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愛國表演藝術家,爲國捐助戰鬥機,看她德藝雙馨的一生

在當下的文藝界,有一些藝人,每天考慮怎麼讓自己的人氣更旺,好讓自己接拍更多,影視,廣告提高自己的薪酬。還有一些文藝工作者,搞公司搞投資,當然你如果正正常常做,生意當然無可厚非,但有些所謂的藝人,拿著普通人兩輩子也掙不了的片酬,卻還貪心不足,以投資的名義,挖國家和老百姓的“牆角”。還有的還假惺惺的搞什麼慈善,留了名不出一點實惠,就為了沾一點人氣,這些人沒有一點藝德,更談不上什麼藝術修養,遲早會被社會所唾棄。今天我要講的這位藝術家,為國家為自己的事業一輩子,嘔心瀝血,無怨無悔,被世人所稱頌,她就是常香玉。

著名愛國表演藝術家,為國捐助戰鬥機,看她德藝雙馨的一生

常香玉豫劇表演藝術家,也許現在的年輕人對她不熟悉,但你們的父輩肯定知道。他被選為為第一、二、三、五、六、七屆全國人大代表,是中國文聯榮譽委員,曾擔任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河南省戲劇家協會主席、河南豫劇院院長、河南省戲曲學校校長、瀋陽音樂學院教授等職。她的豫劇唱腔字正腔圓,運氣酣暢,韻味淳厚,格調新穎,以聲繪情、以情帶聲;表演剛健清新、細膩大方,內涵深邃、性格鮮明。在表達人物內在的思想感情上,細緻入微,一人一貌,栩栩如生。代表作有《花木蘭》、《拷紅》、《斷橋》、《大祭樁》、《人歡馬叫》、《紅燈記》等。

著名愛國表演藝術家,為國捐助戰鬥機,看她德藝雙馨的一生

常香玉在舊社會吃盡了苦頭。1923年,常香玉出生在河南省鞏縣一個貧苦人家,父親是當地小有名氣的豫劇藝人。小時候因為家庭貧困,常香玉經常跟著母親靠要飯才能吃一口飯。在當時窮人家的女兒,因為家裡養不起,常常被當做童養媳送給別人家。父親捨不得讓常香玉做童養媳,就把9歲的常香玉領上了學戲,賣唱的路。沒有文化的常父認定“戲是苦蟲,非打不成”,經常把常香玉打得皮開肉綻。經過近乎殘忍的磨鍊,常香玉終於沒有讓父親失望,在舞臺上嶄露頭角。1935年臘月,常香玉隨戲班闖蕩開封,不久便在戲班裡唱起了壓軸戲。

著名愛國表演藝術家,為國捐助戰鬥機,看她德藝雙馨的一生

常香玉這個名字其實不是她的本名,是因為一些緣故後來改的,她原來的名字叫張妙玲。在舊社會表演賣唱的藝人是非常下賤的行業,村裡張姓宗族的人認為,宗族出了女戲子對祖宗的不敬,是全宗族的恥辱,父女二人被打罵的頭都抬不起來。父親氣憤之下,便給女兒改了常香玉這個名字。

著名愛國表演藝術家,為國捐助戰鬥機,看她德藝雙馨的一生

經過常香玉不懈的努力,她終於成了名角,各家戲院和達官貴人,紛紛請她唱戲,成了紅極一時的大腕。但各種麻煩也接踵而來,今天地痞鬧事要錢,明天被人調戲,各種麻煩不斷,最嚴重的一次,差點沒了命。有一次,兩家豪紳都在同一天請她唱戲,但都不願意改期,把父親急的不知道該怎麼辦了,最後大著膽子答應了一家,以為那家會保護他們,沒想到另一家就把一個手榴彈扔在常香玉的化妝桌前。這個時巧的是她站起來去門口了,另一位演員的父親坐在化妝桌前照鏡子,剛坐下就給炸死了。種種舊社會的經歷讓她終生難忘,也讓她更珍惜瞭解放後新社會翻身做主的生活。

著名愛國表演藝術家,為國捐助戰鬥機,看她德藝雙馨的一生

新中國成立後,飽受戰亂和吃人的舊社會之苦的常香玉,像當年所有的人一樣,以極大的熱情投入了新中國建設之中。他們組織的香玉劇社,演出了不少受人歡迎的劇目。沒有欺壓和壓迫的生活,讓她牢牢記住了共產黨,要一輩子跟黨走。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毛主席於1950年10月向全國人民發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號召,在全國上下掀起了支援抗美援朝正義戰爭的捐獻熱潮。時任西安戲劇表演藝術團“香玉劇社”社長的常香玉,在聽到志願軍戰士因為沒有精良的武器,而讓許多戰士戰死,悲憤難眠。次日,她早早把丈夫拉起來說:“朝鮮戰場上志願軍打的很艱難,咱能不能為他們做點事?”她的丈夫理解她的心情,說“咱倆用義演的辦法為志願軍捐一架飛機吧。

著名愛國表演藝術家,為國捐助戰鬥機,看她德藝雙馨的一生

時任中共中央西北局書記習仲勳,知道了這件事,找到常香玉說:“就用‘香玉劇社’號戰鬥機的名義進行捐獻演出吧!”並委派三位幹部協助劇社的捐獻演出工作。常香玉賣掉了自己的汽車,拿出多年的積蓄,作為捐獻義演的資金。為了不影響到外地演出,常香玉把自己的3個孩子(大的不足7歲,小的剛剛3歲)全都送進託兒所。1951年8月7日,常香玉帶領劇社人員從西安出發先後在開封、鄭州、新鄉,武漢、廣州、長沙6個城市進行了半年的巡迴義演,演出170多場,觀眾達30多萬人。1952年2月,常香玉帶領全社演職員勝利返回西安。勝利完成了捐獻任務。陳列在《抗美援朝戰爭館》的《香玉劇社半年來捐獻演出工作總結》,就是這次捐獻義演的真實記錄,成為常香玉和香玉劇社為志願軍捐獻飛機的有力見證。

著名愛國表演藝術家,為國捐助戰鬥機,看她德藝雙馨的一生

後來他聽聞有文藝工作者,在慰問志願軍戰士時被炸死,她又敢冒風險去朝鮮慰問演出。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將軍聞聽常香玉的感人事蹟後,專門接見了她,緊緊握住她的手說:“常香玉,你真不簡單!”從朝鮮戰場上回來,常香玉依然情繫人民子弟兵,她每年都要到部隊慰問演出3個月以上。從天山腳下到東部沿海從大興安嶺到南疆邊陲,都留下了她不辭辛勞的足跡。1998年中國長江、嫩江和松花江流域發生特大洪水災害。那些日子,常老正在家中照料病重的老伴,她聽說後她不顧家人再三勸止,執意趕到部隊駐地,為抗洪的將士們即興清唱豫劇《花木蘭》。

著名愛國表演藝術家,為國捐助戰鬥機,看她德藝雙馨的一生

她的晚年也一直關注著,她一生熱愛的戲曲和國家,對於藝術上的要求也是一絲不苟。為了能夠將常派豫劇藝術發展傳承下去,常香玉將畢生所學傳授給了小孫女陳百玲,併為陳百玲取藝名“小香玉”。但後來因為一些原因,小香玉作為常派豫劇藝術的傳承人,對豫劇藝術的發展傳承工作不熱心、不積極。為了參加商演和出席社會活動,曾經將近十年時間沒有演出過一部戲。這些都是把藝術視為生命,認為戲比天大的常香玉老人所無法容忍的。因此,常香玉老人在臨終之前通過律師發表書面聲明,剝奪陳百玲對“小香玉”藝名使用權和繼承權。2003年4月非典爆發,因為身體原因,很少參加社會活動的常香玉,被戰鬥在”抗非“第一線的白衣戰士的精神所感動,決定從自己微薄的工資中拿出一萬元捐獻出來。並告誡自己的女兒和學生:“國家的難,就是自己的難,每個人都應該為抗擊非典、消滅非典做點事兒。”2004年6月1日,常香玉在河南省人民醫院因病逝世,享年82歲。按老人的安排,沒有發佈告。

著名愛國表演藝術家,為國捐助戰鬥機,看她德藝雙馨的一生

這樣一位大藝術家走了,帶給人們無限的思念。她一生榮譽無數,卻沒有多少存款。沒有給家人留下什麼財產,卻給社會和國家,留下了寶貴的財富,和高尚的精神。她的藝術精湛,桃李滿天下。對於這樣的藝人,人們只有無限的思念和敬仰。這樣的藝術家才是真正的人民的藝術家。我們應該永遠記住她!對於這樣的藝術家,大家有什麼要說的請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