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讀」李娟:悲也放下,喜也放下

題記:靜夜裡,讀一本好書,悲也放下,喜也放下。天上夕月一彎,淡若清夢。

「薦讀」李娟:悲也放下,喜也放下

清晨,鳳凰古城落了細雨,煙雨籠罩,分不清是雨絲還是晨霧,腳下的青石板路被雨絲滋養的黝黑髮亮。

小巷深處傳來清遠的簫聲,似楊柳拂過湖水。一戶人家圍牆上伸出幾枝嫣紅的薔薇來,牆角下溼漉漉的泥土中,落了一地花瓣,悽美絕倫。《紅樓夢》中有詩:一抔淨土掩風流。原來,花瓣要是落在水泥地上,就不好看了,只有落在泥土中才有悽豔的美。落花,簫聲,微雨中也不必撐傘,一個人漫步阡陌小巷,靜靜地想著心事。

彷彿看見吹簫人著一襲長衫,儒雅,孤單,寂寞無人見。他手裡握一管竹蕭,簫聲蜿蜒而來,流淌無盡的惆悵,一個人為愛所傷,鬱郁難言,說不盡的思念和傷感,只有一管竹蕭替他說了。

有人說,笛樂蕭憂,少年是一枝玉笛。我說,中年,便是小巷深處清遠惆悵的簫了。

簫聲清冷,清瘦,有風骨,我彷彿看見穿著長衫儒雅的男子,眼睛裡有著無言的憂傷。這樣的人應該是沈從文。月下聽蕭,似乎要隔著靜靜的幽林,隔著茫茫的江水,隔著如黛的山色,隔著如水月光,隔著雲端來聽。張潮說,凡聲皆宜遠聽。我說,唯聽簫聲則遠近皆宜。


「薦讀」李娟:悲也放下,喜也放下

插圖來自 畫家張震

清少納言在《枕草子》中寫道:將非常長的菖蒲根卷在信裡的人們是很優雅的。

雲中錦書,水中魚箋,纖纖尺素,枝上花箋。這些嫻雅而古典的字眼,這些美好靜美的詞語,在古代,都是用來特指書信的。

偶然收到友人的書信,清麗的顏體小楷寫在八行箋上。優雅的漢字,古意橫流。讀著清雅善美的信箋,我彷彿一瞬間回到古代。有時,友人寄來的信中,會夾著幾片銀杏葉,如碧綠的小扇子。或是夾著幾片嫣紅的桃花,一兩朵臘梅,雖然枯萎了,還有暗香盈袖。在昏黃的燈下,打開清芬暗盈的信箋,伴著幽幽花香和墨香讀信,想著她寫信時的心情,真是很美好的事情。


《會真記》中,鶯鶯給張生寫信,素雅的信箋中附著一枚玉環,暗示她玉石一般的情意,堅貞不渝。想像她在花窗前的燭光下,伸出纖纖素手給他寫信,嫻靜從容。一字一句,皆是相思。

有一日,翻開泛黃的信箋,看見友人寫的幾行小詩:“心裡裝著她,老去,老去又能怎樣”。靜夜裡心裡默誦著,思之令人落淚。寫信的人遠去了,隔著碧海,隔著雲天,隔著光陰深深的溝壑。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無論歲月過去多少年,那份情誼永遠在,一輩子,終難忘。


「薦讀」李娟:悲也放下,喜也放下

插圖來自 畫家張震

初夏時節,院中的白玉蘭開花了,一朵朵靜臥在枝頭上。安然似一隻只小白鴿。森兒四歲,和小夥伴在樹下玩耍,不一會,他向我直奔過來,手裡捧著一朵含苞欲放的小花苞,白胖胖的小手,亮晶晶的眼睛,大喊著:媽媽,我送給你一個“花寶寶”!他說的多好啊,未開的花苞不就是“花寶寶”嘛。我蹲下來接在手上,看不夠兩個“寶寶”。心裡想,上蒼多麼厚待我,賜予我“花寶寶”一樣的森兒。

他望著我詭異地笑著,冷不丁在我臉上親了一口,口水湯湯,伴有幽幽的奶香。

作家林清玄寫過:“我買白玉蘭的時侯,感覺上,只買一瓣心香。”我多欣喜,不用花一分錢,就會有孩子送來瓣瓣的心香。內心喜悅著,如同一樹樹花開。

森兒五歲,學背唐詩: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稚嫩、清亮,語聲朗朗,如大珠小珠落玉盤。

我停下手中為他編織的小毛衣,靜靜望著他。午後溫暖的陽光灑在他身上,他穿著牛仔揹帶褲,紅上衣,晃著小腦袋,陶醉之極。

原來,世間最美的聲音,除了春天的鳥聲,夏天的蟬聲,秋天的蟲聲,冬天的雪聲,還有小童朗朗的讀書聲。如花落湖水,雨打荷葉,清泉叮咚,少有的潔淨靜美,猶如天籟。

「薦讀」李娟:悲也放下,喜也放下

插圖來自 畫家張震

我家住在四樓,從書房的窗戶向樓下張望,就是小區的圍牆。圍牆外有一戶農家,今年,院裡半畝方塘種滿了荷花。我讀書寫作累了,就捧著一杯清茶,倚著玻璃窗看樓下的荷塘。

初夏時節,荷塘裡生出幾片嫩綠的荷葉,像是孩子手中擎著嫩綠的小傘。不幾天,荷葉全出水面了,滿塘碧色,翠衣翩翩。我恍惚置身江南水邊,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

清晨醒來,第一件事就去看荷塘。果然,有荷花開了,翠葉中升起幾朵白荷,少有的素雅,如同白衣翩翩的少女站在清清溪水邊。想起詩人洛夫的詩:“眾荷喧譁,而你是挨我最近,最靜,最最溫婉的一朵”。再低頭細看,荷葉下還藏著兩朵紅蓮,小小的花苞,如仰著粉紅小臉的小妞妞,她晃著小腦袋,和白衣飄飄的姐姐捉迷藏,歪著頭喚她,你來找我呀……

午後,落了大雨,只聽雨打荷葉,雨越下越大,荷葉上的水珠滾來滾去,一會兒,不勝重負了,風吹過來,荷葉傾斜了身子,荷塘裡一瞬間灑滿了珍珠。雨聲潺潺,如同住在溪邊。想起李義山的詩,留得殘荷聽雨聲,那也是極雅緻的事。

這幾天,荷塘裡來了客人,是一對雪白的鴨子,白胖胖的,扁扁的黃嘴巴,挺著將軍肚,搖搖擺擺,憨態可掬。在荷塘裡遊累了,就一起爬上岸,一甩脖兒,頭上的水珠灑了一地,優美極了。有時,兩隻鴨子互相用嘴巴梳理頸上的羽毛,靜靜地相依相守。

再過三個月,便是紅藕香殘的深秋。那時,蓮花謝了,悄然結籽的蓮如同懷揣愛情的女子,緘默不語,暗自欣喜。花兒謝了,可是,她的心是滿滿的幸福和喜悅。

夏夜,荷塘裡蛙鳴陣陣,我彷彿置身稻香遍野的田間。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蟲鳴如流水,一派天籟。靜夜裡,讀一本好書,悲也放下,喜也放下。天上夕月一彎,淡若清夢。

【作者簡介】:李娟, 陝西長安人。《讀者》簽約作家。專欄作家。

「薦讀」李娟:悲也放下,喜也放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