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子弟書》:名門子弟的座右銘,豪門大家的保護傘

愚而多財則益其過

現在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每個父母都希望看到孩子每天開心快樂。加之現在經濟條件也漸漸好起來了,很多家長也有能力在物質上滿足孩子,所以就更加有恃無恐的寵愛孩子。整個社會因經濟快速增長,而很多成人文化素養沒更上,所以就釀成很多德行教育的缺失。也許在貧窮時,大家還比較節制,現在是有錢了,膽子大了,更加敢犯錯誤了。這就印證司馬光說的“愚而多財則益其過”。

缺少德行教育的家庭,是很危險的,隨時都有可能被子女們把家庭帶到萬劫不復,這種“坑爹”的案例,古往今來數不勝數。其實古往今來,身在高處的家族,富足的家庭,他們都會想辦法保住家族的長盛不衰,所以都會在子女德行教育上下功夫。其中最有名的要數唐朝柳氏家族的“柳氏家法”以及《戒子弟書》。

顯赫的柳氏家族和他的家教

唐朝京兆華原(今陝西耀縣)的柳氏家族,世代高官,門第顯赫,但世世代代治家很嚴,在社會上有很好的名聲,所以家族教育子女的方法就被後人譽稱為“柳氏家法”。

《戒子弟書》:名門子弟的座右銘,豪門大家的保護傘

柳公權書法

其家族最有名的要數柳公權,唐朝大書法家,共歷仕七朝,官至太子少師,封河東郡公,以太子太保致仕,故世稱“柳少師”。柳公權祖父柳正禮官至邠州士曹參軍。父親柳子溫官至丹州刺史。哥哥柳公綽,字起之,官至兵部尚書,卒贈太子太保,諡曰成。弟弟柳公諒官至南鄭縣令。侄孫子柳璧官至諫議大夫,還差點做了宰相,但為宦官所讒而止。

柳公權還有一個侄孫子就是柳玭,官至御史大夫。他結合當時的社會情況,專門為自己的子弟撰寫了著名的《戒子弟書》。

為什麼要寫《戒子弟書》

唐代後期,社會風氣很不好,許多權貴子弟不務正業,到處幹壞事。很多家長也是過分寵愛孩子,仗著自己的財富和地位,有恃無恐的縱容、嬌慣子女。

《戒子弟書》:名門子弟的座右銘,豪門大家的保護傘

看到這些情況,柳玭感到這樣的“熊父母”、“熊孩子”遲早會給家族帶來滅頂之災。所以很有必要加強家庭教育,教育自己的子孫後代可不要依仗門第高貴而驕奢淫逸,胡作非為。要繼承、發揚柳家的優良傳統家風,把自己造就成品德高尚的人。

因此,他面對當時的社會現實,總結柳家世代家庭教育的經驗,針對出身門第高貴人家的子弟的思想行為特點,專為自己的子弟撰寫了著名的《戒子弟書》。

《戒子弟書》:名門子弟的座右銘,豪門大家的保護傘

《戒子弟書》的主要內容

(一)出身門第高貴者尤需嚴於律己

第一、地位越高,摔得越重,在高處更加要有敬畏之心。

第二、地位顯赫,容易成為眾矢之的,小錯誤會被無限放大。

第三、厚德才能載物,自強才能不息。

(二)出身門第高貴者如何為人做官

1、立身做人之道

第一、立身以孝悌為基,以恭默為本,以畏法為務,以勤儉為法,以結交為末事,以棄義為兇人。

第二、肥家以忍順,保友以簡敬。百行備,疑身之未周;三緘默,慮言之或失。廣記如不及,求名如儻來。去吝與驕,庶幾減國。

2、為官執政之道

第一、蒞官則潔己省事,而後可以言守法,守法而後可以養人。

第二、為官要廉正清明,不可濫用職權。

(三)出身門第高貴者要戒除五種陋習

柳玭從歷代名門子弟不注重自身修養的教訓中,告誡子弟說:“夫壞名災己,辱先喪家。”說一個人有過失,不但毀壞了自己的名聲,使自身遭災;而且還會辱沒祖先,敗壞門風,使家族衰落,其危害極大。

他明確指出,名門子弟要特別注意克服五種陋習:

一、一心追求安逸,不甘於過清貧淡泊的生活。

二、不懂得、不喜歡古代聖賢的教導。

三、厭惡超過自己的人,喜歡巴結自己的人。

四、遊手好閒,嗜酒貪杯。

五、一心想謀求高官,百般討好權貴顯要。

後記

我們看像柳氏這樣的大家族都無法保證用自己的財富和權力來保全子孫,所以對子弟進行了嚴格的要求。《戒子弟書》也被有識之士引以為名門子弟的座右銘。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從長遠考慮,《戒子弟書》諄諄告誡出身處優越的子弟如何做人、為官,在當時很有現實意義,對於今天的父母來說,也很有借鑑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