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之後要把臉蓋上,並非完全是迷信,有一定科學依據

中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自商周時期,便有了禮法制度,人們進行的各項事務,小到吃飯睡覺,大到祭祀天神,都有著相關的禮儀規定。春秋時期,禮崩樂壞,孔夫子曾周遊列國,希望能夠恢復周禮。後來,雖說各國對此並無反應,周禮依舊用它獨特的方式生存了下來。

人死之後要把臉蓋上,並非完全是迷信,有一定科學依據

今天我們就來講講喪葬禮儀,古人有“死者為大”一說,對喪葬禮儀十分重視,這也是對死者的一種尊重。不過在古代的喪葬禮之中,有一項不成文的規定,那就是要將死者的臉部遮住。這個習俗自春秋時期的吳國開始,後世一直延續。據說當初吳王不聽勸阻,執意要放了越王勾踐,甚至為此殺了大臣伍子胥。伍子胥十分不甘,留下遺言,要求將自己的眼睛挖出來放在東門上,他要看著吳國被滅。後來果然不出所料,勾踐率領騎兵大破吳國。吳王深感無顏見伍子胥,便命人在自己死後將自己的臉遮住。

人死之後要把臉蓋上,並非完全是迷信,有一定科學依據

後來這種做法成為了一種習俗被流傳下來,現今人們不信鬼神,覺得這都是封建迷信。但是說來這件事情並非迷信,還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人死之後要把臉蓋上,並非完全是迷信,有一定科學依據

其一,防止假死。我們現在知道,人可能休克很長時間,但是並不是死了,在這種情況下,一旦入葬,可能就會將人活埋。雖說古人並不知道有這種名稱,但是這種情況定然存在。古人便想了兩個辦法,一,停屍三天,二,用黃表紙蓋臉。因為就算是假死狀態也是會有微弱的呼吸的,時間一久就會將黃表紙打溼,這樣就很容易被人發現了。

人死之後要把臉蓋上,並非完全是迷信,有一定科學依據

其二,避免家人太過悲傷。家中至親去世,對於親人來說定然是一種無法言說的傷痛,在這種情況下,若是再看到死者面容,悲傷必定加劇,情況嚴重者還會直接昏厥。為此,還是遮住臉比較好一點。

人死之後要把臉蓋上,並非完全是迷信,有一定科學依據

其三,便是維護死者尊嚴。人死後,血液停止流動,人的身體會變的冷硬,臉上看起來煞白。這樣的情況下,可能會嚇壞一部分人,若是死者生前極為注重容貌,這樣顯然不是他所願意的。再有,若是正值酷暑,天氣炎熱,裸露在外的面部會會很容易受到蚊蟲的叮咬,毀掉死者的容顏。故此,這是對死者尊嚴的維護。

逝者已逝,我們能為他們做的最後的一件事,便是盡力保住他死後的尊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