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故事」閩侯白沙井下村,帶你重回歲月悠悠的「當年」

「一村一故事」闽侯白沙井下村,带你重回岁月悠悠的“当年”

「一村一故事」闽侯白沙井下村,带你重回岁月悠悠的“当年”

走進閩侯縣白沙鎮東北部的革命老區基點村——白沙井下村,會被眼前的房屋、壁畫、標語震撼到,恍惚間錯以為穿越回六、七十年代,又彷彿時光倒流,重回歲月悠悠的“當年”。

「一村一故事」闽侯白沙井下村,带你重回岁月悠悠的“当年”「一村一故事」闽侯白沙井下村,带你重回岁月悠悠的“当年”

(白沙井下村•程水華 餘孫淮/攝)

對於曾有過知青經歷的人來說,這是最親切的“孃家”:牆上的標語特別醒目——“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裡是可以大有作為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大紅大綠彩繪的壁畫讓每一幢老屋都鐫刻著一份獨特的記憶,充滿年代感。它既是井下村紅色旅遊品牌的創意,也是知青“崢嶸歲月”的印記。

「一村一故事」闽侯白沙井下村,带你重回岁月悠悠的“当年”「一村一故事」闽侯白沙井下村,带你重回岁月悠悠的“当年”
「一村一故事」闽侯白沙井下村,带你重回岁月悠悠的“当年”

(彩繪壁畫•程水華/攝)

在村裡轉了一圈,但見房屋簇擁而建,成了村居集中地,四周青山環繞,菜地間阡陌縱橫,田園村舍井然有序,而三三兩兩的村民耕作其間。因年輕人多外出工作,留在村裡的多是老年人,揮鋤少了虎虎生氣,挑擔也多是徐行。老依姆在菜地間收拾著架上的長豆,老依伯則伺弄地頭的西瓜,一切顯得別有一番閒適之趣。中午十分,老人們回到離菜地不遠的老屋,於是炊煙裊裊,村裡頓有了煙火氣。飯後,老人們又三三兩兩地聚在房前屋後,喝口茶、閒嘮嗑、打打趣,田園的清風穿堂而過,盛夏的暑氣頓消。

「一村一故事」闽侯白沙井下村,带你重回岁月悠悠的“当年”「一村一故事」闽侯白沙井下村,带你重回岁月悠悠的“当年”

(青山碧水•程水華 餘孫淮/攝)

一位老人帶我們走進“知青博物館”,凝望著陳列室中屬於那個年代特有的符號:軍壺、胸章、揹包、茶杯、糧票、石磨、鋤頭、畚箕、棕衣……你的思緒總會不經意間隨著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遊走。它如同一部時光機,帶我們走進一段段久遠的生活圖景,那麼熟悉,又那麼陌生。近年來,曾有很多知青頻頻相約回到這裡,尋找過往的足跡,祭奠自己的青春。他們一定感謝有這麼一個村莊,一群用心的人,幫他們留住了一段歷史,留住了一段回憶。

「一村一故事」闽侯白沙井下村,带你重回岁月悠悠的“当年”

(定格瞬間•程水華/攝)

“知青博物館”充盈著知青對青春年華的深刻記憶,是現在年輕人瞭解那段歷史,體驗那個年代生活的一個載體。據村民介紹,他們還將在村裡建一個知青攝影基地,用相機永遠定格那段黑白時光,讓現代年輕人透過攝影作品品味生活的不易與變遷。

難怪,在村裡見到一些城裡遊客穿著白襯衫,綠軍褲行走在田間地頭拍照毫無違和感。正是這精心打造的“廣闊天地”,賦予他們重回“當年”的時代背景。

「一村一故事」闽侯白沙井下村,带你重回岁月悠悠的“当年”
「一村一故事」闽侯白沙井下村,带你重回岁月悠悠的“当年”

(重回“當年”•程水華/攝)

如果你厭倦了鋼筋水泥的城市建築,看膩了錐臉大眼的網紅照,不妨呼朋喚友,走進這知青的“孃家”——井下村,體驗一回田園生活,拍一組返璞歸真的“大片”,井下村會帶你走進一段欲說還休的歲月……

「一村一故事」闽侯白沙井下村,带你重回岁月悠悠的“当年”

交通提示

自駕:①福州市區—北三環—京臺高速白沙出口—孔元村—井下村;②福州市區—三環—閩侯荊溪出口—西江濱大道—經115縣道至白沙鎮—井下村;③福州市區—洪山橋頭—洪甘路—閩侯縣城—白沙鎮—井下村。

公交線路:福州市區—乘坐33路公交—白沙閩興社區站—轉乘603路公交到孔元村—井下村。

「一村一故事」闽侯白沙井下村,带你重回岁月悠悠的“当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