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興平:小時候的中秋節……

今天是中秋節,每年這天總想起小時候過的中秋節。

家在興平:小時候的中秋節……


家在興平:小時候的中秋節……

小時候過中秋節的月餅,都是母親親手烙的,是圓圓的三張大鍋盔(直經有三四十公分,厚度約三公分),它是純小麥面做的,不加別的東西,吃起來有一種麥香味。

家在興平:小時候的中秋節……

中間一般還有父親用桃木雕刻的猴子摘桃圖案模子的印花。

每年八月十五的晚上,如果是晴天有月亮,母親就會在院子的中央擺上個桌子,點上蠟燭和香,在把三個大月餅,及蘋果,棗,梨,柿子,桃,葡萄,花生等,用碗碟盛裝供俸給月亮爺,我們小孩子,就在旁邊等著蠟燭和香燃盡後,分享難得的美食,古語“爺爺嘗氣,孫子嘗味”說的正是光光爺只聞香氣,而孩子們才真正吃味道。那時候感覺那香燒的很慢很慢地,也總是問母親“媽,什麼時候香燒完呢?”“不急,一會就完,等光光爺嘗過,在吃更香”。這樣的場景仍歷歷在目。

家在興平:小時候的中秋節……

如果天氣不好,或下雨,這些供品,會放在廚房案板上供俸。總之每年都不錯過。

現在,吃過各種各樣的月餅很多,但還是很懷念小時候母親做的大月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