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演員》張小斐被氣哭,孫茜惹爭議?孰是孰非?

時隔一年,《演員的誕生》變身為《我就是演員》強勢而歸。雖然目前只播出了三期,但觀眾們普遍感覺《我就是演員》比去年精彩了。


即便是對錶演一無所知的觀眾,也能夠通過舞臺思想的碰撞,感受到演員復現人物、重現臺詞的能力,感受到演技與閱歷、個人感悟密不可分。

外行看熱鬧,《我就是演員》帶領外行們窺探了一點點門道。

長得好看的喜劇演員

《我就是演員》張小斐被氣哭,孫茜惹爭議?孰是孰非?

這幾期的演員中,張小斐會上《我就是演員》這個舞臺,是我完全沒想到的。

之前,和大眾一樣,我對她的印象一直停留在春晚和各種喜劇節目中。在大家的認知裡,張小斐就是一個“長得挺漂亮”、“總是和賈玲搭戲”的喜劇演員。

但這次在舞臺上她和孫茜合作了現實題材的《盲山》片段,飾演被拐進大山的女大學生白雪梅。作為觀眾的我們忽然也意識到,原來這個總是出現在小品裡的姑娘,原來也是一個很好的正劇演員。

張小斐科班出身,2005年考入北京電影學院,在考入電影學院之前,她曾是一名中國武警文工團專業的舞蹈演員。

在電影學院,更是給了這個文藝女青年充分的土壤。能歌善舞、學習成績優異,專業課更是拔尖的張小斐,曾期待成為一名主流的電影演員。

《我就是演員》張小斐被氣哭,孫茜惹爭議?孰是孰非?

在電影學院,張小斐與楊冪、袁姍姍等影視圈花旦都是同班同學。但是她卻走了一條與同學們截然不同的演藝之路。

張小斐兩次顛覆過觀眾的固有認知,第一次是選擇喜劇之路

《我就是演員》張小斐被氣哭,孫茜惹爭議?孰是孰非?

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張小斐補上了賈玲的小品裡一個女孩角色的缺。陰差陽錯,夢想做一名電影演員的張小斐便被拉上了喜劇這條路。

《我就是演員》張小斐被氣哭,孫茜惹爭議?孰是孰非?

喜劇看似是一條成名捷徑,但是作為女演員,在喜劇這條路上,並不好走。

一方面,喜劇一定程度上是“由醜而美”的藝術,必須要先挖掘出誇張與戲謔的“醜”一面,才能凸顯出人性和生活中“美”的一面。

一個長得高瘦且美的女演員,做一個喜劇女演員,有些長的“太美了”,既不富態、也不喜感,更是少了一份天生痴傻的憨。

《我就是演員》張小斐被氣哭,孫茜惹爭議?孰是孰非?

另一方面,喜劇看似輕鬆隨意,事實上卻包含著更為深刻的人情練達、世事洞察。舞臺上的每個包袱、每個笑點,都是是心血凝結。無論節奏還是拋哏方式,都是需要反覆打磨的。

什麼時候應該有笑點、笑點效果如何,什麼時候有“小咧嘴”、“大呲牙”,都有著實時的反饋。

倘若沒有經歷過戲劇舞臺的磨礪,無論有多少表演經驗,都如雲絲縹緲,使不上力氣,難以應用。

而張小斐一直“死磕到底”。選擇了喜劇之後,就以全副身心的精力,投入到喜劇表演之中。

最初,在前兩季喜劇人,新人張小斐作為賈玲和大潘佳佳的助演,表演還有些內斂放不開,卻堅持站滿了24期節目,時間緊、任務重,她每期都扮演不一樣的角色,被逼著接受陌生的喜劇的節奏,不斷磨練自己喜劇表演。

終於,到喜劇人第三季時,張小斐從一個陪跑全程的配角,變成了獨挑大樑的主角。

觀眾們親眼目睹了她的成長,一個試探著邁進喜劇大門的年輕女孩,終於在喜劇的舞臺上,找到了自己的立身之處。

再到後來的《喜劇總動員》,張小斐的演技已經不再是那個無功無過的舞臺配戲,終於磨礪出塵,讓人眼前一亮。

不管是《你好,李煥英》裡那個用手接冰淇淋、熟練地繫著“媽媽式”圍巾的八十年代少女

《我就是演員》張小斐被氣哭,孫茜惹爭議?孰是孰非?

《我就是演員》張小斐被氣哭,孫茜惹爭議?孰是孰非?

還是在《幕中無人》裡忘詞時偷看小抄時,動作的一氣呵成

《我就是演員》張小斐被氣哭,孫茜惹爭議?孰是孰非?

《暗戀》裡得知戀人失明的剋制與落淚

《我就是演員》張小斐被氣哭,孫茜惹爭議?孰是孰非?

細膩、真誠、不做作,不需要超出觀眾預期的生猛動作與誇張表演,流暢、踩點、一氣呵成。

演員張小斐,終於找到了適合自己形象的一種喜劇表演方式,挑得起一臺大梁。從一條少有人走的路里,摸索出而自己的路。

張小斐兩次顛覆觀眾的固有認知,第二次就是登上《我就是演員》

《我就是演員》張小斐被氣哭,孫茜惹爭議?孰是孰非?

《盲山》是一部帶著現實痛感的嚴肅作品,與張小斐熟悉的喜劇有著截然不同的底色。

90年代女大學生白雪梅(張小斐飾),被拐到偏遠山村,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幾次逃跑未遂。片段故事發生在又一次逃跑失敗、狼狽被打之後,白雪梅與有著同樣命運的陳春麗(孫茜飾)之間的一次碰撞。

這段表演,單從個人表現來看,張小斐確實有很多可圈可點之處。

被男人打罵時,恐懼的身體快於頭腦作出了決策,立刻跪在了床上,是順應人性的驚慌與恐懼。

《我就是演員》張小斐被氣哭,孫茜惹爭議?孰是孰非?

餵奶時,張小斐側過身褪衣哺乳的背影,揣摩過婦女餵養孩子的姿態,有著對這個“被迫”得來的孩子的愛恨交織。

《我就是演員》張小斐被氣哭,孫茜惹爭議?孰是孰非?

被放走的時候,又被嫂子叫住,看向嫂子時,滿眼都是猶豫與疑惑。滿眼震驚又猶豫,生出一種悲壯的使命感,和逃離悲劇命運的不敢相信。

《我就是演員》張小斐被氣哭,孫茜惹爭議?孰是孰非?

嫂子讓她砸傷自己時,張小斐滿眼含淚,驚懼交加又不忍的表情

《我就是演員》張小斐被氣哭,孫茜惹爭議?孰是孰非?

從角色塑造上來講,張小斐成功了。

張小斐在《我就是演員》的舞臺上說,參加《我就是演員》的初衷,是想借這個平臺,洗掉自己身上牢牢捆綁帶“喜劇小品演員”這個標籤。

“撕掉喜劇演員的標籤”,是導師徐崢同樣經歷過的一段歷程。

徐崢說:我也曾經被標籤化為喜劇演員。我從一開很抗拒別人叫我“豬八戒”。後來,我可以非常直面地說,我就是豬八戒,豬八戒就是我。這個中間有一個很長的過程。等到你的能力成熟了,你會讓別人看到的。

《我就是演員》張小斐被氣哭,孫茜惹爭議?孰是孰非?

無數喜劇演員想要說服觀眾的,是能演好喜劇的人,也能演好正劇。

徐崢當年憑藉《春光燦爛豬八戒》裡的豬八戒形象,深入人心,成為了一個形象上“醜化”自己的喜劇演員。後續轉型為導演,名聲大噪的泰囧系列,更是充分利用了觀眾對他“喜劇演員”身份的認知,穩穩的在公路喜劇裡,開拓了一方穩穩的立身之地。

《我不是藥神》讓徐崢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觀眾們忽然意識到,徐崢是一個好演員,而不僅僅是一個好的“喜劇演員”。

張小斐同樣試圖把自己剝離出喜劇的刻板印象。

好演員的春天,花期長,慢慢香

《我就是演員》張小斐被氣哭,孫茜惹爭議?孰是孰非?

雖然張小斐一直活躍在喜劇舞臺上,但是她本人卻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文藝掛,更是一個科班出身的理想派。

作為一個演員,必然渴望在藝術上更深層次地演繹自我,渴望能夠更多地嘗試正劇。

這期節目看完,張小斐最令人欣賞的地方,除了她的演技,其實更多的還是她做人的態度和對演員的追求。

因為缺少時間排練而著急到痛哭,非常認真地對待每一次可能帯來轉型的機會。

《我就是演員》張小斐被氣哭,孫茜惹爭議?孰是孰非?

還給人物設計了很多有跡可循的小細節,張小斐特地設計了一個白雪梅穿著“匡威”鞋的細節。她解釋說,因為這雙鞋象徵著被拐賣的白雪梅與現代城市的唯一物質聯繫,是她一息尚存的希望。

張小斐是一個成熟且對自我有著深刻認知的演員,她善待每一個手上的角色,哪怕是一個小品裡的喜劇角色,她也會反覆打磨。現實主義題材之下,她更是爆發出了自己科班出身的深刻認知,貢獻了一次驚豔的答卷。

回首看來,成為喜劇演員,雖然有些偏離了她最初的影視夢想,但花期長,慢慢香。只要堅持,好演員的春天,正在催她盛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