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聚烏鎮!馬化騰、馬雲、李彥宏和雷軍,誰的格局更高?

2017年最後一個月,烏鎮再次讓世界聚焦。

12月3日至5日,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World Internet Conference)在浙江烏鎮舉行。今年大會以“發展數字經濟,促進開放共享——攜手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設置20個分論壇,涉及數字經濟、前沿技術、互聯網與社會、網絡空間治理、交流合作等前沿熱點問題。

在昨天的開幕式和全體大會上,馬雲、馬化騰、李彥宏、庫克等互聯網大佬從各自的角度分別發表了主題演講,跟隨大佬的腳步,我們也去指點一番江山。

馬化騰:中國企業需成為新技術的驅動者和貢獻者。騰訊要成為一家以互聯網為基礎的科技與文化公司,這裡面最關鍵的就是創新。過去,中國企業主要扮演新技術的跟隨者,但今天我們需要成為新技術的驅動者和貢獻者,與全球合作伙伴一起協同發展。騰訊現場向嘉賓展示了騰訊在人工智能、VR等領域的先進技術,並闡述了在醫療、教育、公共交通、未成年人保護等方面取得的階段形成果。

齊聚烏鎮!馬化騰、馬雲、李彥宏和雷軍,誰的格局更高?

對於在互聯網圈泡過兩年的同僚們,人盡皆知騰訊這19年來靠著模仿起步,靠著吞併和收購一步步實現逆天。騰訊的模仿加入了鮮明的中國特色,在社交領域所向披靡,再無競爭對手;佈局遊戲和移動互聯網的舉措一直讓騰訊走在前沿,現在的騰訊相比三年前明顯加大了研究力度,人工智能,社會化信息服務等多項成果落地。我認為,到目前階段,騰訊終於可以稱之為一家科技公司了,騰訊從前的路,我借用任正非的語錄,定義為“創造性模仿”。現在也可預言,騰訊的社交網絡基礎,為他的社會化信息服務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勢。

馬化騰的演講保持了他一貫的低調:少說話,讓成果代替自己發言,不渲染,不張揚。我相信在下一個5年中,騰訊依然會在解決當下的問題中穩步前行。

李彥宏:互聯網的人口紅利沒有了,但還有技術紅利。李彥宏在演講中提供了一組數據:過去四年,中國互聯網網民的成長速度要慢於中國GDP的成長速度,這意味著互聯網的人口紅利沒有了。

在去年的世界互聯網大會上,李彥宏在演講中表示移動互聯網時代即將結束。對此,李彥宏在今天的演講中表示,人口紅利的消失是其認為無線互聯網時代結束的原因,“去年許多人不認同,而是說下半場開始了。

齊聚烏鎮!馬化騰、馬雲、李彥宏和雷軍,誰的格局更高?

技術出身的李彥宏,與會基本是圍繞“技術”的主題。他也羅列了幾組數據,包括網民增長率、上網時間等等,闡述自己的觀點。他認為未來數字經濟發展的動力是人工智能,而人工智能與過去互聯網技術相比還有一個很大特點,就是具有垂直整合的能力。百度Apollo平臺基於自動駕駛技術,可以讓產業鏈上下游不同公司甚至不同行業參與其中,很多領域會從中受益。基於此,李彥宏認為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將推動技術、社會的不斷進步。我們都清楚,百度AI,是今年全年百度最重要的一項任務,無人駕駛汽車等成果也是撩煞眾人,尤其是百度信息流業務發展不如預期的情況下,百度AI成果很好的撐起了門面。聯想一年多前百度的困局,我們現在可以認為,百度賭對了。接下來,就看李彥宏如何用技術驅動百度的下一步。

雷軍:中國換機潮結束,去印度還有機會。雷軍出席當天的論壇討論時表示,和中國互聯網公司在全球崛起一樣,中國手機企業也正在全面崛起,全球前六的公司,第三四五六名都來自中國。

齊聚烏鎮!馬化騰、馬雲、李彥宏和雷軍,誰的格局更高?

擅長營銷的雷布斯口隨心動,演講內容也是以手機營銷為中心。應該說,雷軍是位很務實的大佬,本身擁有小米科技,同時兼任金山、YY、獵豹移動的董事長,手捏四大上市公司,自然的將市場和利潤劃為頭等大事。雷軍在本次演講也喊出來,小米下一步計劃是發展新零售,兩三年之後5g時代就會開始,做好提前佈局是非常重要的,而對於各大企業競逐激烈的AI技術,雷軍認為“這是一個開放的時代,每家公司都有機會,很多公司都會從各自擅長的領域分得一杯羹,大家領先也就是領先一步半步“,似乎無意參加這個角逐,或者說他想發力的時候,也能很快追趕。雷布斯的睿智,非等閒之輩可以猜透。


馬雲:過去20年互聯網從無到有,未來30年從有到無。“如果說過去20年互聯網 從無到有 ,那麼未來30年,互聯網將 從有到無 ,這個無是無處不在的無 ,沒有人能夠離開網絡而存在。”對數字經濟和網絡空間與其擔心,不如擔當。致辭中,馬雲向全場的互聯網企業家倡議:今天的互聯網企業是時代的寵兒,獲得了從來沒有過的機遇和財富,但更重要的是應該擔當從來沒有遇到過的巨大責任,因此互聯網公司應該靠不斷創新贏得市場,要靠擔當、共享和普惠精神贏得尊重。

齊聚烏鎮!馬化騰、馬雲、李彥宏和雷軍,誰的格局更高?

馬雲表示,互聯網正在深入到社會的方方面面,互聯網技術革命的影響力可能超過過去一切技術革命的總和。“未來30年,數據將成為生產資料,計算會是生產力,互聯網將成為一種生產關係。如果我們不數據化,不和互聯網相連,那麼會比過去30年不通電顯得更為可怕。”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近年來全球瀰漫著一種對新技術的擔心,擔心機器會搶走人的工作機會,擔心機器會控制人類,擔心人類會毀滅在自己最偉大的發明中。對此,馬雲明確表示“新技術不是讓人失業,而是讓人做更有價值的事情,讓人不去重複自己,而是去創新,讓人的工作得到進化。” 馬雲舉例說,清朝時期鐵路出現,人們抵制,擔心沿線挑夫會失業影響社會穩定,但現在有200多萬鐵路工人;集裝箱出現後,搬運工人擔心失業,但港口卻出現了很多吊船工人。

馬雲再次強調,與其擔心技術奪走就業,不如擁抱技術,去解決新的問題。人類有獨特的創造力,所以人類要有自信,機器是不可能超越人類的。

這是馬雲連續第四次出席世界互聯網大會,這位超級演說家每次在會上分享的觀點和思考,都會引起互聯網業界的強烈關注,本次大會亦不例外,他再次規劃了互聯網的未來藍圖。馬雲的演講會讓你覺得遙不可及的事情彷彿觸手可及,試想30年之後,正好是80年代的人即將退休的年紀,這代人已經對對互聯網極度依賴,更不要說目前的新生兒。可以肯定,只要地球不滅,30年後依舊是互聯網的天下。馬雲,活活的一位“能量巨人”。

馬雲與雷軍是不同風格的營銷,前者靠思想,後者靠手段,兩種方式難以評判孰優孰劣。從個人感受而言,馬雲的思想營銷更為可怕,構思清晰,有理有據,幾乎不留讓你反駁的餘地,好似救世主一般的存在。回到文章標題,從格局而言,個人以為馬雲無疑獨成一檔。

四人作為中國乃至世界互聯網圈的超級大咖,風格迥異,各自代表著自家的企業文化,演講內容則是與個人的思考方式一脈相承。所以,成功者難以憑性格定論,然而他們四人有一點是共性的,就是專注。歡迎共同探討

願你我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