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因謀反被處以「磔刑」(碎屍萬段)的大太監

公元1505年,明武宗朱厚照即位。他身邊有八個宦官,經常陪伴他打球騎馬,放鷹獵兔,為首的叫劉瑾。明武宗貪圖玩樂,覺得劉瑾等稱他的心意,十分寵信他們。這八個宦官依仗皇帝的勢,在外面胡作非為。人們把他們稱為”八虎”。

一些大臣向武宗勸諫,要求武宗剷除”八虎”。劉瑾等得到消息,就在武宗面前哭訴。明武宗不但不聽大臣勸諫,反而提升劉瑾為司禮監,又讓劉瑾兩個同黨分別擔任東廠、西廠提督。

劉瑾大權在手,就下令召集大臣跪在金水橋前,宣佈一大批正直的大臣是”奸黨”,把他們排擠出朝廷。

劉瑾每天給武宗安排許多尋歡作樂的事,等武宗玩得正起勁的時候,他把大臣的許多奏章送給武宗批閱。明武宗很不耐煩,就把奏章撂給劉瑾。

明朝因謀反被處以“磔刑”(碎屍萬段)的大太監


從此以後,事無大小,劉瑾不再上奏。他假傳明武宗的意旨,獨斷專行。劉瑾自己不通文墨,他把大臣的奏章全帶回家裡,讓他的親戚、同黨處理。一些王公大臣,知道送給明武宗的奏章,皇上是看不到的。因此,有什麼事上奏,就先把複本送給劉瑾,再把正本送給朝廷。

劉瑾怕人反對,派出東廠、西廠特務四出刺探;還在東廠、西廠之外,設一個”內行廠”,由他直接掌管,連東廠、西廠的人,也要受內行廠監視。被這些特務機構抓去的人,都受到殘酷刑罰,被迫害致死的有幾千人,民間怨聲載道。

劉瑾還利用權勢,敲榨勒索,接受賄賂。地方官員到京都朝見,怕劉瑾給他找麻煩,先得給劉瑾送禮,一次就送二萬兩銀子。有的官員進京的時候沒帶那麼多錢,不得不先向京城的富豪借高利貸,回到地方後才償還。當然,這筆負擔全轉嫁到老百姓身上了。

明朝因謀反被處以“磔刑”(碎屍萬段)的大太監


公元1510年,安化王朱寘鐇以反對劉瑾為名,發兵謀反。明武宗派楊一清總督寧夏、延綏一帶軍事,起兵討伐朱寘鐇,派宦官張永監軍。

楊一清原是陝西一帶的軍事統帥,在訓練士卒、加強邊防方面立過功。因為他為人正直,不附和劉瑾,被劉瑾誣陷迫害,後來經大臣們營救,才被釋放回鄉。這回明武宗為了平定藩王叛亂,才重新起用他。

楊一清到了寧夏,叛亂已經被楊一清原來的部將平定,楊一清、張永俘虜了朱寘鐇,押解到北京獻俘。

楊一清早就有心除掉劉瑾,他打聽到張永原是”八虎”之一,劉瑾得勢以後,張永跟劉瑾也有矛盾,就決心拉攏張永。回京的路上,楊一清找張永進行了一次密談。張永本來對劉瑾不滿,經楊一清一慫恿,膽子也壯了起來。

明朝因謀反被處以“磔刑”(碎屍萬段)的大太監


與此同時,劉瑾也在密謀誅殺張永。聽信一個方士,說劉瑾的孫子劉二漢有帝王之相,就暗造旗幡,準備軍器,預謀在張永凱旋之日突然襲擊,殺張永,逐武宗,奪帝王之位。可這件事走漏了風聲,被張永得知,於是張永他們決定立即行動,將八月十五日在京城獻俘改為八月十四日。獻俘完畢,乘劉瑾疏忽,連夜入宮,向武宗彙報劉瑾種種不法之事(張永其時還不知劉瑾謀反)。武宗喝醉了,聽了張永的揭發,武宗迷迷糊糊的點了一下頭,

八月十四日夜,太監劉瑾正在內宮的值班房裡睡覺,忽被外面喧嚷聲吵醒,就披衣推門而出,剛開口想問,就被突然衝上來的兵士縛了起來,連夜打開東華門,關入菜廠。第二天,太監張永傳旨,將劉瑾軟禁在鳳陽。在抄劉家財物時,搜出龍袍、玉璽,還發現劉瑾手中所持之扇,內藏兩把鋒利的匕首。武宗大怒,立即傳旨將他關入獄中,並命法可和錦衣衛會審。

劉瑾被捕之後,抄家又發現謀反跡象,武宗傳旨追查同黨。結果查出一大批:從內閣、六部尚書到都察院、翰林院、六科、二十四衙門,劉瑾的黨羽共有大小官員七八十人。

劉瑾及其黨羽犯“謀反大逆”,不分首犯、從犯一律”凌遲處死”,祖父、父、子、孫、兄弟及同居之人,凡年上16歲一律處決。劉瑾罪大惡極,被處“磔”刑(即寸斬),首級號令天下,族人,逆黨一律斬首,黨羽七八十人受到死刑、監禁、削職為民、降職等不同程度的處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