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樣,也要善良,心存仁愛,是人生最好的保護傘

1

全球最大的網上書店亞馬遜公司總裁傑夫·貝索斯在總結自己的成功經驗時,認為仁愛比聰明更重要。

索斯能以仁愛之心從事企業管理,得益於他祖父的諄諄教誨。當貝索斯只有十歲時,看到一條禁菸廣告,說吸菸者每吸一支菸,會使壽命縮短兩分鐘,貝索斯按祖母的抽菸頻率進行了測算,得出祖母將因吸菸縮短十多年的壽命。

當他得意地把這個心算結果告訴祖母時,祖母傷心得哭起來。祖父馬上批評貝索斯,說:“孩子,總有一天,你會明白,仁愛比聰明更難做到。”

祖父的這句話不重,卻讓貝索斯永生難忘。從那以後,他一直都按照祖父的教誨做人,事業才不斷進步。

不管怎樣,也要善良,心存仁愛,是人生最好的保護傘

2

有次看視頻,看見一個媽媽問一個藏傳佛教的堪布,說自己的女兒在學校被人給打了,她該怎麼做?

結果堪布的回答,讓我腦洞大開,心生佩服。

堪布說:“我們一般遇見這種情況,都會想到自己的孩子,但是不會想到別人家的孩子,所以會很煩惱。我覺得如何引導要視情況而定。第一種情況,如果傷害不大,對方也意識到錯了,當然是原諒對方。如果有傷害的話,讓對方補償一下,如果自己能接受不補償也可以。如果對方是故意欺負自己家的孩子,那一定要引導自己的孩子,在保護自生安全的情況下堅決反擊,反擊的目的是教訓對方,讓他長記性,不然將來他的驕橫跋扈會釀成大禍。但是請記住,一定要心存仁愛。這個世界沒有人是你的仇人,都是你應該愛的人。”

我覺得堪布是很智慧的,他的建議不是單純的情緒宣洩,也不是簡單的出出氣。他給家長的建議賦予了價值和意義,人生是需要意義和價值的。

教孩子心存仁愛,就是一個價值的承擔。這樣的孩子將來一定會追尋著心裡的光,鑄就一個熠熠生輝的人生。心存仁愛的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是一個人幸福生活的根基,就像西方偉大的教育家裴斯泰洛齊(Johan Heinrich Pestalozzi)曾經說過:“對於一個人來說,他在堅守內心的信仰與愛方面的能力,正如樹根對於樹的生長一樣。依靠樹根, 樹才能夠從土壤中吸取養料並送給樹的各個部分”。

俗話說“好人好自己,壞人壞自己。”心存仁愛,首先受益的就是自己。

不管怎樣,也要善良,心存仁愛,是人生最好的保護傘

3

一戰期間,美德兩軍在一處平原相遇,雙方交戰激烈,槍聲不斷響起。在他們之間的是一個無人地帶,一個年輕的德軍嘗試爬過去,結果被帶鉤的鐵絲纏住,發出痛苦的哀號,不住地嗚咽著。

相距不遠的美軍都聽得到他的慘叫聲。一個美軍無法再忍受,於是爬出戰壕,匍匐向那德軍爬過去。其餘美軍明白他的行動後,都停止開火,但德軍仍炮火不斷,直到德國指揮官明白那美軍的舉動後,才命令軍隊停火。

此時,戰場上一片沉寂。那個美軍匍匐爬到受傷的德軍那兒,幫他脫離了鐵鉤的糾纏,扶起他走向德軍的戰壕,交給已準備迎接他的同胞。之後,他轉身走回美軍陣營。

忽然,一隻手搭在他肩膀上,他轉過來,原來是一位獲得鐵十字勳章的德軍軍官,對方從自己制服上扯下勳章,把它別在他身上,才讓他走回自己的陣營。

溫和、友善永遠強過激烈與狂暴,心存仁愛,往往有意想不到的力量。

不管怎樣,也要善良,心存仁愛,是人生最好的保護傘

4

很多人也會覺得,如果一個人太善良了,一定經常被人欺負!所以,心存仁愛,還需要腦有智慧。像佛家說的要悲智雙運,方可圓滿,沒有智慧的善良就是爛好人,害人害己。

孔子說過:“君子可以被欺騙,卻不會被愚弄。”

一天,孔子的學生宰予問了孔子一個很古怪的問題:“老師,一個君子,假如我們誆騙他:‘有人掉到井裡啦!’他會馬上跳下井去救人嗎?”孔子皺眉回答說:“怎麼會呢?君子會馬上趕去察看,但不會糊里糊塗就往下跳,君子可以被欺騙,卻不會被愚弄。”所以當一個好人,還需要有智慧。

那麼,只會從哪裡來呢?其實心存仁愛,就能長出智慧。

相信很多人都見過洞察人心的本事,我見過很多老人,他們充滿仁愛的眼睛裡,透著智慧,他們看一個人看的是透透的。我在他們面前根本不敢撒謊,因為我感覺我在想什麼他們完全知道。

有個老師,他經常會接待一些心理有問題的病人,我發現他都是特別智慧的幫大家把心裡的問題給疏通了。

我充滿疑惑的他:“老師,你說那些方法我也知道,為什麼你能想到,而我遇見他們時,總是想不起來呢?”

老師說:“因為你不夠有愛!你看見他們不正常的樣子,總是嫌棄他們,想到的是他們的不好,不會想到如何去幫助他們。一個自私的人,智慧於他無用,老天就收回去了!”

不管怎樣,也要善良,心存仁愛,是人生最好的保護傘

5

心好,人緣兒就好,正所謂德不孤必有鄰。每個人都喜歡溫暖,不喜歡寒冷,心存仁愛的人,就像一個小太陽,給人溫暖。這樣的人身邊一定會匯聚很多願意幫助他的人,人生道路上的小坎坷都會輕鬆度過。

有一個做慈善的長輩,我問他:“有沒有找過你們麻煩?”他說:“有啊!而且很多。但是我一般都不知道,別人都去幫我處理了!我自己,基本上做事都很順。”

6

心存仁愛是一種價值承擔,這種承擔裡能長出來尊嚴,尊嚴裡閃耀著威嚴。所以《論語》裡講:“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譯成白話文就是:君子的容貌,有三種變化,遠遠望見他,覺得很莊重;接近他,覺得很溫;,聽他說話,又覺得他義正辭嚴,一絲苟且也沒有。

君子都是以承擔“仁愛”的價值觀,為自己終身的職責與追求。所以他們都具足威嚴,義正言辭,身邊的人都會尊敬他。

結尾

值得要說的是,現在社會很多人比較浮躁,容易讓人受傷。生活也不會給我們太多時間,讓我們帶著愛心,慢慢生長智慧,來面對這個躁動的社會。

所以,必要的生活常識,基本的安全意識還是需要知道的。心裡的愛,最是寶貴,有時候愛心還是一顆小苗苗的時候,我們看不見他的力量,它也受不住風雨的摧殘,所以我們要保護它,等它長大了,長成參天大樹了,那就真正的仁者無敵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