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一百遍辭職,卻不敢真的離開,因爲你缺少這份職場指南

今天,你想過辭職嗎?你對現在的工作滿意嗎?

同事矯情、老闆苛刻,你想過“跳槽”嗎?

白天工作忙的天翻地覆,可每到夜深人靜都覺得疲憊不堪,生活被工作填滿,你生存的意義是什麼?如何溝通才能讓你成為一名優秀的員工。

如果換工作,又該如何選擇?面試的時候怎麼才能讓HR對你印象深刻?

這些問題都是我們每個人需要面對的,也是每個人煩惱的。

今天,更好小姐姐奉送給大家一些乾貨,為大家請來了我們“Better更好學院”中專門講述“職場關係”方面課程的心理專家柯亮老師。請他和我們聊聊“什麼樣的職場適合你?怎樣溝通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員工?”

讀了下面的文章,絕對會讓你受益匪淺!

想了一百遍辭職,卻不敢真的離開,因為你缺少這份職場指南

柯亮

前華為中國地區部區域代表

育道諮詢聯合創始人/首席諮詢師

PTT國際專業講師認證導師

國家註冊高級職業指導師

中山大學工商管理碩士(MBA)

八年世界五百強企業管理經驗

十二年大客戶營銷及政府關係工作經驗

柯亮老師曾服務於華為、漢森電器等知名企業,歷任分公司總經理、銷售總監、大客戶經理、大區經理等職務,從事團隊管理、大客戶談判、政府關係工作

專注於商業談判、客戶關係、銷售溝通領域的研究與實踐工作。

想了一百遍辭職,卻不敢真的離開,因為你缺少這份職場指南

朋友大花是一名標準的90後,大學畢業就進了上海的一家中小企業,工作5年內,她換了四份工作,最短的一份只做了三個月就辭職了。

大花總是抱怨工作太累,老闆事兒多。自己從事的工作與想象中的不一樣,不喜歡。她考了幾次老家的公務員,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可惜,這座橋她就沒過去過。

她最大的心願就是有一天能夠進到世界500強的公司,成為一名成功的人,可是面試很多次都不成功。

總結原因:大花完全不懂得職場上的與人溝通,與同事和領導處不好關係,更不懂得如何向別人展示自己,最重要的是她不知道如何選擇職業。

想了一百遍辭職,卻不敢真的離開,因為你缺少這份職場指南

當今社會,像大花這樣的人還有很多。下面,就是我們柯亮老師的乾貨分享時間:

Q:大多數人都對自己目前的工作不滿意,那請問老師,大型國企、事業單位與小型私人企業有什麼本質區別,我們應該如何選擇呢?

A:其實,無論在哪裡工作,現在的人們都會對自己的工作不滿意。

因為有的人在小企業,會想要去大企業。那在大型國企等工作的人,會覺得小企業管的輕鬆啊等等。人們總想跳槽、升職、加薪。

首先說一下,我個人對大型國企和小公司的看法。

大型國企的好處就在於,從宏觀上來說,它在市場上是有競爭力的,它是一個行業裡排名靠前的,那它的生命週期可能會更長,它的生命力會更旺盛。那對於員工們來說是穩定和安全的。

另外一個呢,在大型國企裡面有個好處就是,也許你能夠學到這個行業裡面最先進的一些技術,一些流程,這個是比較重要的。

想了一百遍辭職,卻不敢真的離開,因為你缺少這份職場指南

就好像我過去在華為。單獨從供應鏈的角度來說,我們看到的這種供應力的技術和工藝的效率,可以說在整個行業裡面是最好的。

學習了他們的技術後,我再去另外一個小公司或者是自己創業時,那隻要涉及到供應鏈的方面的,我就知道了什麼是優秀,什麼叫標準,什麼是細考慮,有了標杆之後我們再去努力,就有了方向。

再有一個呢,就是大型國企裡面它的制度方面建設是會比較全面的。比如KPI的考核。那從中我們就知道了它考核的角度不是合理不合理,而是效率的角度來考核。

大型國企對人才的選拔和人才這種選育用留方面做得會非常好。這就是大型國企能給到我們提供的幫助。

想了一百遍辭職,卻不敢真的離開,因為你缺少這份職場指南

但對一個已經工作多年的人來說,他學習會了各種知識與能力後,他會遇到一個瓶頸,職業發展通道的瓶頸,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瓶頸。畢竟優秀的企業人才太多,升職的可能性太小,那這個時候,你與其在這裡長期待著,浪費時間,不如有個改變。

因為這個時候,如果你把這個能力放在一個小公司,到小公司你去做一個副總經理,或者做個CEO,那麼對自己的實戰是完全不一樣的。

俗話說,屁股決定腦袋。所謂在其位謀其職。我們掌握的東西再多,但是你沒有一個好位置,你的這個能力是沒法施展的,如果不施展能力,那你的能力它是會退化的。

想了一百遍辭職,卻不敢真的離開,因為你缺少這份職場指南

同樣的,小公司的優勢就很簡單。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它的好處就是它

非常靈活。

在一個小公司去做的話,你能掌握到的是一個全局的意識。全局的運籌、領導的權力、資源的調度,可以讓你有空間去施展個人全方位的能力,這都是在小公司的莫大的優勢。

那毫無疑問,很多有能力的人在大型國企做到一定的程度,他必然會走的一條路,就是要麼到相對中小點的公司,要麼你去投資或者自己創業,做CEO、總經理等等。

想了一百遍辭職,卻不敢真的離開,因為你缺少這份職場指南

Q:大型企業競爭力多,很多人都進不去,更多的人會選擇小公司,但是工作時候就會各種不滿意,總想“跳槽”怎麼辦?

A:這種情況下就意味著,我們必須要樹立一個正確的認知

就是在一個企業裡面,從制度的角度上看,我們就是一顆螺絲釘。從文化的角度來說,就是你要歸屬感、尊重感、成就感。

想了一百遍辭職,卻不敢真的離開,因為你缺少這份職場指南

對於職場的發展,我覺得核心的看兩個東西,第一個看趨勢。這個趨勢主要是講我們從整個社會的商業發展來看,比如說互聯網IT企業,那它發展的勢頭和未來長遠發展的機遇,那就比一個傳統的製造型企業要好,當然如果製造業是人工智能的話不算。

第二個我覺得是從能力的角度。這個能力的角度是指自己擅長的。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明確自己的長處,減少自己的短板,你的幸福感會增強,你就可以通過成就來驅動自己的工作。

至於究竟是跳槽到大型國企事業還是小型創業公司,我希望你能選擇代表趨勢的同時能夠施展自己的能力的這種企業。

大和小從我來講,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如果你在一個小公司,你可以發揮自己的個人擅長,你就可以選擇。當然它還有一個很關鍵的前提是這個公司的團隊值不值得你加入。

那同樣的相反,如果是一個大企業的話,它的技術和趨勢都有,但是這個團隊跟你個人的價值觀不相符,那你加入進去,也不會得到好的發展。

想了一百遍辭職,卻不敢真的離開,因為你缺少這份職場指南

想了一百遍辭職,卻不敢真的離開,因為你缺少這份職場指南

Q:有的人面試百發百中,有的人一到面試就失敗,請老師說一說“自我介紹”在人一生當中的作用以及其重要的意義?

A:我們在心理學裡面一直在講首因效應首因效應就是如何打造一個人的黃金第一印象。

因為這個世界上任何一個人,我們給對方第一印象永遠只有一次,就像我一個人不能同時踏進兩條平行河流一樣。

想了一百遍辭職,卻不敢真的離開,因為你缺少這份職場指南

所以自我介紹就是針對那些我們第一次見到的人。

我們如何通過最濃縮、最能夠說明我們本身的優勢和亮點,用我們經歷的一些事實性的語言,告訴對方我是誰?我是幹什麼的?我做過些什麼?自己的最閃光的一面是什麼?

所以無論是一個高效的人,還是有思想、有成就的人,都會把“自我介紹”看得非常重。

Q:能教一教我們“自我介紹”的技巧都有哪些嗎?

A:首先就是讓對方感覺到“我”這個人很好玩、很有趣,那麼大家就願意跟他去交流,無論是親和,還是這個人很樂觀等等。那這第一個“自我介紹”的方法就叫做“自嘲”。

一個敢於自嘲的人,一定是一個自我內心非常強大的人。自嘲的好處就是我有能量。

我會先說一個我的小缺點,這個缺點呢,最好是能夠讓對方感覺到“唉,我們是一夥的!”

比如說,我們很多人對這種公眾表達都是非常怯場的,都會非常緊張。主要你沒有受過專業訓練。

那麼所有的面試者都一樣的,你的“自我介紹”是否能夠打動面試官,從某種角度來說是取決於我們的這種公眾表達能力。

你想了解一個人,如果沒有通過一年半載的觀察,你就根本不知道對方個人的內在實力有多強。

但是我們面試的時候,就只有短短的一個小時。因此,你想脫穎而出,就必須要掌握一種能力,就是要展示自己。

想了一百遍辭職,卻不敢真的離開,因為你缺少這份職場指南

這就是我剛才講的,首先我們可以先展示出來自己跟對方相同的一面,那這個可能是一個弱點,這樣拉近我們的距離,讓我覺得我讓對方覺得我們是一起的,創造出一種自己人的感覺。

那有了這樣一種感覺之後,接下來我們就要講自己的不同之處了。

我在溝通流域裡面核心講的,可以用正話反說的方式。

什麼叫正話反說呢?

舉個我自己的例子:

我曾經在華為集團做過很多大的項目,我談過一個1.2億的訂單,這個訂單我跟蹤了將近一年的時間,而且這個談判都是以我為主導的。但是當我說這些事實的時候,我不會去渲染它,我不會說我做了多麼大的事情。相反,我會說的很平淡,把它說的很小。

但是有一些事情呢,我會把它渲染說的很大。比如,我曾經帶過一個團隊,這個團隊有18個人,現在經歷了十年之後,這些人因為職業的變遷,都已經散了。但是到現在為止,我們大部分人依然保持著很好的聯繫。無論從職業心得,還是從生活交流、人生溝通上,一直都保持聯繫。

那說明什麼?那說明我在帶團隊的時候,我懂得團隊的領導藝術,我懂得經營人心,所以這些人散了之後,大家依然願意跟我保持一種良好的關係。

總結來說,“自我介紹”技巧的第一步,自嘲。第二步,正話反說,把宏偉的事情說成一件小事。第三步,對一件不大的事進行渲染,表明意義。

這個技巧在展示學裡面叫“三翻四抖”

想了一百遍辭職,卻不敢真的離開,因為你缺少這份職場指南

想了一百遍辭職,卻不敢真的離開,因為你缺少這份職場指南

Q:人在職場,最重要的就是溝通,請問怎麼樣能夠讓自己在職場溝通中佔據主導的位置呢?

A:聽到這個問題,我的腦海裡第一個跳出來詞是“情商”

因為任何一個人,無論他是一個剛剛畢業的,或者是工作三五年的人,當你的能力和你的職位都不太高時,那這個時候,未來發展所支撐的這種人際關係網是最重要的。

那如何建立內部的人際關係和外部的人際關係?

因為我們能力不足夠強,所以我們要在態度上給別人舒服,要給別人建立信賴感這方面下足功夫,這也就是我們的情商。

當很多年以後,我們的能力夠強的時候,情商和能力都能夠匹配的時候,你會感到工作就輕鬆了。

成功的秘訣就是你要明白你永遠在成功的路上,成功的大路永遠在修,想要獲得成功就需要你不停地尋找標杆去學習。

Q:職場溝通的角度中,最需要注意什麼?

A:我覺得應該說最重要的還是傾聽力!就

一定要注意傾聽

道理很簡單,我們每個人永遠最關注的是自己。在溝通中,我們有沒有得到對方的尊重和認可,永遠是第一位的。

只有當對方感覺到這一點的時候,他才有可能和我們產生更有實質內容和深度的溝通,因此傾聽是第一位的。再厲害的人,只要他不懂得傾聽,那對方都不會向他去學習。

同樣的,一個弱的人,他懂得去傾聽,那別的高手也願意把自己的智慧和心得去傳遞給這個弱的人。

想了一百遍辭職,卻不敢真的離開,因為你缺少這份職場指南

想了一百遍辭職,卻不敢真的離開,因為你缺少這份職場指南

Q:如何能成為一名優秀的員工呢?

A:我覺得有兩個東西很重要。第一個是學習;第二個是自我管理

首先,學習方面。

我做職業規劃,心理諮詢這麼多年以來,大家有一個共識,在大學裡學的東西,到了職場中,很多時候你發現幾乎是用不上的。當然,我們在學校裡學的,更多的是一種思維能力,一種基礎知識而已。

到了不同公司,每個公司各個崗位上的具體的業務、具體的產品都完全不一樣,跟過去的那種理論東西完全兩回事,所以現在必須要重新學習。

如果是銷售,就要去學習新的產品,學習銷售的能力;

如果是生產,那就要學習生產一個產品所需要的工藝,所需要的流程和步驟等等。

學習能力快的人才有可能迅速的去適應這個崗位的各種要求。

(如何提問才不讓老闆反感?讓提問為你的溝通插上翅膀。點擊藍色字體瞭解詳情點擊查看“Better更好學院”——《人生贏家路線圖》)

其次,自我管理方面。

任何一個學生只要ta踏入了職場,這就意味著跟他過去整個的生活環境、生活模式完全不一樣。

他以前的目標是很簡單的學習。而現在,他進入了企業,完成的是企業中的賦予給他的一個學習目標。

同時,他這個時候在企業中的自我管理比在學校中的自我管理要求會更高。

在學校裡的自我管理最多就是你做的不好,影響的是你的個人目標。那這個企業呢,影響的是整個企業。

要知道,企業是無數個鏈條齒輪所組成的,只要一個尺寸出現問題,就會影響整個企業這樣一個大機器運轉的效率和目標的達成。

所以自我管理是最重要的一項。簡單一點,從微觀的層面來說,那就是你如何做好每個月的工作計劃以及每週的行動計劃。

想了一百遍辭職,卻不敢真的離開,因為你缺少這份職場指南

想了一百遍辭職,卻不敢真的離開,因為你缺少這份職場指南

Q:請老師給我們面臨職業選擇的朋友們一些建議吧。

A:我的建議就是:你自己的路你自己選!

這是我自己一路走來的親身的感觸,也是很多人所經歷的。你要知道,人,只有自己選擇的,他錯了他才不會怪任何人,哪怕他錯了,這也是他的財富.但如果是別人去幹涉到這件事情,就有可能讓他在後悔後悔的時候,他會恨別人或者是環境。

其實,就算你選錯了有什麼關係?

每個人的成長,就是在通過不停的選擇之中去調整自己的這種判斷能力和認知能力。

從錯誤之中去汲取教訓,我們才能夠更好地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