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你「明知道」卻「做不到」

為什麼你“明知道”卻“做不到”

我剛去職居家的那一年,每天早上打發了孩子上學後,第一件事不是坐下來吃早飯,而是打掃衛生。

天天早上打掃衛生——拖地,擦洗,收拾各種檯面,洗衣服。天天早上撅著腚忙活。等到終於忙活完了,一看牆上的掛鐘:9點半,甚或10點半,11點了。然後心滿意足地去準備自己的早飯。

每天都這樣。

好象這變成了一種儀式,暗示自己,如果不幹完家務活,就不能享受生活。明知道這樣對胃不好,對身體不好,就是做不到按時吃飯。

一年多下來,得胃病了,難受,吃藥。

只能自作自受。

為什麼你“明知道”卻“做不到”

生活中,有很多事兒,我們明明知道應該怎麼做才是正確的,卻總是做不到。

明明知道不吃早餐會對胃不好,卻做不到按時吃早餐;

明明知道熬夜對身體不好,也時不時看到了熬夜猝死的新聞,卻做不到按時睡覺;

明明知道長時間看手機不好,卻做不到把手機束之高閣,輕輕鬆鬆地去投入生活;

明明知道除了飲食調節之外,一切減肥法都不過是騙人的鬼話,卻仍然鬼使神差地斷食、吃減肥“神”品,折騰自己;

明明知道打遊戲浪費光陰,卻做不到當即立斷甩手走開;

明明知道不應該對著孩子發火,卻做不到控制情緒瞬間爆發;

明明知道應該放手孩子更多自由,孩子才可能成長得更獨立、更茁壯,卻仍然忍不住東管西管、事事插手;

明明知道不應該和愛人無理取鬧,卻做不到心平氣和地敞開心扉;

明明知道老闆的道理狗屁不通,卻做不到不卑不亢地慷慨陳詞;

明明知道應該朝著自己的理想披荊斬棘,卻做不到哪怕一個月如一日的勤奮努力;

明明知道只要敢於承接新挑戰,肯定會呈現一片新天地,卻做不到果斷跳出舒適區;

明明知道路怒的危害,遭遇搶道、別車、老牛車時仍然免不了胸腔裡氣憤填膺、嘴巴里唸唸有詞;

明明知道大人不計小人過,卻做不到瀟灑地揮一揮手,心頭不留一點傷口;

明明知道人醜就應該多讀書,卻仍然天天抱著手機不離手、天天跟著電視劇做沙發蟲;

明明知道應該更新公眾號了,卻無法平心靜氣地坐在電腦前打下哪怕一行字;

(就比如我現在,明明知道應該停止再舉例子了,仍然控制不住絮絮叨叨。)

我們每天看手機,每天讀勵志文,每天喝雞湯雞血,深諳各種人生大道理,仍然活不成我們想要的樣子。

生活中,“明知道卻做不到“的還有很多很多很多,不勝枚舉,俯拾皆是。只消想一想,生活中,你常常犯悔恨的都是些什麼事。

我們明知道,但我們就是做不到。只好常常悔恨。

為什麼你“明知道”卻“做不到”

為什麼你“明知道”卻“做不到”

​為什麼我們明知道,卻做不到呢?是因為火還沒燒到眉毛。

就拿如今神州大地之上,人人手機不離手和眼來說。

明知道它損害了我們的視力,影響我們和家人朋友交流,干擾了我們的讀書、學習,干擾了我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節奏,但我們就是無法把它完全徹底地放下,無法讓它回到當初被髮明時單純的通話功能。

我們對它形成了依賴,甚至寧願放下一切,也不願放下它。從本質上說,我們竟然成為了它的奴隸。

我們當然清楚這樣是不好的,為此也常常悔恨。但因為,它帶來的不良結果,並非竟夕可現,而它帶給我們的痛苦,也還沒到火燒眉毛的急迫。

我們的視力是一天天下降的,並不是立馬變成了瞎子。

我們和親人朋友的關係,也是一天天受損害的,並不是十天半個月就降到了冰底。

我們也並沒有因為不加節制地看手機就立刻失去了工作和身體。

一切就象溫水煮青蛙,在一天又一天的混沌中,我們失去了痛的知覺,當“末日”來臨的時候,我們還習慣性地以為,不過是another day罷了 。

反過來,想象一下,如果火燒到眉毛,我們還來得及看手機嗎?

為什麼你“明知道”卻“做不到”

為什麼你“明知道”卻“做不到”

前文所述的那些“明知道,做不到”,都是這樣的道理。

沒有按時吃早餐,並不會分分鐘得了胃病死去。

天天熬夜,也不會立馬讓身體疼得死去活來。成天打遊戲鬥地主荒廢光陰不思進取,並不會讓你第二天醒來就窮得身無分文。

至於那些控制不住的情緒,它到來時,也只時加劇了糟糕的感受,和不良的生活習慣一樣,並不會立即招來切膚之痛。

你不會因為控制不住和愛人孩子發火,而立馬失去了家庭。

也不會因為怯於和老闆同事拒理力爭,而立馬失去了理想和人生。不會因為路怒,真的去開車撞人。不會因為不更新公眾號,就立馬失去了活著的意義……

這些“明知道做不到“,離痛,離死,都還遠著吶。

因為並非切膚,所以無法罷手。所以才會造成明知道卻做不到。

明知道,卻做不到,久而久之,會給人帶來什麼影響呢?不外乎焦躁、不安、悔恨、內疚、自慚形穢、自暴自棄等等負面情緒,嚴重損害了人的生命質量。

為什麼你“明知道”卻“做不到”

為什麼你“明知道”卻“做不到”

現在,我們已經明白了,為什麼明知道卻做不到。接下來就應該解決,怎麼才能做到?

也許你會脫口而出:有志者事竟成啊,有毅力就能成功。完了又弱弱地小聲補一句:我就是缺少毅力。

原本,人人都很上進,人人都思改變。似乎,最終讓我們敗下陣來的,是毅力。

可是,我們應該明白,作為普通人,毅力是無法被完全掌控的。

一個哭著的孩子,會因為媽媽要求他“別哭了”就立即止聲嗎?一個熬夜上癮的人,會因為家人在臨睡前勸誡他一句“別熬夜了”就能立即關燈睡覺嗎?一個抑鬱症病人,會因為朋友的一句“想開點”就能變得開心了嗎?答案是:不可能。

人的情緒並不象開關,一旦被打開,並不能被按一下就立馬關閉。

我們不應該因為毅力不夠堅挺而內疚,而自卑,而怪罪自己。心理科學告訴我們,我們要對抗的,不是毅力,而是習慣。

生而為人,我們是脆弱的。我們不能控制毅力,就象我們不能把頭揪起來看到自己的眼睛一樣。但我們可以培養習慣,通過習慣改變自己。

因為所有的“明知道”,都是強大的習慣積累的結果,是人們日復一日不自覺地“精心培育”的產物。

如熬夜一族,熬了一夜並不算熬夜,長年累月的熬夜才是熬夜。前年熬,去年熬,今年還在熬。昨天熬,今天熬,不出意外,明天還會熬。

我們常說“習慣使然”, 翻譯過來就是“習慣讓它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都熬成習慣了。

如果某一天你突然咬著牙握著拳說,“老子今晚一定不熬夜了!從今天開始老子就戒掉熬夜的習慣!”這種幻想一夜戒熬成功的,只在神話裡出現。

想破除一個習慣,光喊口號,只能讓自己振奮一下子,不會有真實卵用。

一個人只有咬牙的決心,但缺少了面對習慣的真誠心,就不可能有執行力,百分百泡湯。

為什麼你“明知道”卻“做不到”

為什麼你“明知道”卻“做不到”

就好象減肥。

有一個做營銷的美眉, 1米68的身高,168的體重。嗚嗚嗚,本來多麼美好的穿衣年華!所以成天嚷嚷著要減肥,這周斷食一天,下週只吃黃瓜雞蛋…...。結果折騰一次,食慾大爆發一次,體重增加一次,越減越肥。

為啥?食色,性也,違背天性的,必不能長久啊。

再就是,人的身體是有記憶的,你今天餓著它,明天你哪怕吃根麵條,它也要趕緊儲存起來,怕你哪天發飈了又來虐待它。

通過控制食量來減肥,更容易形成暴食。你能保證自己永遠不吃飯嗎?那就成了厭食症了,餓死的也不少。

其實,她吃成胖子,既不是一口吃成的,也不是一天、一個月、甚至一年吃成的,是長年累月吃下來的結果。

既然體重不是一天長上去的,那為什麼現在要求它一天之內就掉下來呢?想單純憑著不吃的毅力在短時間內完成減肥,不是痴人說夢嗎?

她所要做的,就是老老實實的,按部就班的減肥。

象所有的胖子一樣,當初是一天一天,每天多吃一點胖出來的,現在就要耐心地誠實地,一天一天再少吃點,每天少吃一點再瘦回去。

說到底,還是歸到一個“習慣使然“的規律。當我們養成一個好的習慣時,壞的習慣就會被覆蓋,被淡掉,被遺忘,最後被廢棄。

再比如手機。不妨回想一下,在還沒出現遊戲,沒出現微信,沒對手機上癮之前,你的習慣是什麼?

是不是有了空餘時間,會讀讀自己喜歡的書,聽聽自己喜歡的音樂,找兩三好友聊聊天,認真投入地陪孩子玩玩,和愛人晚飯後牽牽手散散步?

那也是個習慣。只不過現在被手機這個習慣覆蓋。現在要做的,就是重新撿起以往美好的生活習慣,覆蓋這個荒廢光陰的壞習慣。

為什麼你“明知道”卻“做不到”

為什麼你“明知道”卻“做不到”

再說到底,所謂習慣的養成,所謂從一個習慣轉到另一個習慣,其實就是轉移注意力。

孩子一直哭,你一個勁兒地勸說“別哭了”是沒用的。你可以提起一件他感興趣的事兒,或拿一個他喜愛的玩具。叉開他的注意力,他會很快忘記了哭這回事。

面對“執拗的孩子”“執拗的愛人”,你覺得火氣要爆發了,這時你一再默唸“忍字頭上一把刀”是沒用的。

你可以暫時離開“當事人”和“現場”,喝杯茶,上個廁所,吃個水果,以此轉移注意力。等做完這些,你就會發覺早先胸中那股竄騰的火氣已經跑遠了。

你對一個抑鬱病人說“開心點,想開點”是沒用的。

你可以帶他走走路,逛逛街,其思緒就不會再一味地沉浸在鬱悶和憂傷裡。

你沒有勇氣和老闆和領導正常對話,或打交道、對話時總是不自在。是因為你總是不自覺地把自己和他們對立起來,把自己摁到了地底下,把人家掛到牆上。這樣子自己私下生悶氣是沒有用的。

你可以試著放鬆自己,轉移念頭,把他們想成和自己一樣的普通人,有血有肉上有老下有小會憂傷會臉紅會打嗝會放屁會便秘……

這樣子轉移自己的關注點,轉移注意力,反反覆覆練習,時間長了,在想到他們時,就會習慣性地達成一個認知:他是和我和大家一樣的人,實在沒什麼好怕的。

你成天自怨自艾一事無成是沒用的,你可以試著每天立一個不怎麼費力的小目標,每天去完成,每天就會有進步,每天就會增長信心。

養成一個“每天”的習慣,一步一步邁出自己的舒適區,最終走向自己想往的大目標。

我們不要讓“明知道”,都指向“做不到“。

不要讓自己呈現在“白天不努力,晚上做決定“的畫面裡,讓焦躁不安佔據生活的主導。

通過培養好習慣、覆蓋壞習慣,我們就可以既能“明知道”,也能“做得到“,輕鬆過生活,明快過人生。

為什麼你“明知道”卻“做不到”

作者簡介:羅兩愛,富書專欄作者,射手座的豬,愛天馬行空,愛悲天憫人,有時嫻靜,有時很瘋。愛看閒書,愛寫閒文,簡書@羅兩愛。本文首發富書(ID:kolfrc),百萬新中產生活認知學院,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