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過冬祕籍:做好差異化,開山立派成黑馬

GP過冬秘籍:做好差異化,開山立派成黑馬

二餅,某機構募資狗。工作經驗頗為曲折,長相頗為對不起觀眾,故而以筆名面向世人。

曾任某上市公司銷售、某房地產公司總裁助理及投資機構募投小能手等職位,已投案例包括通聯支付、INOVIT、升達林業(債)等項目,已募集某大型項目專項基金、成功申請多數財政、國有資本(無返投)等資金,對於募資擁有淺薄的見解,是個善思考、好筆墨的城鎮小青年。

二餅 | 作者

前 言

夏日的帝都變幻莫測,可能因為是皇城腳下的原因,總是忽而陣雨忽而暴曬。二餅有模有樣的端坐在朝陽的某辦公區內,各路資本大咖齊聚一堂,排在前面的同仁已經在邊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有些時候了。

二餅君個閒不住的人,他默默的伸出小腦袋,窺視著同仁那”優雅“的SHOW。“我們專注在XX行業”、“我們對XX/XXX有著深入的洞解”、“我們一直FOCUS在新經濟領域,巴拉巴拉”,每個表演者都對未來信心滿滿,就貌似砸幾個億就能將某行業或者某隊形完全掌握在手中。

二餅也是個會逼叨的人,號稱出門前已經準備好100個問題坐等各路大佬嚴刑拷打,但此刻,二餅有點心虛了,大壯的“我們不一樣”顯然不是特別尊重事實,二餅真真切切的感覺就是“有啥不一樣”。至少在當時,此時此刻此景,還是想唱首“有啥不一樣”。

也許是二餅世面見得太少,但幾次在北上深的輾轉皆有如此的味道,二餅不禁思考,一群智商都高的嚇人的人(二餅除外),一群應該五顏六色的人,為什麼發出的光芒卻相差無幾,優秀的機構尚且如此,是不是代表行業的同質化的確已經相當嚴重?這,或許是個好問題。

GP難,難於上青天

2018年,人們突然開始關心起私募投資機構,本應該是“私募”,卻慢慢的從少數人的遊戲變成了多數人的遊戲。

對於圈內人士來說,大家開始操心起是不是需要一個專業的IR、投資界的馬太效應會不會席捲而來、退出堰塞湖會不會讓標的估值被迫著陸等,一時之間,GP成了投資狗們自嘲與苦中作樂的對象,以往鄙視互聯網燒錢的輿論正在銷聲匿跡,而同情GP的各路人馬卻是穩步上升。

20世紀末,改革開放催生了第一波富裕人群,而一群具備海外背景的GP在中國悄然設立,如大名鼎鼎的IDG,滿打滿算,GP已然走過了20年的歷程。20年,對於一個人來說或許是漫長的,但對於一個行業來說,只不過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

外資基金在互聯網及投資的上半場中,明顯大大領先於內資基金,而自2007年同洲電子上市以來,內資基金才正真開啟了股權分置改革後的第一波致富之路,自此,內資基金的光輝歷史才漸漸拉開帷幕。

外資基金的打法更看重未來,更看重DCF(現金流折現),其資金屬性決定了其可以尋找未來世界的“獨角獸”,內資基金的打法更看重當下,更看重PE,其資金屬性決定了其最佳打法是尋找細分行業的“龍頭”。

當然兩者之間也有犬牙交錯的地方,例如內地創投之神達晨,真正的把“創投”基因植入了本應該是“PE”基金的血液中,其十幾年的征戰不乏尚品宅配這種性感的投資標的。

而在內資不斷擴大規模的時候,外資基金的本土化也悄然在內地生根發芽,GGV、經緯等知名機構早就募集好了資金,準備好了子彈,寒冬來時即為戰場。

在頭部的戰爭打響的時候,私募行業的整體規模已不知不覺逼近十萬億,投資人比創業者多已經不是夢,面對如此激烈的市場競爭,GP的難開始一波又一波接踵而至,許許多多有了一期基金沒有二期基金的GP,已經感受到了寒冬。或許2002年的第一場雪,也不及這一場金融寒冬來的嚴酷冷峻。

而新形勢下,各路人馬各顯神通,告別過去純粹套利的時代,稜角分明的流派慢慢登上了歷史舞臺。

有什麼槍就打什麼子彈

理論上來說,基金規模和收益往往是成反相關的。如果將這個結論放大到兩個極端,即公募基金和小私募的比對,更是如此,如果說險峰長青的IRR超過35%,大家不會覺得驚訝,如果說易方達的IRR超過20%,就著實令人驚歎了。

根據私募基金業協會所提供的數據,截止至2018年7月,2萬多傢俬募基金管理人(3種牌照)中,管理規模超過100億的達233家,佔整個12萬億規模的比重超過70%,可謂頭部效應明顯。

在整個規模的累積過程中,有時代貨幣充足的因素,有一二級差價存在的因素,有新三板重磅推出的因素,當“薅羊毛”已然接近底部,子彈有限的情況下,打得精準,打得具備差異化的傳播性,顯然非常重要。

在這個GP特點乏善可陳的時代,我們不妨拉幾家GP來做個小型的“路演”,扒一扒他們特有的戰術和戰略。


GP過冬秘籍:做好差異化,開山立派成黑馬


2018.5.13募集完成人民幣15億基金

近期投資項目(5月份以後):你我您社區購、考拉閱讀、找油網、享物說、易馬達科技、作業幫、橙子自動化、KEEP等項目,投資幣種既有美金(原美元基金投資)也有人民幣,涉及行業仍然是GGV擅長的電子商務、移動互聯網、文化娛樂、教育等“新經濟”,具備全球視野的GGV依然穩健有序的做著諸如GGVVOICE這樣的內容傳播,同時瞄準可能改變世界的“獨角獸”的賽道,從GGV的具體打法中,我們可以猜測它有諸如以下的幾個邏輯(舉例)。

邏輯一:重倉一線城市

以上的標的中,基本在一線城市出現,無論從人才、資源、視野、消費力、創新力等多個維度來說,一線城市一如既往的是中國新經濟發展的源泉。GGV重倉一線城市,既可以縮小項目的搜索圈,也相對容易讓PORFOLIO在某些層次(如流量)上實現聯動,同時在投後上也更加集中,是個不錯的策略。

邏輯二:單個痛點延伸的龐大市場

無論作業幫、享物說還是KEEP,都是圍繞著幫助提升傳統中國思維中因為侷限所造成的效率或成功率低下的問題,面對人性也好,文化傳統也罷,通過尋找可以迅速切入並擴大用戶量及市佔率的市場,GGV會堅定的出手,甚至通過團隊的深入跟蹤及更為前瞻的判斷,對已投企業進行後續的跟進投資,這點有點像巴菲特買可口可樂一樣,顯然,GGV深刻的相信,持續持有或投入一個好企業的成本遠比重新選擇一個好企業的成本要低。

邏輯三:利用信息技術改造中國傳統行業的效率和成本

無論金融、農業、物流、能源、生鮮、小B企業,這些一直是GGV極力挖掘的可能通過移動互聯網、AI、雲計算甚至區塊鏈來改變的行業,尋找更“輕”的平臺,更快的交易(而不是最近剛上的那個找X網),更低的成本,更短的鏈條,這些都是在這些傳統行業中可能會爆發的點。二餅個人認為,隨著中國路權經濟逐漸替代海權經濟,打破曾經的各種信息及渠道的不對稱性,縮短交易成本,提升交易效率,必將為傳統產業帶來更多的價值提升。

GP過冬秘籍:做好差異化,開山立派成黑馬


近期募資:未知

投資線條:主流戰略新型產業,覆蓋行業眾多,確擁有神一般的退出率。達晨不僅僅是一家投資做的好的機構而已,而且是一家管理做的好的機構,高人才門檻,強核心團隊激勵(達晨財智),一家本土的機構,卻能在那麼早的時候舉起“創投”氣質,同時還能比許多優秀的PE更瞭解中國的金融遊戲規則,文能提筆早佈局,武能上馬追後期。團隊配置完美,人數不少卻能高效運營,這或許與他的“創投”基因有關。

從達晨的整個佈局線條中,我們可以看出他有幾個邏輯:

邏輯一:大行業分組,重點賽道加重專業人士

達晨是一個不斷學習,不排斥新興行業的機構。從其投資的標的中,其實可以用五花八門來形容,但在專業性極強的賽道,諸如“醫療健康”,達晨專門設立了相應的組別,並通過更為細分專業的團隊來進行深度的行業排查與研究。而在大TMT行業,也相應的更看重相應人員的主觀能動性,例如識貨、紅芯等項目,通過團隊充分的行業研究,決策層給予經驗支持的方式,來參與到一些更加創新型的投資中。

邏輯二:退出為王

IPO和併購依舊是最重要的退出渠道,而作為深諳金融規則的達晨,在項目投資的時候必然不會忘記退出。內部投資人員除了在行業上應該具備專業性之外,在對國內金融規則的深度理解與參與中,達晨也給了相應的支持。所以除了標的本身,標的是否符合國家戰略、是否有合規性瑕疵、是否有重大財務風險、是否符合近些年監管偏好等,這些都是達晨的常規操作。

GP過冬秘籍:做好差異化,開山立派成黑馬


近期募資:未知

投資線條:國內專業的醫療健康投資機構,由散到收,取捨式的押注醫療健康大賽道,是一傢俱備一定特色並敢於專注的投資機構。觸角遍佈醫健行業的每個地方,投資人員較多,專業性各有高低是大家對高特佳的一般看法。

安諾優達、博雅生物、博奧塞斯、聯影、藝星等,這些都是高特佳的投資案例,在醫療健康賽道,高特佳的確有它的態度,在IVD、高端影像設備、醫療服務等領域,它開拓了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可能略微有點粗獷,但搶佔住這些路口,可能會給未來的十年增添不少的光彩。

從高特佳的幾個佈局中,二餅給出以下幾個邏輯:

邏輯一:重倉核心技術及高成長

對於醫療健康類企業,產品及技術團隊顯得尤為重要,在高特佳投資的下半場,我們明顯看到高成長而不是“穩定性”逐漸被重視,雖然這導致了一定的“泡沫”,但是剛需及人口老齡化等標籤給細分賽道無疑有了很多的加分。而兩票制、一致性評價、新版GMP、醫保的費用緊張等,無疑給這個行業的“集中度”貼上了更多可能性的標籤,分散很難被允許,降低成本,降低國家負擔的公共費用,將消費分層,是一個看上去沒有問題的大導向。

邏輯二:營銷驅動,為被投企業賦能

對於高特佳而言,在醫療健康這個和政策掛鉤很緊密,但也不得不需要“營銷”的行業,顯然對被投企業進行營銷上的賦能能給投後增添更多的光彩。高特佳對被投企業之間的營銷共性、對行業研究的持續性投入等,都使得其通過具體的整合營銷培訓、被投企業資源嫁接、被投企業戰略梳理等實現相應的落地,未來,在營銷賦能上,高特佳的投入將只高不低。

邏輯三:看準PIPE,玩轉收併購

作為博雅的大股東,高特佳深諳資本市場,所以PIPE,對已投企業及相關聯性企業的收併購,應該來說是天時地利人和。一二級市場有它固有的週期,而如何深入的瞭解標的(無論上沒上市),並將其需求通過流動性的轉換最終實現更高的溢價,這是未來真正能帶來利潤的點。

寫完以上,二餅君稍稍喘口氣,GP太多,種類太多,怪只怪二餅能力欠缺,只能想到啥寫啥,無法相應的歸類總結,但二餅認為,以上三家值得探討和借鑑,如果放大來看,可能都可以和宏觀經濟來結合探討,這就是以小見大的奇妙之處。

GP,是情懷也是故事

放在10年前,人們更多看到的是“創業者”的情懷,是縮短了行業週期的互聯網大佬們聲嘶力竭在屏幕上釋放自己荷爾蒙的情懷,而GP要麼神秘,要麼拜金,誰又會給他們貼上情懷的標籤?但在新形勢下,各路GP早就洗心革面,更改了套路,自此,GP行業的PR將會一浪更比一浪高,最終就是千層浪。

作為新時代的GP一員,二餅君也是個有情懷有故事的人,GP見GP總是一種相見恨晚、一見如故的趕腳,久而久之,二餅君也被他們的情懷和故事所感染,現發佈二餅情懷&故事體:

畫面1:


GP過冬秘籍:做好差異化,開山立派成黑馬


畫面2:


GP過冬秘籍:做好差異化,開山立派成黑馬


畫面3:


GP過冬秘籍:做好差異化,開山立派成黑馬


以上這些畫面是二餅君在工作當中切實所見的畫面,這些身懷絕技的GP,各自揹負各自的使命,各自揹負各自的願景,他們跟隨經濟週期跳舞,越是能踩好節奏的壽命越長,在那個GP野蠻生長的年代,募資投資就是一條流水線,甚至募資的瘋狂會漸漸的傳導到投資端。

而在中國GDP的質量和速度在逐年下降的今天,GP逐漸的背上了一份歷史責任,幫助企業找到他們的商業路徑,幫助中國創新與眾不同,幫助中國製造走向中國質造,這些都給GP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PR只是一個環節,核心驅動力才是重中之重。

募資前的自我修養

很明顯,這是個需要錢的季節,資本寒冬變成了GP(本應該叫“金主爸爸”)的寒冬,如果你現在不去募資,說明你OUT了。募資的零零總總大家都各有各的見解,找哪些金主爸爸,和金主爸爸怎麼溝通,是穿西裝去還是穿牛仔褲去,要怎麼把家裡說的好些等等,大家都有那麼一套兩套的,對於二餅來說,最重要的永遠是團隊的投資邏輯(投包含了退),還有,二餅只會去關注那些規模在5億左右的基金,大的咱HOLD不住,也完全是另外一個概念,現在要談的是,你就這麼些糧倉,如何最精準運用的問題。

對於每個GP來說,募資開個口是很容易的,但是劍一旦出鞘就必須是要見血的,圈子就這麼大,外界對你的看法很可能因為你的措辭就已經固定了,故而,當GP們出門與LP溝通的時候,二餅認為,有幾個事兒是必須要提前確認好的。

其一,投資流派。

每家機構都是一個活生生的主體,擁有的團隊背景和歷史沉澱都是不一樣的,理論上來說,大家都應該去從事自己擅長的事兒。想說清楚投資流派這個問題,還是老樣子的解決你是誰?你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等問題。中國是個擁有14億人口的國家,你沒辦法用5個億COVER掉很多細節,所以必須不斷的把圈子縮小,而這個圈子就是你的護城河和核心壁壘。

不管你是針對某個人群,某些區域,某條產業鏈,某些問題,某些金融遊戲規則等等,做出你從過去經驗而帶出來的投資邏輯,再結合自身資源來做出一個關於退出的合理解釋,這就是你能做的,過於誇大的東西是難以掌控的。

其二,儲備好相應的項目。

如果你是超大牌機構,那這條不適合你。如果你還是要去拿5個億,底層資產肯定是很重要的,你說了這麼多,如何很落地的證明我思即我行,儲備項目就是最好的證明。圍繞著這一個個活生生的項目,你要清楚說明投資的前因後果、怎麼跳出項目看行業、從這個小微觀到一個大宏觀等,這可以很好的證明你所講的已經在有序的進行當中了。

其三,打好團隊組合拳。

募資永遠是個集體活動,就像一隻拳頭,你可能出剪刀,也可能出布,但前提你的行為是統一的。這個集體活動並不是說你要所有人馬出動,而是說這些人馬的思想、意識、連接應該是高效、統一的。用老話說叫以經營驅動管理。只有做好了這些,你的IR才會更好的發揮作用,你們對外的語言才是一致的。

結 語

Winter is coming,大家都抓穩了自己的武器,是槍也好是刀子也罷,一定要磨快了朝一個點打。別人的投資策略再好也不是自己的,修煉好自己的武功自立門派才是生存之道。前景好的行業再多大多數GP也不能挨個兒投個遍,做成細分領域的專家才有可能成為黑馬。

說了這麼多其實就是想和並肩同行的GP同行們互相加加油打打氣,道阻且長,但是熬過了冬天,春天也就來了不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