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倍速追劇」的背後,時間碎片化導致的注意力缺失

近期,有媒體發表了一篇《“二倍速”追劇成常態 觀眾太忙還是劇太差?》的文章,引發熱議。

目前,幾乎所有的主流視頻播放平臺,都有變速播放功能,其中優酷、騰訊視頻最高是1.5倍速,愛奇藝最高則是2倍速,所以很多人在追《延禧攻略》時,會開啟2倍速播放。

“2倍速追劇”的背後,時間碎片化導致的注意力缺失

這還不算完,愛奇藝還有另一項更“貼心”的功能,那就是縮小並彈出視頻窗口,讓視頻懸浮在手機桌面上。這樣一來,你可以一邊追劇,一邊聊微信、逛淘寶或者鬥地主。

“2倍速追劇”的背後,時間碎片化導致的注意力缺失

這兩項功能如果搭配使用,一部70集的《延禧攻略》,最快不到兩天即可刷完。

有網友發微博感嘆:現在年輕人的時間是有多緊張?追個劇還得2倍速!在數千條評論轉發中,很多人表達了相同的看法,“不開倍速都不適應”、“那是因為沒有3倍、4倍播放選項”。

互聯網提升了效率,但時間反而不夠用了

不知大家有沒有這樣一種感覺:互聯網技術滲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各種應用也越來越完善,生活越來越便捷,社會運行效率越來越高,但相比以往,近年來我們反而覺得時間不夠用了。

“2倍速追劇”的背後,時間碎片化導致的注意力缺失

最主要的原因有兩點,一是我們的事情變得更“緊湊”了。

效率的提升,只意味著你做一件事情的時間縮短了,但不意味著你能擠出更多的時間,因為還有更多的事情等著你做——說白了,就是我們的要做的事情變得更緊湊、更多了。

比如,各種辦公軟件提升了工作效率,但8小時工作制還是8小時,手頭總有活兒要幹。那些用“印象筆記”這種優化效率的軟件的人,往往也是最忙的人。

二十年前,人們下班後基本就是溜彎,看電視。現在呢?刷微信、刷小視頻、逛淘寶、玩遊戲、追熱劇、學知識...你每天下班還是那麼多時間,但想做的事情卻在不斷增加。

“2倍速追劇”的背後,時間碎片化導致的注意力缺失

二是移動互聯技術的出現,讓時間變得隨意化和碎片化。

從博客到微博,從直播到短視頻,從公開課到微課,人們獲取信息的場景越來越隨意,獲取的時間越來越短,甚至出現了“碎片化”這一專門詞彙。如今微信、短視頻、微頭條的盛行,加速了這一信息獲取的碎片化程度,他們時不時彈出的消息提醒,也成為打斷注意力的元兇之一。

信息和時間的碎片化,導致人們的注意力越來越不集中

我們進一步看。信息獲取的隨意化和碎片化,讓越來越多人習慣用更短的時間去幹一件事,對於需要長時間集中精力的事情,顯得越來越沒耐心,注意力也因此越來越難集中。

注意力的缺失會導致頻繁的分心,完成一件事情所需的時間會變得越來越長,尤其那些需要長時間集中精力的工作,將更難完成。久而久之,再多的時間你也覺得不夠用,因為時間總會因注意力的缺失而被浪費掉。

“2倍速追劇”的背後,時間碎片化導致的注意力缺失

如何拯救越來越不集中的注意力?

在《注意力曲線——打敗分心與焦慮》這本書中,作者帕拉迪諾認為:

人腦在兩種狀態之下時,是最難以集中注意力的,分別是缺乏刺激過度刺激,缺乏刺激的表現是行動緩慢、昏昏欲睡,過度刺激的表現是經常緊張,靜不下心來做事。

只有在受到恰當刺激的時候,才是一個人注意力最集中之時。

“2倍速追劇”的背後,時間碎片化導致的注意力缺失

我們可以通過刻意鍛鍊的方式,調整並使自己處於恰當刺激狀態,讓大腦處於“最佳注意力專區”,從而提高做事情的效率。

書中介紹了一種對“腎上腺素”的評分方法,一旦高於8分,就屬於過度刺激,且容易引發焦慮。

要提升注意力,首先要學會情緒調節技巧,讓情緒幫助你而不是左右你的注意力。

具體方法有兩種:中斷電源法、四角呼吸法。

1、中斷電源法

簡單來說,中斷電源法是通過制定有節制、有針對性的“中斷”放鬆計劃,將你的刺激水平拉回最佳注意力專區。

如果你的工作比較枯燥,那就設計一個刺激程度高的中斷休息,做一些能讓你感興趣、增加能量的事情,比如跟著收音機唱唱歌,出去爬爬樓梯,跟朋友打個電話聊幾句。

如果你的工作需要精神高度集中,那就設計刺激水平低的中斷休息,散散步,閉上眼睛傾聽帕海貝爾的《卡農》長笛版這種舒緩的音樂,或許更加適合。

如果你的工作既枯燥又要精神高度集中,那就需要一種既刺激又放鬆的方法,一些諸如球類的體育鍛煉是較好的選擇。

“2倍速追劇”的背後,時間碎片化導致的注意力缺失

2、四角呼吸法

看著左上角的角落,深深吸氣並數到 4。

將目光轉到右上角,屏住呼吸並數到 4。

將目光轉到右下角,緩慢呼氣並數到 4。

將目光定在左下角,默默地對自己說,“放鬆……放鬆……微笑”。

就這樣,你可以重複做這四個步驟,直到調整好自己的狀態,也就是將腎上腺素的評分降到8或以下。

“2倍速追劇”的背後,時間碎片化導致的注意力缺失

當然,提高注意力的方法還有很多,因人而異,效果也各有不同。不論我們怎麼做,拯救注意力都迫在眉睫——不過我倒是覺得,注意力可以通過訓練去提升,但也和自我控制力、意志力有關係,大家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