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公衆科學素質促進大會嘉賓參與「科學之夜」活動

9月17日,由中國科技館策劃並主辦的“科學之夜”大型活動正式拉開帷幕。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嘉賓於9月17-18日,陸續參加中國科技館“科學之夜”活動。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黨組書記、中國科協副主席李靜海,中國科協黨組副書記、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徐延豪,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科協副主席袁亞湘,中國科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陳剛,中國科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束為參加活動。



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嘉賓參與“科學之夜”活動



“科學之夜”大型活動是2018年全國科普日北京主場的夜場活動,同時也是中國科技館開館30週年主題年系列活動之一,中國科技館首開夜場。活動以科幻為主題,分為“3D結構投影視覺秀”“科幻主題探秘”“角色扮演主題巡遊”“密室逃脫”“科學嘉年華”“真人VR絕地求生”六大版塊,8天活動期間面向不同觀眾群體、展現不同科幻角色,並邀請科學界與傳播界的神秘嘉賓前來助陣。


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嘉賓參與“科學之夜”活動


嘉賓們首先來到主展廳二層恐龍廣場觀看了3D 結構投影視覺秀。作為開場表演,3D結構投影視覺秀是本次活動的一大亮點。通過32臺31K流明的投影機挑空30米高,在近3000平方米的投影牆上,呈現了一幅幅氣勢磅礴、大氣恢宏的科技史畫卷。科學與藝術的碰撞交織,帶領觀眾回望科學歷史、探索科技未來。這項首次在國內科普場館應用的結構投影技術,結合中國科技館獨特的建築結構,配合精心設計的音樂特效,為現場觀眾獻上視聽盛宴。

“科學之夜”大型活動打破傳統參觀模式,將展品體驗、動手製作、科學表演、精彩實驗等進行精心編排,用科幻故事將內容串聯,設置“古代科技”“生物進化”“能源危機”“智能機器”“太空探索”五大科幻主題探秘線路。四層挑戰與未來展廳設置超大型密室場地,“親子線”和“玩家線”滿足了不同觀眾的需求。科學嘉年華版塊通過Hi Science、秀科學、炫技術、展文創、傳技藝、趣閱讀等不同小主題內容展現科學的趣味性與傳承性。嘉賓通過戴上VR眼鏡、觸感手套,穿上力反饋背心,參與到絕地求生遊戲中,在VR人機交互場景、科幻故事背景下,感受高科技帶來的奇妙體驗。


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嘉賓參與“科學之夜”活動


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嘉賓參與“科學之夜”活動


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嘉賓參與“科學之夜”活動


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嘉賓參與“科學之夜”活動


為了打造真正屬於公眾的“科學之夜”,在活動正式開幕前,中國科技館面向全國公眾徵集具有中國元素的科幻角色,最終入圍的15個原創中國科幻角色在現場揭開了神秘面紗,小朋友們穿上原創科幻角色的服裝在現場進行展示。


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嘉賓參與“科學之夜”活動


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嘉賓參與“科學之夜”活動


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中央電視臺《生活圈》欄目主持人阿丘作為神秘嘉賓也參與到當天活動中。朱進在深入體驗“太空探索”科幻主題探秘路線後,認為“科學之夜”活動既突出了趣味性、又強調了知識性,形式十分新穎。主持人阿丘也表示能夠在國家級科技館開展這項活動十分有意義,希望能有更多的孩子參與到這項活動中,讓孩子們真正愛上科學。


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嘉賓參與“科學之夜”活動


“科學之夜”大型活動的舉辦,拉近了公眾與科技的距離,引導公眾感受科普活動的趣味性、觀賞性,讓更多觀眾感受科技的魅力。

中國科協各級組織要堅持為科技工作者服務、為創新驅動發展服務、為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服務、為黨和政府科學決策服務的職責定位,推動開放型、樞紐型、平臺型科協組織建設。接長手臂,紮根基層,團結引領廣大科技工作者積極進軍科技創新,組織開展創新爭先行動,促進科技繁榮發展,促進科學普及和推廣,真正成為黨領導下團結聯繫廣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團體,成為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習近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