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的一個小村莊,竟然走出59位宰相、59位大將軍

一、裴氏家族:中國人才奇觀

在中國山西涑水河畔的聞喜縣內,有一個裴柏村,國外學者將其譽為“中國名人第一村”。主要是該村歷史上一共出過五十九個宰相,五十九個將軍,3000多名七品以上的官員。居住此處的是聞喜裴氏家族,該家族為三晉望族,也是中國歷史上聲勢顯赫的名門巨族。

山西的一個小村莊,竟然走出59位宰相、59位大將軍

聞喜裴氏家族自秦漢以來,歷六朝而盛,至隋唐而盛極,五代以後,餘芳猶存。在上下二千年間,豪傑俊邁,名卿賢相,摩肩接踵,輝耀前史,茂鬱如林。其家族人物之盛、德業文章之隆,在中外歷史上堪稱獨無僅有。據《裴氏世譜》統計,裴氏家族在歷史上曾先後出過宰相59人,大將軍59人,中書侍郎14人,尚書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御史10人,節度使、觀察使、防禦使 25人,刺史211人,太守77人;封爵者公89人,侯33人,伯11人,子18人,男13人;與皇室聯姻者皇后3人,太子妃4人,王妃2人,駙馬21人,公主20人等,真可謂“將相接武、公侯一門”,中國“宰相村”由此而得名。

山西的一個小村莊,竟然走出59位宰相、59位大將軍

毛主席1958年曾告訴時任山西省委書記的陶魯笳:中國出宰相最多的就是你治下的聞喜縣(裴姓)。裴度是唐朝的宰相,也是聞喜人。裴氏家族千年榮顯,是歷史上最有名的家族。胡耀邦曾說:研究中國的人才學,不能不研究裴氏家族。

二、聞喜裴氏的文化成就

裴氏家族中在學術領域有成就者,亦宛若群星,值得推崇。如西晉裴秀是我國曆史上最傑出的地圖學家,與歐洲學者托勒密被譽為古代世界地圖發展史上東西方相輝映的兩顆璀璨的明星,他的“製圖六體”,即分率(比例),準望(方位),道里(距離),高下(地形),方邪(角度),迂直(曲直),為後世地圖繪製學奠定了科學的基礎,在世界地圖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裴秀之子裴顧,是西晉的哲學家和思想家,在當時崇尚“莊老”、高談“玄理”的情勢下,獨樹一幟,提出“無不能生有”,“有”是萬物存在變化之基礎等樸素的唯物主義觀點。南朝宋史學家裴松之為《三國志》作注,其子裴駰、曾孫裴子野分別著有《史記集解》、《宋略》等不朽之作,被稱為“史學三裴”。隋代裴矩所著《西域圖記》,詳細記述了西域14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及民風,對研究我國隋唐時期西北社會狀況有重要價值。隋代的裴世清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率隋朝政府使團出訪日本的人,為發展中日邦交做過重要貢獻。還有東晉小說家裴啟、北魏文學家裴伯民、東魏詩人裴讓雲、唐代史學家裴光庭等等。

山西的一個小村莊,竟然走出59位宰相、59位大將軍

三、關於裴柏村風水的傳說

據裴氏家譜記載裴姓最早出現於周僖王時,裴陵是裴氏家族公認的第一位祖先,裴陵的27世孫裴曄在東漢順帝時任幷州刺史,在幷州刺史任上裴曄看到這裡群山環抱、松柏蒼翠、荷花飄香,認為這裡是適合生存發展的風水寶地,就將全族遷到了這裡居住,因為他們姓裴,這裡滿山遍野都是柏樹,於是將這裡命名裴柏村。

山西的一個小村莊,竟然走出59位宰相、59位大將軍

也有相學家、風水先生預言這裡要出具有經天緯地、治國安邦之才的大人物來。大約在三千年前的周孝王時,裴柏的人才開始往西走,漢唐以來,裴氏大家族便成為了河東大地上蔚為大觀的名門望族。

四、核心競爭力——十六字家訓的精神

裴氏家族興盛不衰的原因有很多,明未清初思想家顧炎武總結出三點,即聯姻、世襲與自強不息。裴氏家族歷史上出過駙馬、皇后、太子妃、王妃、公主九十五人,由聯姻、世襲所結成的封建裙帶關係,無疑是促成裴氏人物顯露頭角的優越條件,但並不是主要原因,

起決定作用的原因在於他們重視教育。裴氏家族的家訓「重教守訓,崇文尚武,德業並舉,廉潔自律」,短短十六個字傳承了家族核心的文化。

山西的一個小村莊,竟然走出59位宰相、59位大將軍

裴氏曾有家規,子孫考不中秀才者,不準進入宗祠大門,謹遵“玉不琢,不成器;人不教,不知義”。裴柏村至今仍保留著重視教育的傳統,幾乎家家門樓上都有“耕讀傳家”的大字

,初中以下沒有不上學的孩子。改革開放以來,村裡考上大學的有60多人。

裴氏家族為了子孫成才,特別重視家族訓誡,並且專門制定了相關家訓,訓誡子孫要立志做孝子賢孫,不忘祖德行,孝親敬祖。

山西的一個小村莊,竟然走出59位宰相、59位大將軍

在《裴氏世譜》的《列傳》、《列女傳》中,我們看到了這樣幾個例子:裴炎在弘文館就讀時,“每逢休假,他生或出遊,炎讀書不廢。”

裴休“童時與兄儔、弟俅偕隱濟源別墅,晝講經,夜著書,終年不出戶”。而裴植的母親夏侯氏管教子女,“小有罪過,必束帶伏閣,經五、三日乃引見之,督以嚴訓。”正是由於裴氏子弟的勤奮好學與家人的嚴格管教,才使裴氏“將相蟬聯出,公侯奕葉長”。另外,裴氏家族為了給孩子立志,也確不斷教育子孫要愛國,要光宗耀祖,這些思想也給子孫潛移默化的教育。《裴氏世譜》中繪製的“裴氏祖廟”圖中可以看出,他們在祖廟的門口立有“氣眾山河”、“忠孚華夏”兩個牌坊,在牌坊裡立有世系碑、宰相碑、狀元碑三塊石碑。他們把裴門子弟中功高德彰者的列傳、優秀的詩賦文章、皇帝下的詔命、歷代名人為裴氏寫的贈答詩、墓誌、碑文、表啟等錄入《裴氏世譜》,以此來教育和激勵裴門後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