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出海,啓明、紅杉多次加碼,悶聲發大財的觸寶上市了

繼拼多多、趣頭條等先後登陸紐交所後,又一家中國互聯網公司赴美上市。

投資界消息,北京時間9月28日晚間,全球移動互聯網公司觸寶(CooTek)成功登陸紐交所,股票代碼NYSE: CTK。觸寶此次發行435萬股美國存託憑證(ADS),定價每ADS12美元,募資規模近6000萬美元。

與絕大多數的中國公司不同,這是一家生在中國卻成長於國外的“另類”公司。搜狗輸入法2006年誕生,2017年在王小川帶領下IPO,用了整整11年。而同為輸入法行業的佼佼者,觸寶卻在海外耕耘10年,並默默成長為互聯網國際巨頭。

十年前出海,启明、红杉多次加码,闷声发大财的触宝上市了

觸寶“出海”,全球覆蓋超11億用戶

10年裡,觸寶並沒有獲得與其用戶量相匹配的知名度,但提起其旗下兩款產品觸寶電話和觸寶輸入法,多數用戶並不陌生。

2008年,智能手機尚未大規模普及,剛剛成立的觸寶就將目光鎖定在移動互聯網。彼時29歲的王佳梁仍在微軟工作,瞅準商機,他與觸寶董事長張瞰聯手推出了第一款產品觸寶輸入法。2009年,公司成立不到一年,就在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斬獲了“全球移動創新大獎”,成為首個獲得該獎項的中國公司。

當中國互聯網巨頭陷入輸入法混戰之時,觸寶果斷放棄國內市場,直接選擇英文輸入法為切口,打入歐美。

王佳梁之後回憶稱,之所以敢進入海外,是因為中國市場多數是靠融資和商業模式,很難踏踏實實做技術,但海外市場對知識產權的重視程度高,遊戲規則很明確,有利於技術團隊創業。還有另一個原因,彼時搜狗輸入法已經在中文輸入法市場嶄露頭角,對於觸寶來說是一個有力的競爭對手。

20092012年正是移動互聯網興起的黃金階段。中國手機大量出口海外,而手機所帶的輸入法是有關用戶交互體驗的重要產品。多數手機廠商都忽略了其商業價值,而擁有輸入法的互聯網巨頭們也不願意專門給手機廠商定做。只有觸寶預測到手機市場的爆發趨勢,與華為、OPPO等巨頭手機廠商達成合作。

一段時間後,觸寶察覺到,輸入法之於手機廠商馬上會變成買方市場,於是放棄每年幾千萬的預裝收入,免費給手機廠商提供輸入法解決方案。這個決定讓觸寶幾乎壟斷了所有出海手機的預裝。與此同時,觸寶決定將部分業務轉到國內發展。

回國之後的觸寶推出了觸寶電話。早在快手獲得下沉市場紅利之前,觸寶就感知到了三四線城市的商機。觸寶電話在三四線城市大受歡迎,覆蓋到了數億受眾。

在全球內容產業崛起的風口,觸寶又藉助自身對各地文化的瞭解,在全球範圍內構建了自身業務的第二大優勢支柱內容產品。觸寶在海外擁有超過10款垂直型內容應用產品,覆蓋生活、娛樂、健康、健身、新聞和短視頻等5大領域。並採取AI推薦的方式,不靠補貼和強營銷,而是依靠技術和產品驅動增長。

根據招股書,截止2018年6月,觸寶在全球範圍內已經覆蓋了240個國家及地區的超11億用戶,全球所有產品的日均活躍用戶數為1.8億,觸寶輸入法支持110多種語言。海外產品系列月活躍用戶超過2200萬,在Google Play商店和蘋果App Store中,下載觸寶產品的用戶數量從2017年第二季度到2018年第二季度同比增長了178.7%。

悶聲發大財,互聯網少有的盈利公司

實際上,今年以來去美國、香港上市的公司非常多,這些互聯網公司業務長線發展都不錯,但未盈利是普遍硬傷。觸寶的招股書在營收部分比較可觀,且增長很快。

觸寶2016年營收為1103萬美元,2017年營收為3733萬美元,2018年上半年營收5027萬美元,2017年同期為911萬美元,同比增長453%。2017年毛利潤為1723萬美元,2018年上半年毛利潤4224萬美元,淨利為351萬美元,是今年IPO的中概股裡少數已經開始盈利的公司。

觸寶目前的盈利模式主要是通過移動廣告。在產品及服務不斷創新、DAU不斷增長的基礎上,該部分收入也在節節攀升。

數據顯示,公司的廣告收入從2017年上半年的880萬美元增長至2018年上半年的4850萬美元,漲幅為453.1%,其背後原因是全球矩陣產品的DAU及廣告位的增長。

其中,觸寶智能輸入法的收入貢獻比例從2016年55%逐步下降至2017年的49%、再到2018年上半年的26%,面向國內市場的觸寶電話,對應期間的收入貢獻比例分別為45%、31%、21%,其他定位全球市場的產品正在逐步接過貢獻收入的接力棒。

除了核心技術帶來的競爭力,觸寶也通過與移動終端合作伙伴的預裝合作、手機商城下載、社交媒體營銷等方式來快速擴大自身品牌知名度、擴充用戶量和全球市場佔有率。招股書顯示,2017年觸寶輸入法在OPPO,Vivo和HTC等50多家廠商出貨的移動設備上預裝,相應的預裝和激活量從2017年第二季度到2018年第二季度同比增長51.2%。

但觸寶招股書裡也指出,公司聚焦海外市場,預計未來國內的用戶基數和廣告收入可能會出現下降,這是因為觸寶電話在國內市場根本無力打開局面,隨著微信滲透率達到極致,觸寶的應用場景就會減少。這一點從百度移動指數可以看出來,2016年以後用戶對觸寶電話的關注度就在不斷降低了。而輸入法方面,在國際市場上,觸寶也並非沒有強勁對手。

值得一提的是,觸寶將保護知識產權一直作為公司的戰略重點。依靠專利、版權、商標和商業秘密法,非競爭和保密協議以及合同條款的組合來建立和保護自身的核心技術和知識產權,目前,觸寶擁有170多項專利申請及授權,集成人工智能聊天助手Talia,基於深度學習構建的輸入法引擎,和麵部識別技術的AR Emoji。

6輪融資1.8億美元,啟明、紅杉為大股東

成立10年,觸寶經歷6輪融資,投資者都是著名風投機構。根據天眼查統計,具體融資情況如下:

十年前出海,启明、红杉多次加码,闷声发大财的触宝上市了

本次IPO後,啟明創投、紅杉資本和SIG中國位列第一、第二及第三大股東。啟明創投持股18.2%,紅杉資本持股17.9%,SIG中國持股為14.2%。觸寶董事長張瞰持股8.3%,觸寶董事、CEO王佳梁持股7.2%,聯合創始人、總裁李巧玲持股為7.2%,前360公司CFO姚珏是觸寶獨立董事。

觸寶是今年啟明創投投資的第4家上市企業。自2010年領投觸寶A輪開始,啟明創投在長達8年的時間裡,相繼跟進了觸寶B、C、D輪的融資,是觸寶的第一大股東。

與觸寶創始團隊有著最深淵源,陪伴並見證觸寶一路成長的啟明創投主管合夥人鄺子平也親臨上市現場,見證這具有歷史意義的一刻。

鄺子平談到,“2009年我在一個創業比賽上第一次遇到觸寶,通過幾個月的深入瞭解,2010年啟明創投領投了觸寶的A輪融資。觸寶的團隊是一支難得的有理想、有情懷、有韌勁,耐得住寂寞的優秀團隊,8年來一直瞄準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國際化這些大方向,卻又腳踏實地,不跟風,不急躁,一步一個腳印,把每一個產品做好,把技術優勢發揮到極致。”

2014年,紅杉中國領投了觸寶,並於2017年進行跟投。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合夥人孫謙表示,在這兩輪投資背後,是看重觸寶的長期增長潛力和創造出的用戶價值,觸寶通過AI和大數據技術持續創新,能夠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輸入法服務與持續優化創新的內容產品。

紅杉中國已經在AI領域的基礎技術和重要應用等方向進行系統性投資佈局,目前已投資了數十家領軍企業。觸寶是紅杉中國在AI應用方向的投資之一,同時是紅杉中國投資的重要“出海”企業。

2017年上半年,觸寶完成D輪1億美元融資,領投方為建銀國際和華蓋資本,同時紅杉資本、啟明創投、SIG海納亞洲等老股東全部跟投。華蓋資本TMT基金合夥人王寶華表示,觸寶擁有全球領先的輸入法和網絡電話產品,在我們投資後活躍用戶規模快速增長,公司收入漲了十倍,實現規模化盈利。目前公司正藉助大數據優勢開拓人工智能新領域,產品價值將進一步提升。這是華蓋資本第四個IPO企業,也是其首個美股上市企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