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香港

我眼中的香港

沒去過別的國家跟地區,認為外面的時候都很美好,事實真的如此嗎?今天分享下我所去過的香港不一樣的感受,下一次說說日本.....

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有心而不有時,有時的時候沒錢,有錢的時候沒時間這個大概就是大多數人的真實寫照,人生第一次出境見世面是去香港+澳門,後續去得最多的也是香港,可能也是因為香港屬於同一個中國語言文化都相同的原因。

第一次去香港是跟團,記得當時的跟團的費用是1900元,吃住行全部包括在裡面,為了這次出行做了差不多2個月的攻略,沒去過只聽過,只在電視上看過,現在覺得當時價格真的很便宜,但是也沒有辦法,因為農村戶口L籤只能跟團。

出發前買了八達通卡、以及香港電話卡、同時也是第一次坐飛機,感覺很興奮很刺激也很滿足,閉上眼睛起飛心臟失重有點難受,瞬間過後興奮佔據了整個心,難受也就沖沖而過,飛機廣播達到香港上空,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藍藍的海水,為什麼海水可以這麼美,以前都是在電視上看到,好美!

我眼中的香港

下飛機團隊大巴以及導遊把我們安排住在荃灣如心酒店,一路大巴各種好奇,各種新奇,原來香港就是這樣子的,到了如心酒店才發現好爽,又不敢把開心表現出來,因為第一次出門害怕被人取笑,荃灣如心酒店是我目前住過還算比較有感覺的酒店,也是我多次自由行唯一常住的酒店。

我眼中的香港

海景房

我眼中的香港

側影夜

香港給我的印象就是繁華、海港城的商業氣息,重慶大廈的多國融合都給我很大的觸動,但是在香港物價很貴,不是家裡有礦的真的只能來旅遊,而不適合常住(有錢除外),住的方面:香港寸土寸金,房子都修得很高、要麼連成片看起來大,商住結合體,要麼單獨幾幢,單獨的其實就沒有那麼壯觀,反而感覺很沒有安全感,雖然很高,但是整體建築感覺很細,一陣大風都會吹倒的樣子。反觀國內的商品房厚重感十足,安全感爆表,香港房價高,高得正常國內思維是不能比的。

我眼中的香港

常見的香港地產

在香港你必須準備的就是港幣,一定要準備港幣現金,因為在香港很多地方是不能用二維碼(支付寶、微信)支付的,包括刷卡,唯一欣慰的是在很多景區可以用淘寶或者其它旅遊網站購票,同時在消費的時候可以刷銀聯或者其它外幣標誌的卡(銀聯UnionPay” “MasterCard、VISA)。相比國內的便利主要來源於兩大支付巨頭(支付寶、微信)的社交信息普及以及完善的支付體系,在香港有支付寶跟微信,但是主要存在於大的商場或者是一些品牌店包括街邊藥房,餐飲方面很少見,更不要說香港基本民生方面的使用普及率,支持微信支付寶支付的地方就有大陸游客的身影,厲害了我的國,得大陸客者得生意。

我眼中的香港

香港吃的方面,香港是一個靠進口生活的地區,主要靠國外進口以及大陸進口,所以很少能吃到香港本地自產自銷的產品,就算有原材料也是進口來的。在香港有幾種方式,一種是吃泡麵、一種是去商場餐飲店、另外一種就是酒店自由的自助餐,首先看看香港泡麵絕對讓你食慾。

我眼中的香港

我眼中的香港

很多人問我這個大牛肉是怎麼回事,是不是後續自己買來放上去的,其實是這個泡麵自己有的,看看價格跟牌子統一品牌,20港幣相當於人民幣17.6、價格是國內的好幾倍,所以貨真價實,還有一個原因也是很多人喜歡去香港代購的原因,同一個品牌在不同地區法律中按照不同的標準執行,也就是常說的同品不同標。

我眼中的香港

我眼中的香港

香港有很多港式茶餐廳,就如上圖,本人很喜歡這個牛肉很有嚼勁,港味十足,這個可能就是港味在國內流行的原因吧,香港屬於中國,但是卻很難找到一家很地道的中國大陸餐館,有但是很少,相反跟日本比日本的東北菜更多,而香港的日本料理卻出奇的多,無論是在哪個商場都有日本料理的影子,所以吃不慣日本料理的要注意還不如吃泡麵,香港有一家遵義羊肉粉在廟街,味道已經被港味化,但是基礎的辣還是可以的。

我眼中的香港

香港如心酒店自助餐可以一去,至少在這裡能吃得飽,而且種類還算過得去吧,大概300多港幣一個人,關鍵是生蠔看起來都覺得非吃不可,如果跟常去的寧波任何一個大酒店,如心都排不上名,只因為在香港,它剛好是最合適能吃飽的而已,海港城的餐飲我都不建議,價格貴而且都是不適合國人口味的,但是可以嘗試去吃一次,一邊吃飯一邊看著海港城風景,逼格很高啊。

我眼中的香港

香港維多利亞港夜景真的很美,適合於情侶漫步,星光大道去不去看個人喜好,一起品味海風、夜景、遊輪,這大概就是生活的另外一種體驗方式。

我眼中的香港

我眼中的香港

來香港一定要去太平山坐纜車上山,沒別的就因為這邊可以看到香港維多利亞港全景,美到爆。來到觀景臺找個位置坐下來,點一杯飲料慢慢品味維多利亞的繁華,如果有愛的人記得這輩子一定要帶她來這裡。

我眼中的香港

以前很難理解為什麼港澳通行證停留時間是7天,去過多次以後也慢慢理解了7天的意思,香港其實不大,能玩的並不是很多,有錢可以海港城購物,沒錢的可以到處逛逛,但是要說一個人真正意義在香港生活很久其實是一種煎熬,飲食差異、文化差異、環境差異等等各種差異,滿足於好奇心,看看也就自足了,還真的是驗證了那句話,旅行其實就是從自己活膩了的地方去別人活膩了的地方,走走看看想想,然後會想家,想自己熟悉的地方,因為熟悉所以有安全感,而我眼中的香港也只是我短暫停留的一個驛站,去過了,體會了,回家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