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極:一個心存敬畏的機車品牌

無極:一個心存敬畏的機車品牌

一、中國摩托車:生於勇敢 長於敬畏

勇敢,曾是中國企業家最重要的特質。

在商業文明的蠻荒時代,只有最勇敢的人,才能不畏懼一切困難,抱著九死一生的決心,前進到陌生而危險的領域,獲得別人難以想象的成功。到目前為止,中國多數的成功企業,都是時代對勇敢者的獎賞,其中就包括隆鑫。

他們在1992年創立,遇上了國家全面改革開放的窗口,也抓住了摩托車爆發的風口。由此隆鑫迅速發展壯大,成為中國最大的摩托車企業之一,摩托車出口居全行業第一。2018年,隆鑫連續17年榮膺“中國企業500強”,在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中排名第122位,製造業500強排名第62位。

然而,這樣一個勇敢的企業,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彷彿消失了。

把時間撥回到2011和2012年,忽如一夜春風來,隆鑫推出了無極650,貝納利推出了黃龍,豪爵鈴木推出了GW250,春風推出了650NK,中國摩托車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局面,技術推陳出新,產品層出不窮。

而如今,在一起做大排量的同期生中,貝納利、春風、豪爵鈴木都風生水起。只有隆鑫陷入了沉寂,很長時間沒有重量級產品的投入。反倒是外供的KE500發動機,捧紅了不少新秀產品。

隆鑫究竟怎麼了?這是很多人都在尋找的答案。帶著這個問題,牛摩網與隆鑫通用動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高勇進行了一次對話。

“敬畏”,是這次對話中高勇提及最多的詞。

高勇所說的“敬畏”,源自隆鑫與寶馬的合作。

自2005年開始,隆鑫開始為寶馬650發動機做代工,並逐步贏得了後者的認可。於是在2015年,寶馬與隆鑫加深合作,雙方聯合研發並製造一款新車型,也就是外界媒體所說的C400X。在這十多年時間裡,隆鑫跟著高勇口中這個行業最好的老師,從怎麼擰螺絲開始學習,終於慢慢登堂入室,逐漸窺見高端工業製造的奧妙,但越是這樣,卻反而越糾結。

無知者無畏,從無知到有知,從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這個過程就會有產生敬畏。有了敬畏,就不再盲目莽撞,看見了機會反而會退縮。有了敬畏,才會知恥而後勇,寸積銖累,從小細節到大格局,不斷地改善和提升。

到了2018年,隆鑫覺得自己從經驗到心態,從硬件到軟件上都已經準備好了,於是他們開始嘗試推出“無極”品牌。這就像古時的拜師學藝的年輕弟子,要從最簡單的事做起,而老師則逐步賦能,然後弟子才能出師下山,開門立戶。

由最早的產品叫“無極”,一步一步地把把品牌也叫“無極”。從2012到2018,“無極”打磨了六年,伏脈千里,隆鑫為何對無極這個字如此執著呢?

在中國的道家思想裡,“無極”指的是無窮無盡的“混沌”,雖然看似虛無,但卻又蘊含了萬事萬物和一切可能。在高端工業製造這一片混沌裡,起著看不見的規律作用的,就是數據。每一個製造企業,其實都是不斷地在數據的世界裡探索、反思、沉澱和進步,循環往復,無窮無盡。在這裡,沒有人定勝天,只有天人合一。

隆鑫的這種改變,不是個例,而是無數中國企業轉型的縮影。在橫向的跑馬圈地時代結束後,只有縱向的上下求索,才能在所在的領域裡有所建樹。也只有到了這個階段,中國的企業才真正成熟。

二、牛摩網問答高勇實錄

牛摩網:這幾年隆鑫在國內市場感覺沒有什麼聲音。有個說法叫“潛龍勿用”,可能你們一直在悄悄地做事情。那麼現在大舉推出“無極”品牌,是基於什麼樣的考慮?是不是覺得時機成熟了。

高勇:應該叫順勢而為、應運而生。隆鑫這幾年在國內市場的表現顯得比較低調,出口市場和其它業務更突出一些,但我們其實一直很用心在做,和國際高端品牌的合作也在不斷的積累和沉澱。目前來說,國內摩托車市場消費升級的趨勢已經非常明朗,新興的高端的摩托車開始增長。所以從需求和供給的兩個角度來看,我覺得機會是比較好了。

至於為什麼推出“無極”品牌,主要是因為隆鑫品牌旗下的產業比較多,既有兩輪摩托車,又有三輪摩托車,還有通機和農機,給消費者的感覺品類比較複雜。所以想推出一個細分領域的高端品牌。

為什麼選擇叫“無極”?其實我的真實想法就是沒有止境。帶著敬畏心去做高端摩托車這個品類,才能做好。在中國傳統哲學裡,”無極”蘊含著很多內容,而我把這個無極看成是一個非常大的數據庫。無極品牌要做好,就要不斷探索,不斷用心。

當然也有另外的含義,我想給消費者帶來一個充滿樂趣的運動機車品牌。無限可能、極致駕馭,傳遞 “駕馭即美學” 的主張,強調純粹的體驗樂趣。這個體驗是我最看重的。

無極:一個心存敬畏的機車品牌

牛摩網:你剛才提到,隆鑫這幾年給國際著名的品牌合作,最大的感受是什麼?

高勇:我覺得最幸運的一件事,隆鑫有機會找到這個行業最好的老師,教會我們怎麼做好產品。我們的合作從2005年開始,已經有十二三年了,之前是OEM,做代工製造。從2015年開始,合作轉入到ODM,相當於從研發開始我們就介入,參與一款產品從前到後的所有過程。

合作越深入,體會越深刻。以前我們掌握的東西比較膚淺,知道該做什麼,但是怎麼做好,其實不清楚。現在,我們知道如何定義用戶需求,如何做增項設計,如何引入各種分析工具,如何得出模擬的設計,如何通過實物的驗證來確認這個過程。

在生產上,我們學到解決生產問題的核心是防錯糾錯,在每個工序上面最大限度減少人為的因素,讓裝配的過程變成一個傻瓜式的過程,而不僅僅是全自動化和效率的提升。

這個過程中,隆鑫投入很多。我舉一個例子,一把擰緊槍。以前做車是氣動槍,或者是電動槍,現在我們則是帶扭力控制和數據存儲的,數據可以存儲十年,每一臺車的歷史數據都可以調出來,實現對質量數據的可追溯性。一把擰緊槍的投入,至少是原來價格的十倍。原來都覺得這些投資太大,不值得。但是現在知道它的好處,做更大的投入也沒有顧慮了。

牛摩網:能不能這樣理解,通過合作,隆鑫的能力和心態都成長了。

高勇:是的。從無知到有知,這個過程就會有敬畏。當大家都似是而非的時候,就容易浮躁。但是隻要沉下來,反而心態平和了,把該做的事情做好,剩下的一切都水到渠成了。

國外優秀企業的成功,不能只看到表面的繁榮,還要看到它背後的艱辛和沉澱。我們跟這些大咖合作,最幸運的就是能夠接觸到多年所積澱的數據庫,或者是說“失效模式”。這些大牌企業的成功之處在於:每一款投放市場的產品都可能存在問題,但是每一次問題的解析對策都會歸類總結,再固化到它的設計過程中去改善的。這是一個循環的過程。

以前我們也犯了很多錯誤,但是沒有用心去總結、去沉澱,更沒有用心把這些沉澱固化到下一步的改進工作中。這個過程沒有走完,所以容易出現問題。

正所謂,“失敗是成功之母”,但是還要加一個“總結是成功之父”。只有失敗加總結,才可能有後面的成功。不然就是屢敗屢戰,屢戰屢敗,進入一個死循環。

牛摩網:用一個時髦的說法,在合作的同時,他們也在給隆鑫賦能。

高勇:對。因為在賦能的過程中,實際上我們更多的想了解他們的know how,為什麼要這樣做?背景是什麼?因為大品牌成功的核心還是建立在一個失效模式的沉澱的基礎上,關鍵是善於總結。而我們這種樣本數是肯定不夠的。所以有了他們這種基礎,我們能夠站在巨人的肩上,認真學,我覺得我才有信心這個時候推出無極。

牛摩網:前面說的很多是學習,但是涉及到具體的層面呢,無極在哪些方面能給消費者帶來驚喜?

高勇:消費者最關心的三點,第一是動力平臺,第二是底盤,第三關心穿什麼衣服,也就是商品性。這三方面都是隆鑫自己做。

第一發動機我們確實花了心思。核心座標系都是自己掌握,包括箱體蓋,包括缸體,包括傳動部件和電子部件,都是隆鑫的核心工藝。第二車體件,車架和平叉是我們自己做,焊接新工廠馬上落成,全部機器人焊接,保證過程一致性。第三外觀的商品性方面,我們也投入重金,噴塗和塑料外觀件也都是隆鑫自己做。

感覺現在做摩托車比以前累很多,很多東西要自己做,對經營上有壓力,然後精力上也要付出很多。但這也是一個基本的慣例,所有的國際品牌,大的領先的品牌都是這樣,很多東西都要自己做。以前我們做摩托車就像攢電腦,現在這種概念和以前完全不一樣。

牛摩網:目前很多企業在退出摩托車行業,覺得這個行業太難,競爭壓力很大,而且回報率低。作為一個上市公司的經營者,你對投入產出還是要有基本的計算,不能僅僅基於情懷能做投入。

高勇:這裡面就涉及到我自身的一個經營策略。實際上在摩托車規模上面,隆鑫在出口市場體量完全是能夠支撐的。與國內道路建設、汽車產業快速發展不同,我們出口的很多國家,其道路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比較緩慢,對摩托車的需求體量比較大。今年我們摩托車領域的出口創匯可能會達到4.5億美金,應該是全行業率先突破4億美金的企業。

隆鑫這麼多年深耕出口市場,還是找到了一些感覺,現在我們發展高端產品,即使不包括隆鑫其它產業,僅從摩托車來講,目前的體量也是能夠支撐我們向上發展的。我們會沿著摩托車這條路線持續改善。

當然,首先要感謝我們的合作伙伴,說實話,沒有跟他們深層次的合作,沒有從他們身上學這些東西,我們現在沒有這個自信。作為上百年的品牌,一如既往的堅持高端路線,而且都是規模比較小的、小眾化的、定製化的柔性化的這種產品,那麼他們為什麼能夠活的這麼好?他們怎麼實現了效率的提升和效益的增長?

我們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已經得到了一些心得和感悟,再結合中國的成本優勢,以及隆鑫在這個行業的優勢。把這些經驗和優勢充分嫁接起來,我覺得是很有可為的。

無極:一個心存敬畏的機車品牌

牛摩網:下面我問一個比較尖銳的問題,隆鑫有一款KE500發動機,研發出來以後沒有先裝到自己的車上,都賣到外面去了。這是一種基於一種什麼想法?江湖似乎有這樣一種說法,說隆鑫是不是拿別的工廠來做小白鼠?

高勇:其實不是拿他們當小白鼠,做好整車的難度不亞於做好發動機。我們在整車的開發過程中,我是嚴格在把關,比較慎重。我們在車架的設計過程中,確實遇到很多困難,所以從車架到底盤平臺這一塊的選擇上面,我們走了些彎路。

但是並不是因為這個原因,我才決定賣發動機。我們跟那些客戶有過溝通,他們做的品類有些跟我們不太一樣,存在差異性。我是這樣想的:隆鑫有責任培養一個生態圈,而且這個生態圈一定要越熱鬧越好。如果大家能認可隆鑫的發動機,都可以到這個生態圈來玩。

無極:一個心存敬畏的機車品牌

(摩博會亮相的無極500街車)

牛摩網:去年摩博會的時候,我們推出了無極300R,售價為15800元,當時網友普遍認為很親民。那麼未來無極品牌的產品會不會繼續走性價比路線,它追求不追求這個優勢,有沒有這個優勢?

高勇:今天這樣一個平面化、信息充分對稱的時代,真的只能是製造良心產品,定位良心價格,這樣才會是一個長久的企業。我們企業現在追求的就是三個領先:第一是技術牽引,第二是成本領先,第三是全球嫁動。其實前面兩個說的就是性價比,技術牽引是分子,成本領先就是分母,分子越大越好,分母越小越好。這樣促成了高性價比,以合適的價格回饋消費者的同時,確保企業獲取合理的利潤回報。

牛摩網:我們知道這次摩博會上會發布一款300AC現代復古車,問一個網友關心的話題,未來一到三年內,無極品牌會有哪些佈局,旗下會有哪些平臺和產品?

高勇:我們在每一個動力平臺上面,至少會有四款系列車型出來。R是街車,RR是全跑車,AC是現代復古,DS拉力等,下一步我們主打的包括ADV,我們會成體系的推出,滿足不同風格的發燒友需要。我們在發動機平臺上,現在我們已經有300,我們全新的250的發動機也即將上市。350的雙缸、500雙缸,還有公升級的……,無極未來應該是門類最全的一個品牌。

無極:一個心存敬畏的機車品牌

(摩博會亮相的無極車族)

牛摩網:未來隆鑫的品牌體系是怎麼樣的,幾個子品牌怎麼區隔?

高勇:目前來說是這樣的,今後的大排運動機車,包括大功率的電動摩托車,那麼都是叫無極了。隆鑫品牌則主要包括250排量以下的通路車。

牛摩網:說到電動摩托車,下一步我們有哪些規劃?

高勇:我們實際上早就在建自己的電動摩托車能力了,包括從設計到製造。我們現在大部分精力是花在雙80(即極速80續航80)這種輪轂電機的通路產品。對於個性化的大功率的,我們介入的少一些。

但是行業中有很多初創企業,他們有激情,有沉澱,有嘗試,因此我們果斷跟他們合作。這次摩展我們會推出一款白幽靈,這是一款時速超過120的的街車,而且是中置電機,傳動效率更好。

無極:一個心存敬畏的機車品牌

牛摩網:感謝高總接受我們的採訪,祝無極越來越好。

高勇: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