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獲得無條件的愛,只能從這一點做起

在關係中有兩種主要的需求,就是“愛”與“被愛”的需求。

我們在生命中所做的一切,我們所有的成就、地位都是在追求這兩種需求。

1、無條件愛你的人在哪裡?

讓我們先來看看“被愛”的需求。

看進你的心,從你有自己意識的那天開始,你就在尋找能夠無條件愛你的人。無論你是或不是什麼、漂亮與否、聰明或愚笨,你都在尋找熱情的愛你,而且只愛你的人。

小時候,你從父母親或養育你的人尋求這份愛,你希望從你生命一開始時,被父母全然與熱情的愛著,希望他們在這世界上最愛的是你。

你很快樂的相信這一點。在你流了口水、對著餐桌打嗝、吐出食物時,每個人都笑著說你是多麼可愛啊!

有天晚餐時,你看到父母更注意你幼小的弟弟,一個憂傷的念頭閃過腦際:“他們不是我獨有的了,也許爸爸媽媽更愛弟弟。”

於是,你再次發出笑聲、打嗝、將果凍吐到地板上,試探著。這次,母親卻告訴你要長大了,她厭倦清理你的爛攤子。

但你的弟弟這時打嗝,打翻了豌豆,每個人都依然拍手和大笑。你對愛的追求失敗了。你瞭解到要父母只愛你一個人是不可能的,於是你到其他地方尋找愛。

想要獲得無條件的愛,只能從這一點做起

你到學校中,尋找愛你、而且只會全然愛你的朋友。你找到了她,她是你最好的朋友。但有一天,你看到她擁抱著自己的妹妹,她們丟下你,兩人一起去看電影,你再一次看到追尋失敗了。

於是你轉向老師,成為他最優秀的學生;直到有一天你成績不理想,老師狠狠的罵了你,對被愛的追求又再次走進死衚衕。

後來,你遇到了生命伴侶,你對自己說:“是的,他會熱情的愛著我,至死方休。”

有一段時間,你在那份愛裡很安全;直到你們結婚了,在家庭紛爭中,他卻站在自己母親那一邊;而且他越來越喜歡待在辦公室,而不是在家裡。

你生一個孩子,你心想:“我會以愛灌溉他,然後他就會完全的愛我,而且只愛我一個人。”

你快樂了一段時間。但當你抱起嬰兒時,他放聲大哭,而且顯然更喜歡被你丈夫、你妹妹、雜貨店的陌生人,或幾乎其他任何人抱著,但就是不喜歡被你抱。

所以你又生了另一個孩子,這次一切都很好;直到他八歲了,不再喜歡父母的陪伴。後來,你的孫子誕生了,有一天他也不再肯花時間與你在一起。也許你開始養寵物,繼續追尋被愛。不斷的追求那個愛你,而且只愛你的人。

全然去愛與被愛的這種需求,不斷地驅使你,然而不知怎麼的,你從來沒有遇到全然愛你的人。

有一、兩個時刻你彷佛感受到了,但當你想永遠保有這份愛時,心卻又破碎了,愛就這樣悄然的滑過指間,消失了。

我們永遠無法從別人那得到全然的愛。

想要獲得無條件的愛,只能從這一點做起

2、失去的恐懼,讓你不斷乞討愛

看一看你生活中所有的渴望,想變漂亮、更聰明、更強壯的渴望,想變成最好、最完美的渴望,想要成為有愛心、善良、能服務人群的渴望,想把事情做得盡善盡美的渴望,或是想成為富翁、有錢捐助別人的渴望……

如果你看得非常深,會發現這些渴望基本上都是一種想要被愛的渴望。“如果你成為你所渴望的這些特質,你就會被這種信念利用,使你處在“真實的樣子”與“想成為的樣子”的衝突之中。

看看你今天剛買的那件美麗衣裳,你多麼小心翼翼的裝扮,梳理你的頭髮。

這行為背後的想法是什麼?你是不是覺得如果你更漂亮一些,就會得到更多的愛?你為什麼去上那些課程,收集那些證書?你是不是覺得如果你成為更好的人,你就會得到更多的愛?當超市的收銀員請你捐款給一個你不曾特別關注的慈善團體,而你也真的沒有閒錢,卻還是點頭說“好”時,這是出於慈悲?還是認為收銀員和排在你後面的人,會因此給你一個愛與尊重的眼神?

奇怪的是,如果你真的看進你的生命,可能會發現你從來沒有全然被愛的經驗。在這世界上,沒有人可以說他們無條件的被另一個人所愛;因為在你內心深處有股空虛,拒絕相信你是被愛的。即使當你真的被愛時,那股空虛感,那種對失去愛的極度恐懼,使你仍舊保持在乞討愛的狀態。

你需要不斷的感覺被愛,因此你往往在關係中懷著佔有慾。當愛是佔有時,就會恐懼喪失愛。你破壞了自己與其他人的自由;控制或佔有別人,就像把別人視為一件物件,這導致了彼此的痛苦。

你經常為了所謂的“真愛”而去測試親近的人,最後只感到不滿與憤怒。真相是你不愛自己,你試圖透過關係來滿足自己。

想要獲得無條件的愛,只能從這一點做起

3、愛只能透過接納自己發現

智者說:“良好的關係從自己開始,而不是從別人開始。”一切的愛都只能從愛自己開始,你只能對別人做你對自己做的事情。

沉思其中之道,就會明白你與自己連結的方式,正是你與別人連結的方式。如果你譴責、批判自己的每個思想、話語與行動,必然也會對別人做出相同的事情。如果你被自己的缺點所困擾,也會因為人們的缺點而折磨他們。

想要獲得無條件的愛,只能從這一點做起

要有良好的關係,非常重要的是:一個人必須先接納自己;接納自己的身體、童年、過往、能力,以及所有的情緒和人格面向。除非你能夠接納自己,否則你無法接納別人,除非你能夠愛自己,否則你無法愛別人。

一旦你可以與自己和平共處,你幾乎在所有的關係中都能找到平靜。當你可以看見自己,接納自己真實的樣子,愛自己真實的樣子時;很自然的,別人就會看見你真實的樣子,接納你真實的樣子,愛你真實的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