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日本海軍滅亡不是因爲美國,而是因爲放棄《孫子兵法》

眾所周知,二戰期間日本海軍有著很不錯的戰鬥力。1941年,日本偷襲了美國太平洋海軍艦隊基地珍珠港,這次事件成功將美國捲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同時也標誌著太平洋戰爭的爆發。美國加入太平洋戰爭後,更是加速了日本海軍的滅亡。

二戰時期,日本海軍滅亡不是因為美國,而是因為放棄《孫子兵法》

首先說一下日本海軍的戰鬥力到底有多強大,從1922年,日本海軍的噸位被稱為世界第三,日本船隻的噸位是美國和英國的百分之六十,位居世界第三。噸位的大小在海軍佔據著重要的地位,噸位影響著艦艇可以搭載的導彈數量、戰鬥機的數量,以及各種武器。所以在當時,日本海軍的戰鬥力也可以說是世界第三。

二戰時期,日本海軍滅亡不是因為美國,而是因為放棄《孫子兵法》

日本海軍之所以全軍覆滅完全是美國參戰的原因嗎?當然不是,美國只是起到了一部分原因,關鍵原因是因為日本放棄了《孫子兵法》。《孫子兵法》最早是由海軍將領佐藤鐵太郎引入海防理念的,在日俄海戰期間,日軍採用先發制人,集中火力逐個擊破的戰術,以微小的傷亡讓俄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此戰,讓日本海軍成為了亞洲霸主。

二戰時期,日本海軍滅亡不是因為美國,而是因為放棄《孫子兵法》

在日軍初期,《孫子兵法》是日軍每位將領的必備書籍。但在後期,日本海軍日益強大,他們打著“為天皇而戰,為天皇而盡忠”的口號,在他們眼裡,每一場戰鬥他們都會勝利,心理受到了極大的扭曲,致使他們對《孫子兵法》的看法完全發生了改變,最終放棄了《孫子兵法》,以至於到1945年10月10日,日本艦隊正式解散。在這裡,小編只想說:幸好日本海軍放棄了《孫子兵法》,加速了日本海軍的滅亡,不然日本還會帶來更多的災難。大家認為呢?

二戰時期,日本海軍滅亡不是因為美國,而是因為放棄《孫子兵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