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市榮縣古文鎮鄉土人才曹全洪引動一方百姓養兔增收

雖然他養兔第一天還僅僅是名高中生,但創業的“逼迫”不得不再次“回爐”深造捧回大學文憑;雖然他艱難起步又連遭風險,但他始終不渝痴情堅守迎“曙光”;雖然風雨之後見彩虹,但喜悅分享卻漫延到了七里八鄉。從開初年出欄肉兔2000只,到巔峰時刻年出欄20萬隻,17年風雨兼程彈指一揮間。他,就是自貢市榮縣古文鎮小有名氣的鄉土人才、養兔大王曹全洪。

自貢市榮縣古文鎮鄉土人才曹全洪引動一方百姓養兔增收

曹全洪兔場培訓飼養員

幹中學、學中幹“曹老師”稱謂這樣煉成

“曹全洪給你們講養兔技術,聽得懂嗎?講的技術管用不?”“哪個曹全洪喲?不認識,我只曉得公路邊‘綠源’兔場的那個‘曹老師’。”古文鎮楠木村養兔戶陳小濱的記憶中,只有那個“能說會道”的“曹老師”,不言而喻,‘曹老師’這個稱謂已經替代了曹全洪這個名字了。

現年48歲的曹全洪,古文鎮李子村5組人。高中畢業後,積極上進的他,曾在村上幹過農技員和村廣播員。然而,正是這些不起眼的活路,激發了他在廣闊農村大幹一番事業的信心和決心。

1993年至2001年在家養雞期間,因為不懂技術累累失敗。為了學到技術,他便自費報名參加了為期三年的中央農廣校畜牧專業學習,拿到大專文憑後,他感到這些技術還不能滿足創業的需要,於是報名參加了黨校為期4年的本科深造。從高中到大專、大專到大學本科,曹全洪成了當時農村勤奮好學的“農民學霸”。

從20002年開始養兔後,兔瘟、大肚病、拉稀等難以對付的疑難雜症,給規模“龐大”的兔場帶來了不小的損失,為了養兔盈利,為了躲避風險,曹全洪又被“逼迫”到四川省畜科院等地20多次拜師求藝。

17年的磨礪,17年的勤學探索,如今,疫病防治、常見病診斷、常見病治療、飼料搭配、圈舍規劃設計及建設,他幾乎成了全能。

輾轉農民夜校、奔波養兔戶家中、自家兔場授課,曹全洪毫不吝嗇把技術傳播,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當地百姓口中的“曹老師”就這樣遠播鄉里鄉外了。

敗為經挫為勵 從小到大風雨兼程

眼下,川南片區能號稱養兔規模第一的“榮縣綠源兔業養殖場”,就位於榮縣至古文鎮的公道邊,總投入近800萬元的13棟現代氣息的兔場,住著三世同堂的近3萬隻“山妹”家族。

曹全洪介紹,能有今天的規模,是不斷經歷失敗和挫折中發展起來的,17年中經歷過幾乎‘滅門’的兔瘟、經歷過疑難雜症大肚子病、經歷過掉進價格低迷深淵的‘倒閉’市場”,但我們夫妻倆痴迷執著,憑著‘不撞南牆不回頭’的倔勁‘死裡逃生’挺過來了,目前11元一斤的商品兔價格,給了我們明媚的曙光。17年這一路走來,除去虧本、除去成本,養兔累計盈利300多萬元,這就是我們夫妻倆的甜蜜事業。

翻開曹全洪腦海的記憶,那本17年養兔盈虧賬一一呈現出來。2002年起步,當年養兔200多隻,沒利潤;2003年養殖種兔500只,出欄商品兔5000多隻,略有小利;2004至2005年,出欄商品兔1萬多隻,利潤不錯。

曹全洪興奮地說,2006年兔價從前兩年的三四塊錢一斤“意外”的飆到每斤6塊以上,當年出欄3萬多隻,每隻收穫六七塊純利累計賺了20多萬元,不僅償還了三年前貸的4萬元,而且還餘了16萬多元。

“幹,擴大規模幹!”老婆和我不謀而合。2007年初,我們把所有積蓄都押在了擴圈舍上,養殖種兔規模從每年700只猛提升到1300只,當年賣兔又賺了20多萬元;2008年汶川地震哪年,僱請了當地4個村民幫忙,當年價格好出欄數量達到5萬隻以上,除去成本賺了一大把——近40萬元。

價格“一帆風順”的持續,使曹全洪的養兔事業蒸蒸日上。2013年,他通過貸款和自籌、以及政府項目資助等形式,投入近800萬元再次選址擴規模,年養殖種兔規模6000多隻,年出欄20多萬隻。

然而,在盈利的路上走了順暢的七八年後,2014年市場那“寒冷”的冬天突襲了兔場,商品兔的價格從最高時的13元跌至每斤4.7元,當年虧損100多萬元。

面對虧損,他們沒有退縮,他們沒有放棄。漫長的2014年過去後,2015年沒有迎來春天,當年雖然出欄近10多萬隻商品兔,但盈虧持平沒利潤顯現。然而,2016年出欄11萬多隻又有了紅利,2017年回升的價格,彌補了一大部分2014年那場“雪災”損失。

“今年還不錯,4至5月虧了八九萬,但這兩個月的盈利彌補上了,持續看好的價格到年底,今年也能賺個一二十萬沒問題。”曹全洪充滿信心。

引進優質種兔、人工配種、摸黑法飼養、增添通風降溫設備、進場消毒……系列先進的飼養管理技術,在今天的兔場裡應有盡有。

走村串戶授藝解惑 引領養兔增收樂當排頭兵

一個家庭富不算富,引領一方百姓同步增收,才是曹全洪的抱團致富夢想。在艱難發展的旅程中,曹全洪沒忘記發揮黨員的帶動作用,幫助引進優良品種、主動提供優質小兔、上門指導兔舍建設、不定期舉辦飼養和疫病防治培訓等等,他從來沒有吝嗇保守過那套全能的技術。

10多年來,先後聽曹全洪傳道授藝的養殖戶多達1萬多人次,上門指導走過的路程多達 2萬公里,推薦引進的優良兔種多達5萬多隻,免費為貧困戶提供小兔近1000只。

為了打造古文鎮兔產業,2008年成立了榮縣綠源兔業專業合作社,併成立了榮縣古文鎮兔業黨支部,曹全洪當選為黨支部書記。近10年來,在協會黨支部和協會的帶領下,會員從當初的50名遞增到現在的200多名。為了叫響品牌,2008年,註冊了“山妹”商品,從此,古文的兔子有了自己的名字。

如今,在曹全洪的帶動下,古文鎮目前就有年出欄1萬隻商品兔的養殖戶10多戶,養殖“山妹”農戶佔全鎮總戶數的50%以上,2007年全鎮年出欄商品兔100多萬隻,總產值達到4000多萬元。養兔,成為了古文鎮農民增收的一項重要產業,“山妹”養殖戶綻放燦爛的笑臉。

“開發‘麻辣兔’熟食產品,已經註冊了產品商標(南翠),開啟了加工生產的第一步,目的就是延伸產業鏈,通過深加工提高養殖附加值,讓養兔獲得更高的效益。目前,產品通過網絡和實體店,已經賣到了全國各地, ‘南翠’麻辣兔走上了大家南北消費者的餐桌上。”曹全洪介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