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恐怖片還恐怖的戰爭電影《沃倫》殘酷指數是原歷史的十分之一

比恐怖片還恐怖的戰爭電影《沃倫》殘酷指數是原歷史的十分之一

戰爭片看過很多,這麼大尺度還原歷史事件的還是很少的,影片中有很多讓人不適甚至毛骨悚然的鏡頭,本以為可能是導演的誇張的表現手法,瞭解一下才知道這些殘酷的畫面,只是還原了歷史的一小部分,可想而知當時的沃倫大屠殺是怎麼樣的一種殘酷。

比恐怖片還恐怖的戰爭電影《沃倫》殘酷指數是原歷史的十分之一

影片是以一場在沃倫的一個小村莊舉行的婚禮為開始,這時的民族矛盾已然顯現,在整個加利西亞-沃倫地區,佔少數人口的波蘭人佔據著主要的社會財富,他們歧視烏克蘭人,而人口比例佔多的烏克蘭人認為自己受到了壓迫,雖然沒到你死我亡的境地,但也是劍拔弩張。

這場婚禮是女主的姐姐的婚禮,她嫁給了一個波蘭人,女主一家是烏克蘭人,隨後女主索菲婭在父親的強迫下,以十一畝土地、兩頭豬、一頭牛、一匹馬的代價嫁給了波蘭族地主鰥夫,最終沒和烏克蘭族的心上人在一起。

比恐怖片還恐怖的戰爭電影《沃倫》殘酷指數是原歷史的十分之一

到了1939年,波蘭遭俄國和德國瓜分,蘇聯進入村莊開始清洗波蘭人,並且縱容了民族仇殺,女主的丈夫因為是波蘭地主,被抓後流放到了西比利亞,女主的情人為了救她,偷竊伏特加酒被抓遭到了槍殺。

比恐怖片還恐怖的戰爭電影《沃倫》殘酷指數是原歷史的十分之一

又到了1941年德國入侵蘇聯,村莊裡開始進駐了不少德軍,又是一輪清洗,不過這次德軍主要清洗的是此地區的猶太人和蘇聯殘餘勢力,村子裡的人也趁火打劫猶太人,

在德國統治下的沃倫地區,烏克蘭極端民族組織勢力進一步擴大,而有先見之明的波蘭人提醒大家要多加防範,但是大部分波蘭人選擇了沉默,波蘭族在加利西亞-沃倫地區先後被蘇聯人和德國人殺了一輪又一輪,已經很難組織起有效的抵抗力量。這也正如影片開頭,引用的波蘭科學家簡·扎勒斯基所說的話“東部的波蘭人被屠殺了兩次,先是被用斧子砍,第二次卻是死於沉默”真正的大屠殺就要開始。

昨天還是親戚,朋友,鄰居,同學,今天就拿著鐮刀、斧頭要你的命,極端的民族主義已經衝昏了頭腦,烏克蘭族和波蘭族開始相互仇殺,甚至同族也不放過,女主在逃亡過程中目睹了家人的慘死,而自己也難逃厄運絕望而死。

該影片是以二戰期間的真實事件沃倫大屠殺為題材改編而成,1943年7月11日開始,烏克蘭極端組織對沃倫地區150多個村莊,進行無差別大虐殺,一直持續到1944年。據歷史學家統計,沃倫大屠殺至少有10萬人遇難,其中8萬人是波蘭人,1.5萬人是烏克蘭人。

戰後波蘭對早期的民族政策進行了反思,並對受到傷害的烏克蘭人公開道歉。然而烏克蘭至今不承認沃倫屠殺,甚至追授烏克蘭起義軍的領導人斯捷潘班德拉為民族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