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耕說字-我的本意

文耕說字-我的本意

獨步天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是說:匠人想要使他的工作做好,一定要事先準備得心應手的工具,並且工具要鋒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準備工作非常重要。語出《論語·衛靈公》:子貢問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子貢何許人也?子貢,端木賜(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56年),複姓端木,字子貢(古同子贛)。漢族,春秋末年衛國(今河南鶴壁市浚縣)人。孔子的得意門生,孔門十哲之一,“受業身通”的弟子之一,孔子曾稱其為“瑚璉之器”。話說孔子能夠帶領學生周遊列國,路上所需的資金和人脈多虧子貢的疏通。

暫不說孔子,也不說子貢,咱這次就說這個工具吧。

工具是啥,就是要完成一件工藝品或者完成一件事情所必須的器具。換句話說,沒有這個工具,就沒法完成事先預定好的事情或者目標。再換句話說,你要是想上房揭瓦,必須得有梯子吧。沒有梯子,房都上不去,何談揭瓦。

所以,工具至關重要。

在歷史上,因為工具的不同,甚至可以區分不同的時代。比如:石器時代,青銅時代,鐵器時代,後來的熱兵器時代,電子時代,和今天的信息時代等。文字創造之初,就有一些字反映了工具的重要性,和在生活中生產中戰爭中的重要地位。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跟兵器相關的一組文字。

第一個就來說說“幹”這個字。

先來看看乾的字形吧。

文耕說字-我的本意

乾的古文字寫法

看著像什麼?就算我不提醒,也能看出來吧,對,像樹杈。那麼這個樹杈是幹什麼用的呢?

我們來看看字典中是怎麼解釋的吧。這裡主要引用的是《甲骨文字典》中的解釋。

文耕說字-我的本意

乾的解釋,引自《甲骨文字典》

看到了吧。在茹毛飲血的矇昧時代,我們的先人也是講究營養的,為了保證肉蛋白的攝入,一定要吃肉,吃肉就要捕獵,捕獵肯定就需要工具。經過多年的實踐,發現如果有一種工具能夠制服野獸的脖子,那就是有效的工具,後來,人們發現樹杈就是這個工具,即幹,就是這個有效的工具。所以,在最初的捕獵中,這個幹貢獻巨大。在古文字中,狩獵的狩和戰鬥的戰的古文字都有這個幹字。對於一棵樹來說,樹幹(gan4)是主要輸送營養的通道,樹枝是次要輸送營養的通道,所以,幹(gan1)就是主要的,支(枝的本字)就是次要的。後來,就把跟太陽相關的十個符號稱作天干,跟月亮相關的十二個符號稱作地支。

與自然,與動物搏鬥的主要工具就是幹,那麼與人作戰的主要工具是什麼呢?就是下面這個字。

文耕說字-我的本意

戈,古文字寫法

就是戈。話說戈,可是冷兵器時代的常規武器,一根長三米的結實的木棍,手握一端,另一端固定一個有刃的銳器,既可以防身,又可以有效攻擊對方。請看看在甲骨文字典中的解釋(如下)。

文耕說字-我的本意

戈的解釋,引自《甲骨文字典》

如果查閱一下商朝的歷史或者甲骨文中的記載,其中有很多是關於戰爭的,一旦發生戰爭,就缺不了正面的進攻,正是戈的用武之地。當然,這個武本身就是手舉戈而進軍的會意。

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最基本的兩個工具就是乾和戈。所以,成語字典中出現了大動干戈這個詞。現在知道為啥用干戈比喻戰爭相關了吧。

當然,除了干戈,一個戰爭還少不了其他武器。比干厲害的是戈(戈有銳器),比戈厲害的是什麼呢?

就是下面這個武器。

文耕說字-我的本意

戊的古文字寫法

對,就是這個字,今天的寫法,就是戊。我們來一同看看甲骨文字典中的解釋。如下。

文耕說字-我的本意

戊的解釋,引自《甲骨文字典》

後來,這個戊字被地支借走,並且不還,為了繼續表達武器的意思,於是就創了鉞這個字。就是十八般兵器的鉞的右半部分。

還沒看到我,是吧。彆著急。慢慢來。

因為還有比戊還厲害的武器。如下。

文耕說字-我的本意

戌,古文字寫法

對,這個字就是今天的戌(讀音xu1,不是戍shu4)。從字形上看,很容易可以看出,這種兵器比戊厲害。

文耕說字-我的本意

戌的解釋,引自《甲骨文字典》

看看甲骨文字典中的解釋,就能夠對比出說文解字說的有點玄乎了吧。對了,丁酉年後就是戊戌年。即明年的干支紀年的排序,就是戊戌。

還沒到我?這就到了,大家看到了吧,這麼多兵器了,一個比一個厲害,從最初的幹,然後就是戈,再後就是戊,之後就是戌,戌之後是什麼?就是這個下面這個兵器了,對,就是

了。

注意啊,上圖左下角的篆書,是伐,不是我,這是楊沂孫的一個錯誤。當然,後來的這個網站也沒有注意到。這個書法字典的網站中沒有收錄甲骨文的寫法,其實,甲骨文中,有我的寫法,而且還明確標註了我的含義。見下。

文耕說字-我的本意

我的解釋,引自《甲骨文字典》

甲骨文中我的解釋。為啥是兵器呢?看下面這個圖吧。

文耕說字-我的本意

好了,終於看到我這個兵器了。

很早的時候,我就用作人稱代詞了,按字源裡的說法,就是久借不還。字源對我的解釋及演變如下。

文耕說字-我的本意

我,《字源》中的解釋

看出來了吧,我的本意就是一種兵器。好,現在我們來一同回味一下這些冷兵器時代的兵器啊。第一個就是戈,這個戈就是常規武器,也就是普通士兵用的兵器,領導普通士兵的長官肯定會有更高級的兵器,我們暫且不管他們的職稱,就說他們用的兵器,肯定比戈高一級,從文字學考察,暫且就說是這個戊;話說,在這些兵器中,還有一個重要的兵器就是戟,其實,這個戟就是比戈多一個卯頭,甲骨文中沒有這個字,我們就先不分析啊。說到這個戟,不得不說一個歷史名人,就是韓信,想當初,蕭何追韓信之前,韓信就是一個普通的執戟郎。還是回來說冷兵器的戊,比戊更厲害的就是戌,從字形上就能很明顯地看出來。因為商朝時期的歷法非常厲害,戊和戌很早就被天干地支借走了,結果戊和戌的本意就用其他字代替了。幸虧我們今天看到了甲骨文,才能梳理清楚戊戌本也是指的兵器。

眾所周知,普通士兵用的武器殺傷力最低,隨著兵器級別的升級,兵器的殺傷力也就越來越高,比戈厲害的依次是戊,戌,我。當然,我們也要知道,隨著兵器的升級,兵器的重量也就越來越大,如果普通人能夠拿起戈不是問題的話,如果讓一個普通人拿起戊和戌可能就是問題了,更別說拿起

這個兵器了。但是,在普通人心目中,每個人都想拿起我。。。。。為啥呢。因為能夠拿起我的人都是領導,或者是將軍,也就是說,拿起我的人,一般都是殺傷力很強,也能夠堅持到最後不死的人。

每個人都想拿起我,問題是,你有多大的本領,你肯定知道我的重量,你有這樣的能力嗎?你能夠拿起我並且揮舞自如嗎?能夠勇猛殺敵嗎?如果可以,那你就配的上用我,如果不可以,你就不配。

於是,我們今天的人都知道,我,慢慢就成了一個人稱代詞了。問題是,很多人都忘記了我的本意。

趙文耕老師幼承家學,後拜京城明家寒石為師,專習隸書,跟隨《甲骨文字典》主要編纂者黃波先生學習古文字。跟隨桑敬民老師學習中國文化傳承。現總結所學,在北京東城鼓樓開設了“少兒書法班”,“甲骨文與中國文化”等系列課程,可以為中小學做公益講座,歡迎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