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醫藥市場或破45000億元 製藥設備業將肩負哪些重任?

中國製藥網 市場分析】 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加速、居民健康意識加強以及醫藥科技領域的創新發展,我國醫藥行業保持著持續增長態勢。有數據預測,到2023年,我國醫藥市場規模或將超過45000億元。醫藥行業市場規模巨大,但是在行業發展的同時,我國製藥工業生產技術仍相對落後,工藝製造較為粗糙,質控水平還較低。為推動醫藥產業健康快速高質量發展,我國製藥設備行業肩負重任。

在製藥生產過程中,製藥設備是保證藥品質量的關鍵手段。但是製藥工藝是一個相當複雜的過程,這也決定了製藥設備功能具有多樣性和複雜性。如GMP要求製藥設備減少生產過程中的藥品汙染,以保證藥品質量,對此製藥設備需在功能、外觀結構、材料選擇、設備驗證方面對汙染進行防控等。

我國醫藥市場或破45000億元 製藥設備業將肩負哪些重任?

製藥生產(圖片由浙江希望提供)

保證製藥質量

製藥設備設計需符合GMP要求

製藥設備是製藥生產過程中必備的工具,也是與藥品直接接觸的對象,如果製藥設備在材質選擇以及在設計、製造、技術、性能等方面沒有符GMP要求的話,自然會對藥品質量產生一定的影響。

根據有關技術人員介紹,製藥設備在設計上應符合藥品生產以及工藝要求,做到安全,穩定,可靠,便於清洗消毒滅菌以及生產操作和維修保養,從而有效防止交叉汙染和差錯,避免死角、盲管。在選材時應密切注意,與藥物直接接觸的零部件應採用無毒、無腐蝕、不與藥品發生化學反應、不釋放微粒或吸附藥品的材質等。

製藥設備是影響藥品質量的重要方面。為確保製藥質量,企業不僅要求製藥設備自身不會對藥物產生汙染,而且要求對生產汙染能有有效的控制。製藥設備設計符合GMP要求,可有效減少汙染因素並能很好的對汙染就進行防控。

製藥工業發展是“中國製造2025”重點領域。在我國對醫藥行業高度重視的情況下,醫藥行業將得到快速發展,行業的集中度也將得到提升。同時,製藥質量也是藥企以及國家重點關注的對象。業內人士表示,在製藥生產過程影響製藥質量的因素雖然很多,但是藥企所用的製藥設備是否符合GMP要求,則是影響藥品質量的直接要素。因此,在醫藥市場規模正在迅速擴容的背景下,製藥設備企業只有嚴格按照GMP要求設計生產設備,高度確保設備的質量才能更好的把握商機。

加快製藥速度

製藥設備實現機械自動化的同時還需做到數字化、智能化

到2023年,我國醫藥市場規模或將超過45000億元!醫藥行業市場規模的快速擴大,這不僅對製藥設備的質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對製藥設備的生產效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謂速度就金錢,就是生命,就是力量,在醫藥市場快速發展的時代,製藥設備質量越高,性能越穩定,生產效率越快,才更能滿足市場需求,才能更好的為高投入、高產出、高風險、高技術密集型特點的醫藥產業贏得更好的市場先機。

有專家表示,要想從整體上推進醫藥產業提質增效,就需要依靠科技創新,搭乘信息化、智能化、數字化快車。如今我國製藥工業雖然大部分實現了機械化或者自動化,但是真正實現數字化、智能化程度還有很長的路需要走。

筆者在採訪中瞭解到,如今我國雖然一部分藥企換上了新的智能化設備,實現了“機器換人”,但是很多先進設備仍是從國外引進的,這也從側面透露出,我國智能化藥機設備技術仍相對落後。目前雖然部分藥機企業在智能製造方面取得了較大成就,但是從整體來說,仍有較大差距。

為推動製藥設備更加智能,更好的提高製藥質量和生產效率,製藥設備企業應大力培養人才,加強與高校合作。業內人士許先生說:“通過與高校合作,藥機企業可以作為科技成果中試及產業化基地,高校則可以及時向企業提供製藥裝備製造的技術信息,協助企業攻克技術難關,同時還可為製藥裝備製造工藝應用提供科技支撐和人才智力支持。”

隨著“工業4.0”、“中國製造2025”戰略的不斷推進,未來機器人有望成為製藥裝備的一個普通工具,市場規模將迅速放大。如我國某製藥設備企業開發的智能機器人工廠將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物聯網技術、自動化物流系統等先進技術,打破傳統工藝流程,用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生產手段,實現製藥行業新的指標,如人工成本降低66.7%、生產效率提高約37.9%、不良品率降低27.3%、能源利用率提高13.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