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度:存欄提升緩慢,蛋市淡季或不淡

三季度存欄不增反降,年內鮮蛋供應或不及預期

芝華數據顯示,8月芝華所監測的主要地區在產蛋雞存欄為10.68億隻,環比減1.02%,同比減5.86%。新增開產0.8312億隻,環比增0.0596億隻;淘汰0.9411億隻,環比減少0.09億隻。與7月情況相似,新增開產量繼續小於淘汰量,在產蛋雞存欄保持下降態勢。

四季度:存栏提升缓慢,蛋市淡季或不淡

8月存欄結構中,90-119天即將開產的青年雞佔比為9.04%,環比增0.89%,預計9月份新增開產將繼續增加;480天以上的老雞佔比11.87%,環比增2.56%,說明9月待淘老雞量也在增加。在這些老雞當中,480-509天的老雞佔比7.19%,環比增1.64%,它們在9月份將成長為510-539的老雞,不論從數量還是雞齡上,都是主力待淘雞群。

從芝華對8月底以來老雞淘汰情況的跟蹤來看,在前兩週加速淘汰後,最新一週明顯放緩。截至9月17日當週,所監測地區的老雞淘汰量環比減23.06%,所淘老雞平均雞齡在535天左右,較前兩週所淘老雞雞齡長10天左右,主要受近期蛋價上漲影響,加上老雞整體數量不多,養殖戶惜淘。本週末,將迎來國慶。一般為防止節後快速掉價,節前老雞淘汰或保持偏快速度。9月份老雞淘汰量或較8月有所上升,結合新增開產的增加情況來推測,9月份在產蛋雞存欄或有較大的概率會繼續下滑。

至於四季度在產存欄會呈現怎樣的變化,我們還是沿用此前的方法來進行一個簡單的推演:

1、新增開產量。根據4個月的開產期來算,四季度新增開產蛋雞的數量主要由今年6、7、8月這三個月份的雛雞補欄量決定,據芝華數據顯示,6月份雛雞補欄量為8512萬隻,7月為7003萬隻,8月為6343萬隻,總體呈大幅遞減的態勢。

2、後期淘汰量預估。以1.5年的正常淘汰期來推測後續可淘老雞量。我們先回溯到1.5年前,看下當時的雛雞補欄量,2017年4月補欄5975萬隻,5月5492萬隻,6月5417萬隻,正常情況,這批雞將在今年四季度被淘汰。

總體來看,四季度老雞數量偏少,而新增開產量因前期夏季補欄情況較差呈現逐月遞減的趨勢,若排除環保、自然災害及人為提前淘汰等因素,理論上推演,四季度在產蛋雞存欄增加速度或依舊緩慢,12月份預計低於11.5億隻,這將較去年同期有所恢復,但低於5年均值,以及我們年初時的預估,是除2014、2017年以外的近年來同期較低水平。

在存欄恢復有限的預期下,年內鮮蛋價格或相對較為堅挺,難有明顯下跌。

四季度:存栏提升缓慢,蛋市淡季或不淡
四季度:存栏提升缓慢,蛋市淡季或不淡

後期消費缺乏亮點,替代性需求可作關注

從需求角度來說,四季度無重大節日備貨,主要以家庭消費為主,鮮蛋市場會顯得較為平淡。不過,今年可能會有點不同,主要原因在於非洲豬瘟帶來的消費心理變化或令禽類產品得到更多的市場。

目前,非洲豬瘟在全國多個省份跳躍式傳播,遼寧、河南、江蘇、浙江、安徽及黑龍江等地生豬外運均受到影響。因非洲豬瘟為人畜不共患的疫病,對豬肉的影響相對較為有限,不過消費者或多或少仍會產生負面心理,雖然發生疫情的地區已採取各種嚴控措施,但未來疫情將會如何擴散並不得知,市場擔憂情緒仍在。

疫病發生時,禽類產品對豬肉的替代比例,目前尚未找到相關數據進行佐證,以上僅是從消費心理上進行推測,後期可以作為一個關注點。

第三部分 後市展望

供需存潛在利多,蛋市淡季或不淡

自年初以來,對於今年蛋雞存欄的恢復狀況,我們便一直持有偏樂觀的預期,但從芝華近兩個月的存欄數據來看,蛋雞存欄尤其是後備雞存欄環比下降幅度較大,令我們不得不對後期存欄的恢復情況持謹慎態勢。

按照4個月的開產期倒推,影響四季度在產存欄量的主要因素是6、7、8月這三個月的雛雞補欄量,而前文提到這三個月的補欄量逐月大幅遞減。當前在產蛋雞已然恢復不及預期,後期後備雞又逐月遞減,而待淘老雞數量十分有限,三者共同作用下,四季度供給恢復速度或依舊緩慢,或將為淡季中的蛋價帶來較好支撐。需求方面,中秋、十一雙節過後,將迎來階段性需求空窗期,蛋價或將高位回落。不過因前期所備庫存不多,節日之後貿易商補貨或限制蛋價跌幅。

11月中下旬以後,關注點可放至秋冬疫病、新年備貨等老題材上,此外,替代性需求也可加以關注,雖禽蛋對豬肉的替代不及禽肉,但消費心理及市場情緒會有一定的助推作用。若以上題材炒作空間均有限,蛋價漲幅或較為一般。

綜上,在相對淡季當中,四季度蛋市或因供需兩端潛存的利多,而存在些許不確定性。原本預計的節後中長期趨勢性下跌行情或難以實現,若節後蛋價出現短期回調,盤面或進一步跟隨下跌,預計持續性有限,10月中旬若出現較大範圍內的低位補貨,期蛋或再次受到提振,具體需視現貨情況而定。

重點關注:蛋雞存欄恢復程度、秋冬疫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