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为瓦解无意识的“小我”提供了可能

意识为瓦解无意识的“小我”提供了可能

每一个人的认知很大程度上是自我心理的一种反射,是建立在你的“见念”的基础上的,也就是你的世界观人生观,晋惠帝时期,百姓食不果腹,几近饿死,大臣把消息报告晋惠帝,晋惠帝却说:“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老百姓没饭吃了,为什么不吃肉呢?平民的世界对于惠帝来说是意识抵达不到的地方,所以他的思维逻辑也就局限于何不食肉糜,这好比是夏天的虫子不知道冬天的冰雪为何物?夏虫不可语冰,冬天相对于虫子也是意识所不能到达的境界。

我们经历过的事情都会以情绪的形式存储于我们的潜意识,形成你对时间的看法,同时事件也会引发这些存储于潜意识层面的情绪,在你感受到内心煎熬之前,你首先感觉到的是一股不可遏制的情绪,你的情绪也是你内心心境的反应,每当你不被重视,未被接纳,你会感到恐惧时候!

这些潜意识积压恐惧大多源自于童年,如果你的父母,在你需要他们的时候,没有倾听或者照顾你,你觉得非常孤单,在孩子的层面孤单是非常可怕的,这会让他们感觉生存受到了威胁。你潜意识的情绪就会投射进入当下时刻,你觉得孤单受伤跟生气,所有的这些感受在一瞬间被激活,并无觉知的从你的内在升起,此刻你的行为像是胆小怯弱的受伤而生气的孩子,整个世界都在与你为敌,你拒绝进入当下的世界,那就是你的“小我”。

活在小我的世界是痛苦的,深处抑郁焦虑等心境障碍中的人们,往往“小我”更加根深蒂固,他们被囚禁在头脑的世界里,敏感而痛苦,你会固执的认为那就是你的全部人生,意识不到外边世界的美好,他们会按照思维规划好的轨迹运行而不敢越雷池半步,粗鲁地否定外部世界,对别人描述的外部世界嗤之以鼻,变得评判而刻板,像是晋惠帝像是不可语冰的夏虫,只活在“小我”的世界里,小我的世界是情绪的世界是思维的世界。

所以《了凡心疗愈》意识疗法提到,情绪是为我们深入潜意识留下了一道门缝,意识是瓦解无意识的“小我”提供了可能,当我们不断压抑或者试图抓住自己的情绪,那么你的“小我”就会越是根深蒂固,压抑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去感受痛苦,痛苦就像是潜伏在你潜意识的癌细胞,等待时机蓄势待发,同样的如果你执着于你的正面感受,譬如快乐,它也会给你造成困扰,加深对“小我”的认同。

《了凡心疗愈》意识疗法提到感受你的感受,就是从头脑拉回意识的方法,但是感受一般在此刻升起与当下发生的事情密切相关,一旦这一刻过了,感受就消失了,它不会逗留,如果你在游乐场坐过山车,它俯冲下降你所感受到的刺激是即刻的,它只是属于那一刻本身,当你欣赏海上日落,心中升起的喜悦之情,只属于那一刻本身,当你凝视你挚爱之人的双眸时,你满怀爱意只属于那一刻本身,但是思维参与进来,你试图留住那一刻,这跟压抑你的情绪是一样的,它会让你惆怅跟痛苦,所以李商隐有诗云: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当情绪来临的那一刻,你以负责任的方式去表达你的感受的时候,你就开始脱离与他人的纠缠,你只需要将你的要求说出来即可。这是将你的意识从头脑世界拉出来的方法,这就是合一,这会让你变得觉知,这是让你的意识延展的方法,让你在头脑世界与当下世界来回切换的方法,这会让你超越你的评判,当你这样去做了,这是最高层次的开悟状态,当你全然沉浸在当下的一刻,体验合一与永恒,体验存在的奥秘,这种超脱了时间的存在让你获得极深的喜悦!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进入这种状态,你得学会让头脑在“时间的世界”与“当下无时间的世界”来回切换,我只有掌握这种“时间的世界”与“当下无时间的世界”之间自由往来的艺术,它才会让我的生活质量更高,它不会夺走我在事件世界里的生命,但这也并不意味我不再思考了,它意味着我的思考会更加敏锐清醒,我获得的力量会让我从不同维度看清楚事情的未显化的方面,那些你从来未曾意识到的世界。

曾经,所有人都不知道地球是圆的,风是能发电的,机器能够替代手工,人类是能飞上天的。如今,这些我们都知道了。但宇宙浩渺,依旧还有许许多多,我们未知甚至未能发现的领域。这也是我们读书、学习、旅行、探索的根本意义—打破固有认知,去追求更多生命内延和外伸。不要做晋惠帝不要做夏虫。还有那些与我们三观冲突的观点跟方法,不要急着反驳、拒之门外,很有可能,那是我们自己的固执的“小我”在作祟。

如果我们能看见,那就去看见。

如果我们能听见,那就去听见。

如果我们能思考,那就去思考。

那些我们从未涉足的远方,可能藏着惊世奇观。

那些我们从未接触的领域,可能是下一个改变自己的契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