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回眸:還是蘇北故鄉的月更明

文:鄧聯歡

在我國諸多古老節日中,唯獨中秋節多了一份歲月輪迴的明亮印記。歲歲年年,年年歲歲,中秋節因一輪皎潔的明月帶著大自然特殊的胎記定格在華夏兒女的心中。涼蟾光滿,中秋月圓;親情相聚,家人團圓。“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這是一個團圓的節日,也是一個思念的日子,千百年來,它給我們的民族留下了沉甸甸的記憶。


中秋回眸:還是蘇北故鄉的月更明


走過童年,走過青春,行走在城市和鄉村,穿行在生活的風雨中,吃月餅,賞明月,回眸一個個十五,細數一個個中秋,我覺得還是童年故鄉的月最明。

小時候,生活不富裕,甚至中秋吃月餅都很困難。可是,我們的童年卻沒有今天的孩子這麼多的管束,沒有電視機可迷戀,更沒有手機引誘得神魂顛倒,夢繞魂牽。平時交往要比現在的孩子頻繁,自由度也比現在的孩子多得多,人際關係單純又隨便,那時候小夥伴的友誼似乎更親密無間。

每逢中秋節要好的夥伴總要聚一聚,老家歡口叫做“圓月”。所謂“圓月”就是在一起吃點好飯,喝點小酒,在月光下談天說地玩耍一番。

那時候,八月十五在我們心中的地位很高,甚至超過了春節,因為春節忌諱多,大人輕易不讓到別人家吃飯,唯獨八月十五孩子們是可以按自己的心意去過的節日。

中秋回眸:還是蘇北故鄉的月更明

臨近十五,朋友間便商議今年在誰家“圓月”,一旦確定,東道主便非常高興,給家長提出種種要求,做好充分準備。其他成員也反覆掂量自己傢什麼能拿出手,到時候帶過去作一樣菜。當時生活條件差,一家辦一桌菜的確有困難,況且那時吃的用的都不寬裕哪家也不願意為小孩子的朋友大手大腳地破費,於是,大家兌菜便成了八月十五“圓月”的慣例。

我們板著指頭計算離十五還有多少天,在急切的盼望中,在秋收秋種秋色秋香裡,我們總感到中秋節故意姍姍來遲。終於等來了,我們在節日當天下午放學後,早早到家再次精心挑選自己要帶的東西,選好後便焦急地等待,人在無事做的時候,專等一個約定的時間,那感覺真慢,明明兩個多小時卻慢得像半個世紀。終於等到了,太陽就要落山了,紅霞滿天,秋風送爽,我們拿著自己心儀的東西,羞澀地腳步匆匆地向辦場的夥伴家走去。

辦場的夥伴非常看重幾年輪到自己一次的機會,力爭做最好的東道主,猶如一個國家主辦奧運會,是展示自己實力的最佳時刻,他早早的在自家門口鄭重地迎接各位的到來。


中秋回眸:還是蘇北故鄉的月更明


進家後,大人也格外熱情地招呼小夥伴們,並客氣地問長問短。很快大家就到齊了,有帶紅辣蘿蔔的,有帶黃瓜的,有帶月餅的······寒暄談笑間,大人已經把一桌菜做好了。紫紅的辣蘿蔔條,豔紅的辣椒,翠綠的黃瓜,杏黃的胡蘿蔔絲,醬紫與綠色相間的麻汁豆角,自己養的小公雞,豬肉粉條貼鍋餅······五顏六色,色香味俱全,純天然的農家菜,那時候在平時是根本吃不到的,看著一桌豐盛的菜,確實讓人垂涎三尺。

月亮升起來了,我們“圓月”興正濃,吃喝玩樂,暢所欲言。溫馨的村莊,要好的夥伴,寬鬆的環境,我們吃得高興,喝得酣暢,至今還記得,年齡小時,以茶代酒;一旦上了中學,八九個人喝瓶酒,大人也不刻意反對,較多的時候,喝一元多的魚臺米酒,偶爾也上個檔次,喝瓶豐縣的泥池雙胞胎。

喝酒多少那時也沒有人在意,更沒有酒癮,主要借酒取樂,常玩的是用火柴棒猜有無,這種玩法主要比的是執著與應變;有時也揭撲克數數逮喝酒人,這種喝法,常常有人結幫拉派作弊,戲弄某個人;偶爾喝高興也一對一劃拳論輸贏,這種喝法技術含量較高,較量的是眼疾手快,隨機應變,一般人玩不好。就這樣,觥籌交錯,起坐喧譁,搖旗吶喊,歡聲震天,其樂融融,不知不覺月已中天。


中秋回眸:還是蘇北故鄉的月更明


皓月當空,夜色正濃。“遙看寒光金鏡,皓彩明榼,正人間三五。”吃飽,喝足,我們沐浴著如水的月光,開始捉迷藏。分組後,選出各自的頭領,以剪刀、錘子、布,分出輸贏,決定藏與找的先後。

於是,一聲令下,呼啦啦沿著熟悉的街巷,甚至村邊的溝渠,飛奔而去。一班人就這樣四下分散,全部找到,還真得好長時間。一找一藏,一個來回,在盡興的玩耍中,渾然不覺時間飛逝,一兩個小時很快就過去了。那時,那夜,那月色,我們無拘無束地瘋玩,無憂無慮安然自在,正是這彼此溫暖的陪伴,童年才是如此五彩斑斕,神采飛揚的青春少年,穿行在鄉村清涼的風,沉醉於中秋明亮月,陶醉在故鄉美麗的夜。

在如花的歲月裡慢慢長大,我們走出生於斯長於斯的故土,帶著懵懂與迷茫,帶著自信與好奇,去尋找利於自己發展的平臺;時間飛逝,我們羽翼次第豐滿心便野起來,決定到更遠的地方去看看,在走南闖北中,吃過許許多多的飯店,也曾在星級酒店聚過餐,儘管花色繁多,環境優雅,設備高檔,卻怎麼也吃不出童年“圓月”的滋味。

走過古都新城,穿行煙雨江南,站在城市林立的高樓間,在中秋賞月卻多了些許困難,有時轉過360度,卻找不到月在哪兒?看來看去,怎麼也看不出城市高樓間月兒的明亮。我想這不僅僅是“時位之移人”,恐怕有一種沉澱在心靈深處的故土情懷。因此,歲月的風雨煙塵,怎麼也遮蔽不了童年故鄉的美好與溫馨,在流年的光影裡,輕輕回眸,怎麼看都是記憶中故鄉的月最大最圓最明。


中秋回眸:還是蘇北故鄉的月更明


又到一年一度中秋節,在這個滿蘊著親友團圓的時節,我想,在我們的感覺裡,今夜還是故鄉的月更明。你在哪裡?你能回故鄉陪親人過節嗎?也許工作不允許,那就給守望在家鄉的親人視頻吧,看看那輪貯滿了鄉音鄉情的你我情有獨鍾的定格在記憶深處的月亮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