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勝傑的酒品與人品 好人千古!

大師離我們遠去了,大師在世留下的痕跡,永遠烙在我們心中。

師老師和很多大師一樣,最愛的是酒。說起喝酒要從1969年說起,年僅16歲的師勝傑被從哈爾濱遣送到了農村。他受長輩的牽連在農村接受改造。當時他體弱,才百十來斤,農村的活很累,需要有好的身體,瘦弱得幹不了體力活兒,被安排到酒坊去燒酒。酒作坊工人、師傅都是僱傭來的,一般都是8個人,分成晝夜兩班。這時,師勝傑就站在一邊,隔一會兒接一點兒流出來的酒嚐嚐,看看味道淡了沒有,一直到完全剩下蒸餾水了,這酒就能宣佈出鍋了。嘗完一遍呢,還有第二回,那叫“二鍋頭”。說點題外的,酒廠一般都是把幾次蒸餾的酒兌到一起,第一回的酒一般是不能直接喝的,度數太高,我小社會農村生產隊就燒酒,一個人喝多臉朝炕躺著,第二天發現已經死了。

師勝傑的酒品與人品 好人千古!

可能有喝酒的天賦吧,酒量到後來就練出來了,師勝傑可是一天都離不開酒了。人送外號“酒井”,可想比酒缸厲害多了。

喝酒人哪個沒有故事呢?

大師的酒品很正的,很豪爽,絕對東北爺們。朋友聚會師勝傑夫人宋豔有時陪同前往,她要給師勝傑做點小動作,在桌子底下用腳碰碰他。時間長了,師勝傑就給她起了個外號叫“足下登”。後來,朋友們也知道了,就讓他們分開坐。宋豔沒法踢他了,就使眼色,可師勝傑根本就視而不見,該喝就喝,該幹就幹。喝酒從來沒耍奸偷懶兌水。

搞市場的喝酒就是效益,搞藝術的喝酒出好作品。

師勝傑的酒品與人品 好人千古!

一天,他和於世德爺兒倆一邊研究節目,一邊喝酒。外邊兒還正趕上下雨,左一瓶一斤的,右一瓶二兩的,加在一起喝了得有三斤酒。這時,於世德說:“我去趟廁所。”廁所在院裡呢,好在雨也停了,師勝傑就在屋裡等吧,可等的時間太長了,師勝傑便趕緊到廁所看看師叔去。到廁所一看,於世德小解已經完了,但見他腦袋頂著牆、沒提褲子還在那兒站著哪。師勝傑趕緊說:“師叔,您方便完了。”於世德一搖頭:“不!別鬧,還沒完哪”。師勝傑說:“怎麼沒完呢?”於世德說:“你聽啊,這不嘀嗒嘀嗒的還有響聲了嗎?”師勝傑說:“那是房簷往下滴答的水。”這時,他還沒忘了“砸掛”呢!也許有人會以為這是於世德的缺點,但師勝傑卻非常理解和關照他,並由此產生了創作靈感。一段具有轟動效應的相聲《醉酒》,就伴著酒香創作出來了。

師勝傑的酒品與人品 好人千古!

人品需要從事上看出來。說到人品就不得不提大紅大紫的郭德綱,老郭剛出道道路不順,飽受爭議。當時不景氣的相聲分為主流和非主人,郭德綱的相聲被指責為低俗非主流。主流相聲的代表姜昆他的演出搭檔就是師勝傑。師勝傑說:“天下相聲是一家。相聲的本職就是讓人笑的,在遵守法律社會公德前提下,娛樂大眾。海納百川的肚量讓人折服。而相聲藝術是我畢生的追求。人生最大的幸運,便是可以一輩子做自己所熱愛的事情。我一生對相聲充滿了喜愛,希望在有生之年讓相聲藝術發揚光大。師老師沒有站隊,他用人品和事實說話,得到了大家的尊重。病重期間,姜昆郭德綱都去醫院看望。

師勝傑的酒品與人品 好人千古!

大師走了,大師的音容笑貌沒有走。大師離開了,大師的品德依然影響後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