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降價頻現 專家:很可能從個案由點到線到面擴散

樓市降價潮年年有,今年的降價潮來的更猛烈些。難道樓市真如萬科董事局主席鬱亮所言:房地產行業的轉折點已經到來?

“最高5萬元減免、分期付款首付5%優惠、7.9折優惠......”近期,萬科恆大等頭部房企率先拉開了降價促銷大幕,樓市一夜入秋。

北京萬科拋出“28盤聯動鉅惠”活動,其中區域內九大首發新盤,最高5萬元的減免。

恆大打出“提前引爆黃金週,四重銷售大優惠活動”。內容主要包括購買住宅享受8.9折優惠;分期付款首付5%等措施。

北京城建地產以20週年購房回饋季的名義,“以城相建 8盤鉅惠”,部分產品最高優惠高達7.9折。該優惠力度也一度被業界評價為“勁爆”。

中糧在北京啟動全國範圍的購房節,自9月26日開始至10月31日結束。內容包括中糧地產旗下分佈在北京、深圳、上海、成都等16個城市的66個樓盤,共有近萬套房源將推出優惠折扣

閩系房企陽光城也曾向媒體表示,公司將開展“千億攻勢”特惠購房季,根據區域的不同,制定出不同的降價策略。

泰禾合肥院子部分房源針對中秋、國慶節推出特價房,價格從1.9萬元下調至1.4萬元每平。

聚焦北京樓市,單個樓盤的促銷現象更為普遍。據北京商報報道,位於亦莊的首創遠洋·禧瑞天著9月初首次開盤推出的房源,單價在4.8萬-5萬元,該項目指導價為5.26萬元/平方米。大興中海天築項目限價為4.2萬元/平方米,但該項目最低銷售單價定為3.6萬元;位於石景山五里坨的遠洋五里春秋項目銷售人員則表示,該項目洋房首期開盤最低銷售單價為5萬元左右,而該項目均價限價為5.2萬元/平方米。

事實上,2008年,2011年,2014年,全國出現過3輪非常明顯的退房潮現象,只要房價出現下調現象,最典型的特點就是之前購房者開始所謂的降價維權。最典型的比如2011年:

樓市降價頻現 專家:很可能從個案由點到線到面擴散

最近2018年,很多城市又出現了降價開始維權的現象,包括之前的樓市熱點城市,北京、杭州、合肥等均出現了個案。目前樓市降價還未普遍,只在小部分城市的個案項目中出現。

就此,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認為,2018年樓市逐漸出現了衝高回落的跡象,最近大量房企都在進入促銷優惠,加快回款的節奏中,這種情況下,打折、降價現象很可能從個案由點到線到面擴散。未來很可能收房糾紛與降價要補償的房鬧現象很可能明顯增加。

當前市況下,部分城市的項目不降價促銷,銷售肯定難有起色,但如果降價,一旦遭到業主退房,事情就更加複雜、棘手。導致了部分開發商忌憚於降價後的退房麻煩,選擇暫時觀望,不敢貿然降價。一旦預期降價引發的退房非常激烈,大部分房企很可能會因此暫緩降價或者採用間接的緩和方式進行促銷。

降價就鬧糾紛這個明顯不符合契約精神,在房價上漲過程中,購房者並未平分利潤給開發商,所以在下調的時候也很難要求開發商退差價。對於降價補償,開發商從維護品牌形象的考量接受協商的行為也可以理解。但是有可能對市場帶來不好的示範。

過去3年,房價全國上漲,導致投資投機需求旺盛,槓桿過高,對於房價下行更加敏感。享受了多年泡沫與暴利的樓市,將投資賭在房子上的人們,在本輪市場衝高回落下中更應該增加風險意識了,那種只漲不跌的樓市博傻時代已經過去。

另外,張大偉表示,當下在目前樓市接近拐點的情況下,降價項目出現糾紛的主要原因有三個:

一是:開發商定價隨意缺乏監管,在房價中成本佔比比較少,利潤過高,部分項目預售週期過長,比如北京通州很多項目從開盤的不到5000元短短几年上漲大2萬元。其中成本差別不大,房價過分偏離成本使得購房者投資投機心理過盛。

二是:是開發商銷售過程中部分的部分違規行為或者承諾。

三是:這麼多年樓市的畸形發展,房價從來沒有真實跌價過,使得購房者忽視了房屋作為商品不僅會漲更會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