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區建立機制 讓年輕幹部經風雨壯筋骨長才幹

“鄉村是我最好的課堂。我將履行好第一書記職責,踏踏實實幹事,絕不辜負黨組織的培養和村民的期望。”去年從南京大學畢業的選調生丁天麟擔任白雲區豔山紅鎮白雲村第一書記,這些天來,白天黑夜地忙碌著,協調解決回遷村民門面房安置問題。

作為白雲區的一名優秀年輕幹部,丁天麟遇到難事急事時,也會像“熱鍋上的螞蟻”,辦完辦好一件事,也就有自己的感悟和體會,“只有在基層崗位上歷練摔打,才能夠經風雨、壯筋骨、長才幹”。

白雲區堅持強化政治訓練和實踐鍛鍊,健全完善年輕幹部選、用、管、帶、育全鏈條機制,為他們搭“梯子”、鋪“路子”,切實優化年輕幹部成長路徑。今年8月,該區制定《關於實施“墩苗計劃”大力發現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幹部的實施辦法(試行)》,通過編隊建制、組織培訓、實踐鍛造等七個步驟,分批次選派了90餘名年輕幹部、選調生到項目建設、招商引資、村居治理一線等進行鍛鍊。

為做好對年輕幹部的“啟蒙教育”工作,白雲區探索推進“導師培養”模式,通過挑選政治過硬、業務精湛、作風正派的領導幹部或業務帶頭人擔任導師,結合年輕幹部的個性特點、能力特長等,制定“一對一”“個性化”培養方案,促成全區150餘位導師與年輕幹部結成對子,幫助他們迅速進入工作角色,成為推動發展、服務群眾的“行家裡手”。

近3年來,白雲區已有71名35歲以下優秀年輕幹部得到交流提拔重用,為加快建設創新型中心城市示範區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經過實踐考驗、培養鍛造,對看得準、有潛力、有發展前途的優秀年輕幹部將打破隱性臺階,大膽選拔使用。”白雲區委常委、組織部長韓雪松說。

(況椿鴻 記者 權若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