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很難,全靠硬抗

生活很難,全靠硬抗


生活很難,全靠硬抗


慶哥

獨立水瓶女

愛讀書寫字,變美乾貨總結癖

玩轉廣式煲湯、智慧皮囊兩不誤

生活很難,全靠硬抗

在知乎上搜索“你什麼時候覺得人生很難?”

下面的回答全是辛酸淚,其中有一位網友的回答點贊最高,他說:“離家千里,出了地鐵口,萬家燈火。”

就是那一刻,他覺得人生真的很難。

在大城市裡打拼,我們揹負的壓力各有各的不同,但悲傷的底色都是一樣的,萬家燈火的熱鬧只會為內心徒增孤單。

曾經有一位讀者跟我說,她是單親家庭,父母離婚,相依為命的媽媽得了重病,被縣城的醫院下了病危通知書,如果想要有一線生機就要轉到省會醫院的ICU搶救。

ICU的醫療費很貴,每天的流水過千塊上不封頂,她媽媽沒有社保也沒買商業保險,而她自己的工資只有三四千,大病當前,有錢才有活著的機會。

她想救媽媽,畢竟母親才五十歲出頭啊,她去問爸爸借錢,但在她爸爸眼裡,母親估計也救不活了,入ICU不過是白白浪費了錢。

她父親是無情的,但也無可奈何。

她把自己幾年積蓄拿出來,只是杯水車薪,厚著臉皮問同學朋友借、刷信用卡透支。

可喜的是,她母親被送進ICU的一個星期後,病情好轉,脫離了危險期。

可她卻欠了一屁股債,每個月拼命工作,但是銀行卡里的錢很快清零,那些錢不知道還要做多少份兼職才能還完,父親對她也不管不顧。

她問我,為什麼人生這麼難呢,自己快要扛不住了。


生活很難,全靠硬抗


比爾蓋茨給年輕人11條建議裡,我記得其中有一條是這樣的,“生活是不公平的,你要適應它。”

我把這句話改一下,“生活本來就是難的,你要適應它。”

對於生活中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挫折,我們除了適應它,用打碎牙齒和血吞的大勇氣扛下去外,真的沒有別的什麼技巧了。

恐懼和逃避是沒有什麼卵有的。

在《延禧攻略》裡,有一幕,魏瓔珞回到紫禁城宮鬥並升為貴人,在延禧宮裡,明玉問魏瓔珞:“難道你不害怕和恐懼嗎?”

魏瓔珞說,恐懼沒什麼用,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遇到什麼困難就解決什麼困難。

很欣賞魏瓔珞的這種大無畏品格,難怪她能活到宮鬥裡的最後一集。

我們平常人的生活裡,何嘗不是像宮鬥一樣充滿危機,老天爺會時不時扔幾個炸彈給你拆解。

2001年,福建17歲的高二學生林雨被18歲的何某用刀刺死。

作為林雨父親的林國華得知兒子的死訊,一夜白了頭,兇手潛逃了17年。

林國華變賣了家裡的別墅,拿著積蓄和賣房產的錢,暗地裡追尋兇手,從國內追到國外,走遍了十多個國家,積蓄也基本花光。

因為兒子離世,他跟妻子也離了婚,逢年過節,站在路邊,也會忍不住哭起來。

記者問他,為何要如此執著?

他說,自己也知道人海茫茫,但妻離子散,沒有選擇了。

17年後,他終於找到兇手,還了兒子一個公道。

鬱結在心裡的一樁大事塵埃落定,雖然心情舒坦了些,但這輩子都無法真正開心起來了,每次想起兒子,內心都隱隱作痛。

人生有時候真的很戲劇,本來一家人可以幸福美滿生活下去,但往往一個事故就可以讓我們整個家都毀掉,所有的幸福在意外面前都顯得格外脆弱,無力。

人生不是故事,而是一個個事故。

但在事故面前,我們可以做逃兵,選擇逃避,可有些人偏偏能憋著一口氣,去直面這個事故,去解決那些讓自己痛苦的源頭。

不論得失對錯,失去兒子後的林國華,在沒有兇手指紋、沒有聯網信息的情況下,硬是靠自己一個線索一個線索地逐個擊破,終於還兒子一個公道。

生活難嗎?真的難,但迎頭痛擊,比站在原地發愁、恐懼要好太多。

生活很難,全靠硬抗


生活很難,全靠硬抗


前段時間,在網上流行一個段子:“不要大聲責罵年輕人,他們會立刻辭職的。但是你可以往死裡罵那些中年人,尤其有車有房有娃的那些。”

不覺悲從中來,生了孩子,上有老下有小,哪敢因為詩和遠方,說走就走,就算被領導罵得狗血淋頭,也要苦笑強撐,被罵完還要假裝自己是一條好漢。

朋友梅懷孕後,被公司領導各種看不順眼,想把她辭退,但又礙於法律責任不敢行動,公司領導想到了一個“極妙”的方法,派她去公司門口負責按電梯,逼她自動辭職。

可是梅哪敢辭職,老公只有幾千塊一個月,揹著房貸,小孩馬上又要出生了,如果她失業,自己還怎麼過?

她站在電梯門口腳都腫了,後來公司良心發現,調她去前臺端茶倒水,可是梅依然忍辱負重,一個月一個月地熬了下來。

每個中年人都是負重前行。

在朋友圈裡看到舊友在轉發一條眾籌的鏈接,點進去看,嚇一跳,眾籌人是我一個同學,他的爸爸得了重病,在廣州大醫院治療,在縣城的唯一一套房子都賣了,家裡已經一窮二白了。

聽朋友說,同學的妻子也準備跟同學離婚,倆人正在辦手續。

但同學依然要裝成個沒事人一樣,平靜地照顧父親,儘量不在病人床前流露憂傷和焦慮,依然朝九晚五地上班,用工作忘掉婚姻的不如意,他不能讓自己身體和意志垮掉。

命運總是變著法子去考驗一個人,倒黴起來連喝涼水都塞牙,可是生活又有什麼勝利可言,不過是挺住意味著一切。

生活很難,全靠硬抗


一位姑娘曾在後臺跟我說,自己的原生家庭很糟糕,親生母親去世得早,父親娶了繼母,對她很差,小時候讓她一個人睡在陽臺,不能踏進屋內半步,像狗一樣圈養,她唸完初中就輟學了。

她的人生真的挺難,沒有母愛,父愛也沒有多少。

為了忘記傷痛,她選擇遠離原生家庭,找了一份工作,業餘讀了網上函授大學,她還學會了幫別人化妝,週末也能賺點錢,現在能租得起有陽光照見的房子,可以自食其力,不被人虐待。

她生活一點點好起來,也許還是挺不容易的,但嘗試去改變的人跟只會原地踏步的人是不一樣的。

廖一梅在《像我這樣笨拙地生活》裡說,人應該有力量,揪著自己的頭髮把自己從泥地裡拔起來。

深以為然,這位姑娘就是揪著自己的頭髮,硬生生把自己從原生家庭的泥地裡拔起來,一點一點改變命運。

每個人都有自身命運的侷限,在漫漫的人生長河裡,上蒼也不會饒過誰,每個人都要強迫經受不同的挫折和傷痛。

這也許就是生活的真相,認清這個真相後,弱者會恐懼地在原地打轉,不知道如何振作,但真正的英雄主義會且痛且前行,走過柳暗花明,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願我們每個人都用勇氣做生活裡的英雄主義,生活很難,但要熬下去,全靠硬抗。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