蟲,如蚱蜢、蝗蟲等。

雄鳥求偶時在空中鳴唱或在高空拍動翅膀。雌鳥選擇一個由雄鳥建造好的杯形的鳥巢,巢一般安置在鬆軟的沙質地形上。巢的外緣由小卵石或沙子等圍攏加固,裡面由雜草草葉和細蒿稈等構成。每次產2-3枚卵,卵近黃白色,表面光滑而具褐色細斑,大小約為23毫米×18毫米。兩性輪流孵化11–12天雛鳥破殼而出。剛出殼的雛鳥赤身裸體,只在一些部位長有絨羽,7天后才睜開雙眼。這期間由雙親共同哺育,主要是餵食昆蟲的幼蟲。幼鳥在8天以後離巢,並且在14或15天以後飛行。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威氏歌百靈

僅分佈於非洲肯尼亞

生活於乾燥的草地及灌木覆蓋的平原和矮山。常於地面行走或振翼作柔弱的波狀飛行。於地面,或於飛行時,或在空中振翼同時緩慢垂直下降時鳴唱。高飛時直衝入雲,在地面亦善奔走,受驚擾時常藏匿不動,因有保護色而不易被發覺。常站高土崗或沙丘上鳴囀不休,鳴聲尖細而優美。

集群在地上尋食昆蟲和種子。主要以草籽、嫩芽等為食,也捕食少量昆蟲,如蚱蜢、蝗蟲等。

雄鳥求偶時在空中鳴唱或在高空拍動翅膀。巢築在地面凹處或草叢中、由雜草草葉和細蒿稈等構成,表面多有雜草掩蔽。巢呈杯狀。5—6月間產卵,每窩產卵大多為2-5枚。卵近黃白色,表面光滑而具褐色細斑,大小約為23毫米×18毫米。大約經過15天孵化,雛鳥破殼而出。剛出殼的雛鳥赤身裸體,只在一些部位長有絨羽,7天后才睜開雙眼。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薩博塔歌百靈

薩博塔歌百靈是一種小型鳴禽。長度14-15 cm。 全身羽毛的顏色在不同地域有一些變化,但是通常有鮮明的白色眼眉。薩博塔歌百靈的上體和前胸是淡黃褐色,上面有清晰的黑褐色斑紋。枕部的紅褐色比一般的百靈更大,一張更長的鳥喙、有頂冠,在翼角處有淺紅色斑紋。嘴較尖細而呈圓錐狀。鼻孔上有懸羽掩蓋。翅膀稍尖長,尾較翅為短,跗蹠後緣較鈍,具有盾狀鱗,後爪長而直。

分佈於非洲的安哥拉、博茨瓦納、莫桑比克、納米比亞、南非、斯威士蘭和津巴布韋。

生活於乾燥的草地及灌木覆蓋的平原。常於地面行走或振翼作柔弱的波狀飛行。於地面,或於飛行時,或在空中振翼同時緩慢垂直下降時鳴唱。高飛時直衝入雲,在地面亦善奔走,受驚擾時常藏匿不動,因有保護色而不易被發覺。常站高土崗或沙丘上鳴囀不休,在空中顯示,歌曲複雜和易變,包括旋律美妙的口哨、顫音和嗡嗡叫的聲音,善於模仿其他種類聲音或各種各樣的電話。

集群在地上尋食昆蟲和種子。主要以草籽、嫩芽等為食,也捕食少量昆蟲,如蚱蜢、蝗蟲等。

雄鳥求偶時在空中鳴唱或在高空拍動翅膀。巢築在地面凹處或草叢中、由雜草草葉和細蒿稈等構成,

表面多有雜草掩蔽。巢呈杯狀。5—6月間產卵,每窩產卵大多為2-5枚。卵近黃白色,表面光滑而具褐色細斑,大小約為23毫米×18毫米。大約經過15天孵化,雛鳥破殼而出。剛出殼的雛鳥赤身裸體,只在一些部位長有絨羽,7天后才睜開雙眼。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百靈類各種鳥的圖片及簡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