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加速成爲國際金融中心,不斷擴大上海在國際影響力

上海市政府3日舉行的打響“上海服務”品牌新聞發佈會提出,上海將制定提升金融服務能級的三年行動計劃,通過加快金融開放等措施,形成一批有國際影響力的金融市場“上海價格”。

上海市金融辦副主任李軍表示,隨著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推進,上海在金融市場、金融機構、金融產品和服務、金融環境營造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品牌。比如,在金融市場方面,不僅有上海黃金交易所的“上海金”,近期在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上市的原油期貨——“上海油”,還有上海證券交易所的上證指數、“滬港通”,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同業拆放利率(shibor)、人民幣匯率指數(CFETS),等等。

近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設立上海金融法院。此外,旨在促進金融國際交流的陸家嘴論壇也將迎來第十屆。“這些都是打響‘上海金融’品牌的重要內容。”李軍說。

李軍介紹,上海市金融辦已會同國家在滬金融管理部門,爭取金融服務業開放相關舉措在上海先行先試,在擴大外資股東持股比例和經營範圍等方面率先突破。目前,已有歐洲和亞洲等地的大型金融機構提出了相關試點申請,得到了金融管理部門積極響應。

比如,落戶上海的英國韋萊保險經紀公司,已獲批成為中國首家獲准擴展經營範圍的外資保險經紀機構。5月2日晚間,上海工銀安盛人壽保險公司獲批籌建資產管理公司,成為中國提出加快保險業開放以來,獲批的第一家合資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經國家外匯管理局批准,上海的QDLP(合格境內有限合夥人)試點額度已增加至50億美元。

李軍表示,上海將發揮自貿試驗區的制度創新優勢,配合做好人民幣國際化、資本項目可兌換等工作,打造“一帶一路”投融資中心,擴大“熊貓債”(境外機構在中國發行的以人民幣計價的債券)發行規模,爭取年內開通“滬倫通”,推動上海成為國內外金融資源配置與合作共贏的重要節點,形成國內外投資者共同參與的金融開放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