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多年前他們就用了「細菌戰」,滅了當時歐洲三分之一的人口

導讀:自古以來都有“兵不厭詐”這麼一說,歷來兵家為了攫取戰爭最後的勝利,可謂無所不用其極,戰爭是那麼殘酷。上世紀30年代的日本,利用細菌武器肆意侵略,尤其是中國深受其害。可就是這種極端武器,在600多年前的歐洲戰場就被使用了。

600多年前他們就用了“細菌戰”,滅了當時歐洲三分之一的人口

公元1346年,那時還是元朝末期,在歐洲就爆發了一場殘酷的細菌戰。當時韃靼人進攻黑海港口的卡法城,當時的卡法城還是意大利的殖民地。韃靼人圍攻卡法城,卻久攻不下,這一圍就是三年,這敵城不但沒破,自己軍隊卻又出問題了。由於韃靼軍屬於跨境遠征,後方補給困難,士兵條件艱苦,軍中鼠疫流行,很多士兵未戰先亡,而且鼠疫還在蔓延。

600多年前他們就用了“細菌戰”,滅了當時歐洲三分之一的人口

韃靼軍也不知道怎麼想出來一個卑劣的主意,把死於鼠疫的士兵屍體,用攻城用的投石機拋至敵軍城內,然後圍城待變。果然沒過多久,鼠疫就在敵軍城內流行,敵軍喪失戰鬥力,棄城逃回歐洲。問題就在這,當時他們對鼠疫殺傷力缺乏認識,加上當時醫療條件有限,很快鼠疫就在整個歐洲流行,導致當時歐洲2500多萬人死亡,佔到總人口的三分之一,實在可怕!

600多年前他們就用了“細菌戰”,滅了當時歐洲三分之一的人口

英國也曾演過這麼一出。1763年,英國入侵北美,想佔其為殖民地,自然遭到印第安人的拼死抵抗,傷亡慘重。英軍估計是想學韃靼軍用細菌戰,就假意與印第安人講和,並將染有病毒的手帕作為禮物送給了印第安人的首領。這招夠狠,導致天花病毒在印第安人中流行,輕鬆佔領了他們的土地。

600多年前他們就用了“細菌戰”,滅了當時歐洲三分之一的人口

這是一段卑劣邪惡的歷史,我們要正視這段歷史,警惕悲劇的重演,珍愛和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