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取名傷腦筋?其實只要做到這四點,好名字輕鬆取!

說在前面的兩句話:

1、因前期文章的積累,最近許多網友前來諮詢如何為寶寶取名,有的還會拿著意向名字前來詢問意見和建議,面對心誠的網友,我均會從意、音、形、吉四方面給予一定的意見和建議,但隨著諮詢網友的逐漸增多,本人實在分身乏術,很多時候無法及時一一應答,故專撰此文作為對這部分網友的答覆。文章稍微有點長,本人也斷斷續續寫了好幾天,但都是經驗心得,相信一定可以對“有心為寶寶取名的你們”有所幫助,希望能認真閱之。

2、亦有不少網友前來求名,無一例外本人均強調:作為給孩子的一份禮物,最好能夠自己取,有意向名字可再來諮詢,我將以我僅有的經驗、知識無私提供意見和建議;若你實在取不出合適名字或者懶得構思而委託本人,那麼真對不起,在“網上覆制或者機械排列一堆名字”發給你並不是本人所願意做的事,我想做的是依據你們的要求、期許,你們的故事你們的特殊情況為寶寶量身定做一個名字,這個過程將花費我不少精力,所以你必須先支付些許潤筆費。為何?一來作為對本人付出的回報;二來,也是最主要的,曾經我也天真地因不少前來求名網友的一句話“為我寶寶取個名字唄”而沾沾自喜乃至苦苦構思,最終將我的“成品”做成文案發給對方,卻換不來一句“謝謝”;有的甚至因等不及已於此之前將本人拉黑。“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何苦呢?

好了,閒話休贅述,言歸向正傳。

緣主:老師,麻煩您幫我看看“XXX”、“YYY”這幾個名字怎麼樣?

我:你覺得這幾個名字怎麼樣呢?

緣主:我是覺得有點生拼硬湊的感覺,但是在某某網評分很高啊!

我:嗯,個人認為合適就用吧,名字講究的是心理暗示作用,自己滿意就好。

以上對話最近出現得頗多,其實不是我不想負責,一來從語氣中已經感覺到這部分緣主對網絡起名評分軟件較為迷信,對意向名字十分滿意,過來只是求個心理認同,說出“真相”怕對他們造成心理影響;二來是目前不少提供諮詢的取名網站,通常都會通過否決緣主的意向名字,然後遊說緣主付費取名,本人不想因此烙上該印。至於網絡的名字評分是否可靠,本人舊文略有提及,在此亦不展述,只是想依以往經驗,從“意、音、形、吉”四方面簡單分析下好名字應有的標準,希望能夠對家長為寶寶取名提供些許幫助。

寶寶取名傷腦筋?其實只要做到這四點,好名字輕鬆取!

一,意

意主要包括雅俗適宜,寓意良好,意境深遠。

(一)雅俗適宜

1、寶寶取名一般不建議起太俗,太直白的名字,如喜財、家興之類的;也不建議採用兩個無關聯的字組合而成,因為很難看出其中意義。

2、兩字名建議不要用重複風格的字,如一個字豔麗,另外一個字不放考慮清幽,這樣反而能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3、注意雅俗字之間的變化,有些本很雅的字如軒,在經用爛後便變得俗了。如一些本俗的字,在組合後也會取到雅的名字,如橋,武當七俠宋遠橋。

4、避免太俗的最直接方法是出處高雅,因此一直以來就有男寶名出《楚辭》,女寶名出《詩經》之說。除了《詩經》與《楚辭》外,家長們還不妨考慮《莊子》、《論語》等經典名著,歷朝代的詩歌詞曲也是個不錯的參考對象。例如女孩名李傾城,傾國傾城。

當然,雅與俗本無明顯的界定,大雅則大俗。雅過了即大俗,俗到極致則大雅。這點還請家長們自行把握。

(二)寓意良好

若能做到第一點,則寓意一般不會太差。要知道,凝聚了我們老祖宗的匠心與智慧的漢字,它從形態到內涵,已不僅是一個符號,更是一種形象生動,有社會文化背景、生命意識、民族思想、生活智慧的文化元素。因此,每一個漢字,經過了千百年來的風俗禮儀,社會結構、倫理道德、哲學思考、審美意識等的“錘鍊”,幾乎都可延伸成為一幅幅美妙多姿、風采各異的畫,演變成為一個個寓意深刻的故事。也正因為漢字如此地美妙,才造就了博大精深,浩瀚如海的中華文化。因此,孩子取名所用到的漢字,倘若不是太詭異、太醜陋、爛大街、太俗的字,只要家長們用心去挖掘,幾乎都能夠挖掘出良好的寓意。

至於挖掘的方法,則可從以下三點出發:

1、有該字直接聯想的寓意。即取名之字本來的字意,由該字意聯想到的寓意。又或者該字能夠聯想到哪些品格,聯想到哪些古聖賢;出自那句詩句,該詩句的意境,等。

2、拆字法。該字拆開後由哪些字根組成,該字根有哪些意義,同根同宗之字有哪些,該同根同宗的字有哪些寓意等。一般而言,同根同宗的字均具有相同的意思。

3、同音法。漢字具有“同宗意同”、“音同意通”的特徵,故可通過結合同音的字增加名字的寓意。

(三)意境深遠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將意境分了三個層次:

小我意境: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大我意境: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無我意境: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我覺得取名應該還加多兩個層次,即“意境缺失”以及“獨特意境”。

意境缺失:兩個字看不出什麼關係,給人感覺是兩個字完全是生拼硬湊在一起的;或者追求標新立異,用過於冷僻的字,讓人很茫然的字。又或者是諧音很差的。如楷吉,範劍,等。

獨特意境:這種意境是屬於夫妻倆獨有的,寶寶名字中帶著他們倆的故事,帶著寶寶受孕及孕期間的故事等,如你們是在武漢相知相戀的,寶寶取名叫“緣武”;如孕期夢見美人魚的,寶寶取名叫“夢餘”,等。

又或者將寶寶母親的姓諧音近形入寶寶名的,如母親姓黃的,可諧音凰入寶名,如馮鳴凰,寓“鳳鳴凰”。

又或者將父母名字拆為字根重組新字入寶寶名的。如寶寶媽媽叫“婷莎”的,可取“女”、“少”組成妙字入寶寶名,如寶爸名字帶濤,寶媽名字帶棉,可用“氵”與“木”組成“沐”字入寶名,等。

小我意境:兩個字之間有一定的關係,或遞進,或並列,或轉折,或反證等,總之能夠聯繫起來,表述一定意義的名字。如惜君,止憂,沐澤,笑賢,等。

大我意境:能夠將姓入名字,使得姓與名渾然一體,無縫對接的,如楊若鴻(楊性秉直,志若飛鴻),譚笑鴻(談笑有鴻儒),等。

無我意境:姓與名字不僅渾然一體,且還能構成一幅美好的畫面,傳達你的情緒,你的意志。如江疏影,江邊一疏影;劉夕雲,流水夕陽映晚雲,等。

至於如何才能取出意境好的名字?本人認為,取名字就如寫文章,一個好的名字就如一篇好的文章,表達出來的內容、觀點要鮮明傳神,栩栩如生。那麼我們回顧一下高中時候我們寫作文時候是不是要經過以下幾個步驟:

第一步:整理材料。你們的愛情故事是什麼?寶寶的故事?寶寶的出生地?出生時對應的天象?你們對寶寶的期許?對寶寶的祝願?等等。

第二步:確立主題。提煉上述資料,確定認為最有意義、最適合入名字的信息。

第三步:決定採用文體。是用議論文還是記敘文?一般而言,以名詞為中心的,描述一副面的可理解為記敘文,如上述的江疏影;以動詞、形容詞為中心的,傳遞一種情緒的為議論文(多為父母對孩子的期許,祝願),如劉天予,寓孩子為天予。

第四步:確定哪種表述風格。是氣勢磅礴的豪放派,還是悠然淡雅田園派,或者是婉轉含蓄的婉約派,華麗香豔的花間派,還是吉祥如意的頌聖派?派別無好壞高低之分,貴乎自己喜歡。

以上四步確定後,則可搜索腦海的詞彙量為寶寶取名。當然,為寶寶取名畢竟和寫文章還是有一定區別的,名字最終採用的是一個新造“詞組”,講究的是表述結構。因此,家長們還可事先確定自己是喜歡那種表述結構:偏正結構、動賓結構、主謂結構、並列結構。當然,這都是次要的。

二,音

寶寶取名“音”方面需要考慮的因素主要包括聲韻母連綴情況,聲調組合情況以及名字的響亮度。

(一)聲韻母連綴情況

漢語的聲母共有二十二個,其中二十一個是輔音聲母,一個是零聲母。二十一個輔音聲母按發音部位的不同可以分為以下四組:

一組:b p m f (唇音)

二組:d t n l (舌尖音)

三組:g k h (舌根音)

四組:j q x zh ch sh r z c s (舌面音、舌尖後音、舌尖前音)

漢語的韻母有38個,i的兩讀和e的兩讀不細分,則有36個。可以分為以下五類:

一類:a ai ao an ang

二類:e er ei en eng

三類:o ou ong

四類:i ia ie iao iou ian in iang ing iong v ve van vn

五類:u ua uo uai uei uan uen uang ueng

其中一、二、三類為開口呼,四為系齊齒呼和撮口呼,五類為合口呼。

四類、五類以零聲母表達時,分別是:

四類:yi ya ye yao you yan yin yang ying yong yu yue yuan yun

五類:wu wa wo wai wei wan wen wang weng

何為連綴?簡單地理解,就是姓名中相連的兩個字聲母或韻母出現同一組的情況。一般而言,除了齊齒呼之外,連綿情況應該儘量避免,否則會影響姓名的流暢性,如張展發,讀起來相當拗口。但齊齒呼連綿起來卻另有一番味道,如倪心夷,恰寧等,連讀起來給人一種幽雅古典的感覺。

(二)聲調的組合情況

寶寶取名聲調的組合可從“基本要求”與“格律要求”兩方面來分析。

1、基本要求

漢字聲調是由南朝始創的“平、上、去、入”四聲之說衍變而來,今天四調為“陰平、陽平、上聲、去聲”,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第一二三四調。一般而言,除了陰平外,相鄰的兩個字最好不要出現連綴現象,也就是相連兩個字不要同調。當然,倘若前後兩個字能夠呼應則最好(即第一個字和第三個字同調,第二個字不同調)。

2、格律要求

格律學將一二調列為平韻,三似四調列為仄韻。由此三字姓名便有了平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六種組合。

(1)平平平: 不會拗口,但也平淡無奇,沒特別美感。中等組合。

(2)平仄平:這是最好的一種搭配,跌宕起伏,抑揚頓挫。

(3)平平仄:給人戛然而止的感覺,個人認為是不太好的組合。

(4)平仄仄:一平兩仄比上述的兩平一仄讀起來會更順一些,兩仄的連讀給人一種倔強,矜持的感覺。

(5)仄平平:十分好的組合,歷史感十足、端正大氣。

(6)仄平仄:由仄轉平,再由平轉仄,轉起來會稍微拗口,很一般的組合。

(7)仄仄平:一種朗朗上口的組合,還會給人畫面感,較好的組合。

(8)仄仄仄:很容易拗口的組合,給人壓抑感。

(三)名字的響亮度

名字的響亮度取決於聲韻母。聲母的響亮度從唇音、舌尖音、舌根音、舌面音、零聲母依次遞減;韻母響亮度從開口呼、齊齒呼和撮口呼、合口呼依次遞減。如果姓的屬於不響亮的字,那麼可以將名字的響亮度設置為逐漸增強的模式;若姓字聲韻母均屬於較強組類,則可以將第二個字設置成為響亮度較弱的,第三個採用設置為較強的字,即“強—弱—強”的平衡模式。

三,形

寶寶名字的“形”可從筆畫和結構兩方面分析。

(一)筆畫

兩個原則:1、簡潔為佳,可為孩子日後書寫帶來便利及舒適感;2、應以姓為參考,名字筆畫數與姓筆畫數相當。

若實在無法做到上述兩點,則還可遵循平衡原則,即前後兩個字筆畫相當,中間一字或多或少。最忌出現“頭重腳輕”或者“頭輕腳重”的情況。

(二)結構

一般而言,出現得較多的結構組合有三種:全左右結構組合,全上下結構,混合(上下、左右、包型等)結構組合。

1、全左右組合,亦稱橫組合,給人的感覺是端莊穩重兼大氣;

2、全上下組合,亦稱豎組合,給人的感覺是飄逸、靈性、優雅淡然;

3、混合結構組合,給人的感覺是靈活多變,錯落有致。

上述組合無好壞之分,每一種組合最好能與字意相結合。個人較為傾向混合結構的組合。

四,吉

名字的吉祥度可從三方面考慮,一是取名用字的五行屬性與八字用神相符;二是名字所產生的爻卦吉祥;三是名字的字意要吉祥。

(一)用字五行符合八字用神

千百年來,名字吉祥是所有父母的心中所願,因此周易取名長盛不衰。只是令人惋惜的是,受網絡文章及坊間一些說法的誤導,很多緣主均認為周易取名是“八字五行缺什麼補什麼”,也因此有不少人抓住家長這種心理,不願意花心思研究八字命理,只是排好八字計算好五行個數,有的也許會依據月令計算出各五行比例,看哪個五行缺或者少就補哪五行,實則不然。周易取名是“用神是什麼而補什麼”,並非“八字五行缺什麼補什麼”。“用”與“缺”雖一字之差,但結果往往會謬以千里。八字用神講究的是有力,不被沖剋。試問,命局已缺之神,何以為用?

當然,命理知識並非家長們臨時抱佛腳看看網上文章就能弄懂,對此部分家長我的建議是乾脆別參考八字用神,否則不僅限制用字範圍,有時還會起到相反作用。若家長們非得參考,本人也建議不要採取“缺什麼補什麼”的方法,這裡提供個簡單的調候法。如下:

1、春天木旺金囚,用金;

2、夏天火旺身燥,用水潤身;

3、秋天金盛木乏,用木;

4、冬天水旺身寒,用火暖身。

另外,若家長們稍微有點命理知識,則還可再細分,如下:

1、日元為金之人,春天金弱可再用土生;夏天火旺除水潤外,還可用金生水;秋天除用木外,還可用水洩秀;冬天金寒,除用火暖身外,還可用土生金。

2、日元為木之人,除用金外,初春還可用火暖身,一般忌水木;夏天除用水外,還可用土為財;初秋炎氣未除,仍可用水,晚秋則多忌金水;冬天除火暖身外,還可用土培育木根。

3、日元為水之人,初春水仍有氾濫之象,可用土製,仲晚春一般不忌金水;夏天除用水外,還需用金生水;秋天喜土,木火不忌;冬天除喜火外,還喜木來生火。

4、日元為火之人,春天金土並見為妙,最喜水來濟火;夏天喜水潤身,金髮水源;秋天喜木生,火助形;冬天火弱,喜木火幫身,不宜見金損木。

5、日元為土之人,春天則不宜用金,喜火土幫生身;夏天火炎土焦,非水潤不可;初秋仍喜水潤,仲晚秋可用火土;冬天土氣質既寒,金水木之三物,皆剋制盜洩精氣為忌神,首要用火生,次用土。

八字用神確定後,接下來就是用相關屬性的漢字取名。至於用字五行屬性的界定,目前方法主要有“數理”、“音律”、“字形”、“字義”四種,本人此前也專門撰文《漢字有五行,但很多家長為寶寶取名時都用錯!4種漢字五行界定方法準確度甄別》)。文章觀點有二:1、字形為定漢字五行之大宗,字義則可以理解為字形定五行的延伸及補充;字義定五行時,應以名字中使用的“字義”為參考。若認同的話,家長們則可詳細閱讀該文界選漢字。

(二)名字所產生的爻卦吉祥

1、清楚八卦順序:乾、兌、離、震、巽、坎、艮、坤。按此順序,其卦數(或序數)分別為1、2、3、4、5、6、7、8。

2、確定本卦。以名字的第一字筆畫之數為外卦,第二字筆畫數為內卦(超過8筆畫的除於8用餘數),組成64卦中的一卦。以此為本卦,看該卦是否吉祥(可網上查卦辭)。

3、確定變卦。以名字筆畫總數之和除以6,以餘數多少與本卦的某一爻數相合,然後改變這一爻的性質(陰陽互變),以此為變卦,查看爻辭是否吉祥。

注:八字用神與爻卦兩者,個人建議只參考其中一種,否則在用字方面將受很大限制,無法取出寓意好的名字。

(三)名字的字意要吉祥

我們祖先造字是很講究形意結合的,一般字形醜陋的字,其字意都不會好到那裡去,如憎、醜、陋、賊等字,僅從字形上看就知道其字意不好,這種字家長們都能避開不用。只是有部分不論從字形字意都很難看出是否吉利的字,則需要家長們稍微留意,如有的家長喜歡為自己千金用“霏”一字,但其實該字在古人眼裡並不吉利,入文章都是用來形容陰霾等不好的一面,如“淫雨霏霏,陰雨霏霏”等,還有坊間說法霏從淚,表示淚多,等。

還有一些字在古人眼裡為吉祥字,經過風俗變遷,網友調侃變成不吉利的字,家長們也需要注意。如琮字,為瑞玉之意,古代用作拜祭,本為吉祥之意,但現代人“祭拜”意識淡薄,甚至對祭拜產生不吉祥的想法,因此建議勿用。另外,祥、翔等字更是,經網友調侃,竟用“翔”一字代替“屎”,也建議勿用。

另外,也有一些字,字意均很好,經組合後則會發生變化。如沐字,可想象為孩子在父母愛的沐浴下茁壯成長;禮字,是父母希望孩子成為一名彬彬有禮的君子。但若取名“沐禮”,則表示“喪禮期間不沐”就變得十分不吉了。類似的還需家長們格外留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