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和行動(踐行)的力量到底有多大?

實踐和行動(踐行)的力量到底有多大?

實踐和行動(踐行)的力量到底有多大?

我們先來溫習一下陸游的一首教子詩《冬夜讀書示子聿》: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詩人表達了要取得成就需要從兩方面下手:要有長期時間積累、要學以致用。

這是陸游的經驗總結,古往今來,也是恆久不變的真理:勤學+實踐,才能取得成功。

實踐和行動(踐行)的力量到底有多大?

實踐和行動(踐行)的力量到底有多大?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踐行”的重要性。

記得馬雲說過一句話:

“想創業就要行動起來,太多年輕人’晚上想想千條路,早上起來走原路‘”。

不僅是創業,我們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很多人也是這樣的。

遇到困難,想走出困境,當然要想辦法、找出路了。

但往往是前一天想的點子,因為覺得困難、目標太大或懶惰情緒等的影響而放棄。

所以踐行很重要,踐行了才知道行不行,才能出成績、有效果。

道理很簡單,可奇怪的是,往往越簡單的道理,卻越難實現

我們明明知道要那樣做,卻做不到,甚至選擇了主動忽視。

而成功的人也知道要那樣做,他們做到了,所以成功了

關於要實踐也是這樣的道理。

李笑來在《新生---七年就是一輩子》一書中提到:

最根本的學習與創作就是踐行。

踐行即實踐與行動。

其實實現方法也特簡單:

想到了,就去做;做到了,就算踐行;做不到,沒用。

具體來說,就是想到了,就按照正確的想法去做了。

不管別人是否理解,這樣就能每天都在成長,每天都在進步。

同時可以以工作的態度來對待這件事情,提高重視程度,才能把它更放在心上來做。

實踐和行動(踐行)的力量到底有多大?

實踐和行動(踐行)的力量到底有多大?

實踐這事還跟複利效應有關。

複利就是時間足夠長以後,越往後面效果就越明顯。

我們知道時間不可管理的,但我們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

而如何做到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呢?

又回到了那句話:最根本的學習與創作就是踐行。

會講道理的人很多,但踐行的人卻很少很少。

一旦你成為了那個踐行的人,在人生的道路上就要領先於大部分同齡人了。

踐行很難,可能是懶惰、可能是困難,可能是方向錯誤。原因很多,我們很難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但有一點請記住:

當你碰到困難,感覺畏懼或痛苦,甚至感覺要支撐不下去的時候,請換位思考一下,這個時候很可能就是決定你命運的時候了

其實失敗只有一種,那就是半途而廢。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zhizhuo_wx,免費獲取精選的成長、知識變現、理財類電子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