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美國一公司坑慘,縮水400億,這家中國科技公司如今重奪第一

在20世紀90年代,曾有這樣一種說法:"每賣出三臺彩色電視機,就會有一個是長虹"。在最高峰時,長虹彩電的市場佔有率達35%左右,很多人都以買長虹彩電為榮,堪稱當時的“彩電大王”。然而,如今,眾多暢銷的電視中,長虹已經是不知名的老品牌了。其實,長虹在後來的發展中走了很大的彎道,曾經瀕臨破產,而現在的長虹卻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

曾被美國一公司坑慘,縮水400億,這家中國科技公司如今重奪第一

長虹彩電起源於1956年的四川綿陽,最開始不是做民用企業。在1970年,中國第一臺彩色電視機在天津誕生,開啟了彩電新時代。彩電市場需求很大,有幾十家企業應運而生,包括TCL和康佳。長虹也在這次時機中,引進了電視技術並進行創新,成功轉型成為一個生產民用產品的企業。

在20世紀90年代,由於電視價格比較貴,普及率非常低(筆者還記得那時候一個村裡面可能就1到2戶有彩電)。1996年,長虹電視率先發動了家電史上首次大規模降價:降價8%~18%。這次降價引發了很大規模的價格戰。“要麼跟,要麼退”,導致很多不知名的公司都在這次價格戰中默默消失了。長虹在這次價格戰中一躍成為市場佔有率第一名,市值最高可達580億元。

曾被美國一公司坑慘,縮水400億,這家中國科技公司如今重奪第一

長虹電視

2001年,中國彩電出現大面積虧損,長虹當時每股贏利只有1分錢,於是把矛頭望向美國市場。當時的董事長倪潤峰多次去美國考察,最後與美國的APEX科技公司合作。APEX科技公司開始幫助長虹銷售彩電,從2001年到2003年,一共銷售了價值50億的彩電。

但是三年期間,APEX只付了5.53億元。到2004年的時候,美國開始對中國彩電實施反傾銷,APEX就開始直接賴賬,導致長虹彩電直接虧損36.81億元,瀕臨破產邊緣。

此外,在2002年的時候,長虹研製出了中國首臺屏幕最大的液晶電視,但是TCL、海信等公司則主張發展等離子電視。最後長虹拋棄了液晶技術,也開始發展等離子電視。結果悲劇了,市場最終選擇了液晶電視。

經過2次重創,長虹既喪失了資本,又錯過了機遇。它開始節節衰退,每年的利潤率不超過2%。2015-2016年,市值縮水近400億,然而2017年卻迎來了轉機。

在21世紀互聯網時代,機遇與挑戰並存。正如BATCEO之一說的“互聯網是開胃菜,人工智能才是主菜”。當很多人還在觀望時,長虹做出了改變。

曾被美國一公司坑慘,縮水400億,這家中國科技公司如今重奪第一

人工智能-長虹新形象

長虹在全球範圍內首次推出聲紋識別技術,實現全空間語音交互系統,比如CHiQ Life智慧家庭解決方案,讓消費者完全脫離遙控、手機,只要用語音,就可以對娛樂、烹飪、空氣、水進行全方位調控。

2017,長虹實現了營業收入776.32億元,同比增長15.57%。其中受人工智能家電影響,白色家電Q5N、Q5K等產品上市後,銷售實現了跳躍式增長,整體零售均價的同比增幅達17.8%,零售均價漲幅位居行業第一,利潤大幅提升,而在人工智能電視的技術上,長虹也是是排國內第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