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退休才開始創業:把這個行業做到全球第一,每年賺走中國上百億

每個行業都有佼佼者存在,例如零售行業的沃爾瑪,常年500強榜首,還有手機中的蘋果機,萬億市值讓人無法撼動,例如Intel和ADM的PC芯片的地位。但是一個行業,是十年沉澱,十年投入,而最終還不一定能夠見成效,但是一旦能夠領先發展,並擁有獨特的技術,那就是“坐著把錢賺”,一步領先就會步步領先,而且這個行業瞬息萬變,很多人都像去發展,但是有的人不捨得眼前的利潤,目光短淺。有些人孜孜不倦的追求,哪怕跌的“滿身傷痕”。

他退休才開始創業:把這個行業做到全球第一,每年賺走中國上百億

讀者朋友應該從這裡就能看到,我們要說的肯定是科技領域,而科技領域的5G芯片更是未來2020年以後的重中之重,每個人都對芯片的態度都不一樣,我們今天來說一下,柳傳志聯想對於芯片的態度,還有馬雲對於芯片領域的認知和投入,更是要講一講,一位國外的退休大叔對於這個行業的一石激起千層浪。

柳傳志:不涉及芯片,是因為投入週期長,利潤少,雖說研發成了能賺錢,但是萬一不成了呢?虧得是自己。

在2018年09月11日,柳傳志在接受“北京時間”的採訪的時候,說了上面一席話,筆者如何看待呢?其一,從商人角度來說,這種說法真的沒毛病,畢竟聯想是我們少數能夠上榜世界500強的企業,穩定增長,保持盈利,確實是一個商人的追求,也是保住世界500強地位的追求。其二:換句話說,如果柳傳志都報以這樣的態度,那麼聯想在500強的地位可以說很難再次拔高一個水平,誰都知道,想要在一個領域站穩腳步,就必須要前期大量的研發投入,只想坐享其成,那麼之後一個後果,受制於人,可以看中興。

他退休才開始創業:把這個行業做到全球第一,每年賺走中國上百億

筆者認為聯想近年來的利潤,一直沒有大的突破,可以說跟柳傳志上面的一席話有很大關係,試想一下,一個大型企業沒有核心技術和核心競爭力,如何能夠繼續快速增長?只想求穩,在科技領域很可能就會被代替,我們來看一組數據,對比一下在芯片研發比較激進的紫光集團和聯想2017年-2017年的利潤對比就看出來了。

他退休才開始創業:把這個行業做到全球第一,每年賺走中國上百億

我們再說馬雲,馬雲的達摩院是什麼樣的研發力量,詳細讀者朋友都已瞭解,我們就不再多說,而馬雲說過:“科技創新是必須要實踐,而且真金白銀的砸出來”,在截止2018年09月,馬雲投資和併購的芯片公司多達5家,今日又傳聞稱成立獨立子公司專門做芯片,做服務業、金融賺錢,賺的讓人心服口服。又拿賺來的錢去研發別人不敢,或者不願意涉足的芯片,令人敬佩。

他退休才開始創業:把這個行業做到全球第一,每年賺走中國上百億

而馬雲還不是最膽大,最敢於實踐的,國外有這麼一位:1933年出生,在52歲的時候退休了,退休之後不到100天,閒不下來的這位名叫jacobs的大叔,就開始叫上幾個夥計一起創辦了一家通訊公司,這家公司致力於發展CDMA技術,也就是當年的2G網絡,在當時,這個行業已經有公司砸入了上千萬美金,而這個時候進入,而且是在退休才進去,顯然不是一個好時機,但是獨到的眼光,加上果敢的判斷,這家公司從小到大,一直做到了主導CDMA技術的領頭羊。

他退休才開始創業:把這個行業做到全球第一,每年賺走中國上百億

一直到了2007年的時候,開始轉而發展芯片,沒有硬碰Intel,而是選擇了手機芯片,一直到2015年,公司已經做到了市值上千億美元,手機芯片領域全球第一,對的,這家公司就是高通,沒想到這麼高科技的創新企業,創始人是一位退休老人吧?而高通每年光專利費63.89億美元,在2017年高通的在中國的銷售總計達到了996億,利潤也高達上百億(包含專利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