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周報:「穩投資」的幾個徵兆


債券週報:“穩投資”的幾個徵兆


主要觀點

本週債券市場情緒轉弱,短端回調。本週資金市場先緊後松、債券市場先抑後揚,股市反彈對債市情緒形成抑制;短端利率有所回調,尤其是1年國債收益率的上升幅度較大,與招標情況偏弱有關;高評級信用債表現較好,但成交明顯縮量;國債期貨先跌後漲,成交縮、持倉增。驅動因素來看,本週債市主要受到資金感受、股市情緒等的影響,貿易戰雖然升溫,但市場反應不大。本週央行逆回購操作縮量並在週五暫停,但週一MLF、週五國庫現金定存,央行操作仍偏積極。資金面先緊後松,前半周受到月度繳稅、地方債發行繳款等的約束,後半周因月末財政支出加速而有所緩和。與此相關的是,債市表現先抑後揚,但除了資金情緒外,債市情緒偏弱,還與股市表現較強有關。週二,美國宣佈加徵2000億美元商品關稅,但股債市場已經充分預期;午後,基建板塊帶動股市大幅反彈,這與發改委“穩定有效投資”表述有關。

本週三,發改委提出“加大基礎設施等領域補短板力度,穩定有效投資,不斷提高投資效益”,穩投資預期增強推動基建板塊及整體股市大幅反彈,這對債市情緒也形成了抑制。那麼,市場情緒之外,實體經濟的微觀感受等其他具象層面是否有變化呢?結合發改委《2018年8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發展趨勢監測報告》,我們對 “穩投資”的可能性進行一些觀測:

其一,新增意向投資增速回升,投資悲觀預期或需修復。8月,新增意向投資額累計同比4.5%,較前值上升1.4個百分點,為4月後的首度回升。其中,基建、製造業與地產領域的新增意向投資增速分別較前值回升1個百分點、1個百分點和0.6個百分點。並且,三個領域新增意向投資增速的相互關係,與其投資完成額增速的相互關係類似,即基建最弱、製造業溫和、地產偏強。這意味著當前可能已經臨近 “穩投資”的預期修復時點。

其二,基建投資重心逐步從交通運輸向環保民生轉移。8月,基建領域的新增意向投資增速回升,主要與道路運輸業、水利管理業、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等行業的跌幅收窄有關。相比於去年同期,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公共設施管理業的佔比有所上升;鐵路運輸業、道路運輸業的佔比有所下降。這反映出基建投資重心因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求而發生變化。

其三,東部地區投資佔比仍高,中西部投資擴張目前暫不明顯。儘管東部地區投資佔比較去年同期下降,中西部地區投資佔比較去年同期上升,但是,今年6-8月並未看到明顯的東部投資減少、中西部投資增多跡象。此外,8月東部地區新增意向投資跌幅收窄,西部地區增速提升,中部和東北地區增速下降,這似乎反映基建補短板並向中西部傾斜的效果可能還不顯著。但也有兩點積極現象需要關注:一是,擬建投資項目轉化率較高的主要是中西部省份;二是, 8月中西部地區的基建新增意向投資增速都有回升,這與東部地區新增意向投資跌幅收窄主要依靠製造業、房地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的情形不同,這實際上反映了基建補短板的政策方向。

其四,製造業與地產投資比較穩健,一些高新技術行業新增投資偏強。儘管製造業新增意向投資增速年初以來持續下滑,8月首度反彈,但增速一直在10%以上的高位,且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汽車製造業等行業的新增意向投資增速都在30%以上,反映製造業投資項目儲備是比較充裕的。此外,地產領域的新增意向投資增速一直穩定在40%附近,這與地產新開工增速持續上升的情況也比較契合,反映出地產投資的“韌性”。此外,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術行業的新增意向投資增速較快,8月分別為133.9%、89.9%、68.0%;高端技術裝備製造、環保產業等其他高薪基數行業增速也在20-30%區間,反映出製造業投資與新經濟具有一些潛力。

一、債市回顧:股漲債跌,短端回調

本週債券市場情緒轉弱,短端回調。本週資金市場先緊後松、債券市場先抑後揚,股市反彈對債市情緒形成抑制;短端利率有所回調,尤其是1年國債收益率的上升幅度較大,與招標情況偏弱有關;高評級信用債表現較好,但成交明顯縮量;國債期貨先跌後漲,成交縮、持倉增,債市情緒因股市上漲、投資發力預期增強而有所轉弱(圖表1、圖表2)。

驅動因素來看,本週債市主要受到資金感受、股市情緒等的影響,貿易戰雖然升溫,但市場反應不大。本週央行逆回購操作縮量並在週五暫停,但週一“意外”開展2650億元MLF操作、週五國庫現金定存招標1200億元,整週實現資金淨投放3250億元。央行操作仍偏積極,但資金面先緊後松,前半周受到月度繳稅、地方債發行繳款等的約束,後半周由於月末財政支出加速而有所緩和,週五國庫現金定存招標利率也繼續隨行就市下行9bp。與此相關的是,債市表現先抑後揚,但除了資金情緒外,債市情緒偏弱,還與股市表現較強有關。週二,美國宣佈加徵2000億美元商品關稅,但股債市場已經充分預期、反應都不明顯;午後,基建板塊帶動股市大幅反彈,其後幾日的股市也持續走強,這與發改委“穩定有效投資”等表述有關。


債券週報:“穩投資”的幾個徵兆


二、主題評論:“穩投資”的幾個徵兆

7月下旬以來,信貸監管政策相對友好、財政基建積極發力的政策變化不少。但是,一方面,7-8月信貸數據並未持續增強,且投向結構不太理想,社融擴張也持續偏弱,基建投資增速再創新低;另一方面,如果關於債務擴張或監管基調的口徑不松,即便廣義財政積極擴張,也很難彌補基建投資乘數收縮的風險。此外,市場對於地方缺少建設項目也多有爭議。

然而,本週三,發改委提出“加大基礎設施等領域補短板力度,穩定有效投資,不斷提高投資效益”,穩投資預期增強推動基建板塊及整體股市大幅反彈,這對債市情緒也形成了抑制。那麼,市場情緒之外,實體經濟的微觀感受等其他具象層面是否有變化呢?

本週,發改委發佈了《2018年8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發展趨勢監測報告》,主要內容是對意向投資項目進行監測,可以幫助預見未來一段時間的固定資產投資情況。我們對這一報告數據也進行了相應梳理,希望對“穩投資”的可能性進行一些觀測。

其一,新增意向投資增速回升,投資“三駕馬車”均有改善,投資悲觀預期或需修復。8月,新增意向投資額累計同比4.5%,較前值上升1.4個百分點,為4月後的首度回升(圖表3)。其中,基建、製造業與地產領域的新增意向投資增速為-34.2%、13.4%和38.7%,分別較前值回升1個百分點、1個百分點和0.6個百分點。並且,三個領域新增意向投資增速的相互關係,與其投資完成額增速的相互關係類似,即基建最弱、製造業溫和、地產偏強。然而,由於缺少歷史數據(僅有6-8月的分領域新增意向投資增速數據),難以對其具體前瞻性進行判斷。但由新增意向投資增速觸底回升且同步改善的情況來看,可能已經臨近 “穩投資”的預期修復時點。

其二,基建投資重心逐步從交通運輸向環保民生轉移。8月,基建領域的新增意向投資增速回升,主要與道路運輸業、水利管理業、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等行業的跌幅收窄有關。相比於去年同期,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的新增意向投資佔比上升了接近4個百分點至13%附近,公共設施管理業佔比也有上升;鐵路運輸業的新增意向投資佔比下降了約4個百分點至15%附近,道路運輸業佔比也有下降(圖表4)。這反映出基建投資重心發生變化,與各種注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政策環境相互契合,符合市場對於強刺激政策難以推行的預期。


債券週報:“穩投資”的幾個徵兆


其三,東部地區投資佔比仍高,中西部投資擴張目前暫不明顯。分地區來看,新增意向投資佔比由高至低分別是東部、西部、中部、東北;並且,儘管東部地區投資佔比較去年同期下降,中西部地區投資佔比較去年同期上升,但是,今年6-8月並未看到明顯的東部投資減少、中西部投資增多跡象(圖表5)。此外,8月東部地區新增意向投資跌幅收窄,西部地區增速提升,中部和東北地區增速下降,這似乎反映基建補短板並向中西部傾斜的效果可能還不顯著。

但是,也有兩點積極現象需要關注:一是,擬建投資項目轉化率較高的主要是中西部省份,例如,雲南、海南、甘肅、廣西等省的擬建投資項目轉化率7-8月高於40%;二是,儘管8月中西部地區的新增意向投資增速分別下滑和微升,但在其他領域新增意向投資增速下滑的同時,中西部地區的基建新增意向投資增速都有回升,這與東部地區新增意向投資跌幅收窄主要依靠製造業、房地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的情形不同,這實際上反映了基建補短板的政策方向。

其四,製造業與地產投資比較穩健,一些高新技術行業新增投資偏強。儘管製造業新增意向投資增速年初以來持續下滑,8月首度反彈,但增速一直在10%以上的高位,強於製造業投資完成額增速,且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汽車製造業等行業的新增意向投資增速都在30%以上,反映製造業投資項目儲備是比較充裕的。此外,地產領域的新增意向投資增速一直穩定在40%附近,這與地產新開工增速持續上升的情況也比較契合,反映出地產投資的“韌性”。

此外,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術行業的新增意向投資增速較快,8月分別為133.9%、89.9%、68.0%;高端技術裝備製造、環保產業等其他高薪基數行業增速也在20-30%區間(圖表6),反映出製造業投資與新經濟具有一些增長潛力。


債券週報:“穩投資”的幾個徵兆


財新智庫莫尼塔,系財新智庫旗下的獨立投資研究與商業諮詢公司,專注“宏觀政策”、“市場策略”、“草根調研”與“海外研究”四大板塊,服務國內外金融機構與企業客戶。歡迎洽談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