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紅城追尋檢察的足跡

內蒙古保安沼檢察


走進紅城追尋檢察的足跡


興安盟烏蘭浩特市對於內蒙古乃至全中國來講,都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1947年5月1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第一個省級民族自治政權——內蒙古自治政府在這裡宣告成立。

9月13日上午,19位全國人大代表分別走進興安盟檢察分院、烏蘭浩特市檢察院,觸摸歷史的脈搏,感受紅城檢察的發展。

走進紅城追尋檢察的足跡


在興安盟檢察院,代表們參觀了以“改革、創新、發展”為主題的展板,傾聽了全國模範檢察官春華代表基層控申一線檢察人講述的檢察故事。

走進紅城追尋檢察的足跡


據介紹,興安盟檢察院注重運用雙語訴訟保障少數民族的合法權益,主動對接“楓橋經驗”,打造了一批以“興安之春”檢察工作室為龍頭的特色雙語檢察品牌,根據蒙古族聚居的特點,採用蒙漢雙語接訪、蒙漢雙語訴訟、蒙漢雙語心理諮詢師介入調解,聘請各族人民監督員監督、刑事司法救助、視頻遠程接訪等方式,為少數民族提供公正、優質的法律服務,2017年獲得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單位表彰,是全區政法系統唯一一家獲此殊榮的單位。春華是其中的突出代表,也是科右前旗“興安之春”檢察工作室的帶頭人。

走進紅城追尋檢察的足跡


“春華的故事飽含著法律的溫度,聽了她的講述深深地被打動了,甚至有流淚的衝動!”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副所長何琳一直關注著檢察工作,她邊走邊聽邊問,或直言自己的困惑,或抒發新的感悟,她的認真與執著深深地觸動了內蒙古檢察人。

“我們的幹警走到哪裡,哪裡就是興安檢察,哪裡有訴求,哪裡就有興安檢察!”興安盟檢察人的宣言鏗鏘有聲,引起了代表們讚歎。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正安縣鳳儀鎮農民、正安縣貴州神曲樂器製造有限公司負責人鄭傳玖笑言,我們哪裡是來視察的,根本是來學習的,檢察院的很多工作超前、創新,我們要好好地把這些經驗帶回去。

走進紅城追尋檢察的足跡


在烏蘭浩特市檢察院,外面雖仍有秋的寒意,未檢科工作人員李瑩卻感到熱浪滾滾。代表們參觀了該院的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後,把進行講解的她層層包圍,問題一個接著一個,“代表們履職意識很強,他們不僅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提了很多建設性的意見,讓我們也收穫很大!”李瑩感慨道。

走進紅城追尋檢察的足跡


同樣被代表們包圍的還有自治區檢察院黨組副書記、副檢察長簡小文,無論是談具體的案例還是講檢察工作思路,他都信手拈來,“如坐春風!”代表們評價道。

走進紅城追尋檢察的足跡


從呼和浩特到烏蘭浩特,代表們飛躍了萬米的高空,也橫跨了千餘里的距離,對內蒙古檢察工作從陌生到逐漸熟悉。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們委員馮忠華表示,內蒙古自治區的檢察工作緊緊圍繞區域特點,開展得有聲有色,貼近生活也貼近實際,特別是在公益訴訟方面緊扣生態建省的主題,立足於生態環境的建設和保護,圍繞林區的轉型發展和脫貧攻堅的三大戰略,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可以說內蒙古的檢察工作展示了自己的特色,也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走進紅城追尋檢察的足跡


興安盟檢察分院檢察長韓彧用三個思考來表達這次與人大代表交流的體會,他說,怎樣聚焦主責主業還要認真思考,怎樣在監督中辦案在辦案中監督還要認真思考,怎樣規範檢察工作還要認真思考,我們要從代表們的意見和建議中汲取養分,把這些意見和建議轉化成推動興安盟檢察工作的助推力,使興安盟檢察工作更好地服務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服務興安盟老百姓。

13日下午,代表們還將趕往呼倫貝爾市,繼續尋找檢察的足跡,歡迎繼續關注!

走進紅城追尋檢察的足跡


轉發 程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